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2-09-11 07:02:1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鹏 孟卓

责任编辑:高原

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民殷切期盼通过发展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前提,从理论向度上守持内在价值,回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新发展理念则从实践向度上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基本问题作出回应,致力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作为人本质能力的对象化体现,归根结底就是发展人的活动能力,而个体能力的充分发展又会作为更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将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织在一起,在经济实力提升与理念价值指引中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创新发展,在动力维度上将价值指向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着力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内在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是实现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人才作为最活跃、最能动、最具创造力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历史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出更多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创造发挥作用的优良环境,从而激发那些潜在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走向。

  ■协调发展,在结构维度上将价值指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现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依然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性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协调发展战略需要着力化解不平衡发展困局,形成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导向。因此,一方面,必须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同共进,让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自由发展的充足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协调发展实际上是对各个群体的发展需求和人们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平衡,只有围绕真正的需求展开的实践活动,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向生长,才能把人从各种漫无目的的娱乐和空耗中拯救出来,并转而投向创造科学、艺术等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实现人自身价值需求的合理满足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在生态维度上将价值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前提和对象,人类依赖自然获得吃喝住穿的物质生活条件,又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和表现出丰富的社会关系和发达的个人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生存的需要,而是扩展到人的个性化发展所需的各个领域,包括对美丽舒适环境以及绿色优质产品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标志着中国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样态的需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层级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绿色发展需要着力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对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另一方面,只有包括绿色发展需要在内的各个层次需要都得到充分满足的人才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敢于突破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思维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开放发展,在关系维度上将价值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发展的历史都是在共同体的内在联系中生成和展开的,脱离社会联系的人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只有在社会这个共同体环境中才能获得其本体存在和全面发展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在开放交往中打破壁垒、共谋福祉,开放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内外联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通过强化开放合作利用好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保障世界各国人民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开放发展为扩大的社会交往开辟空间,个体得以突破地域的、民族的限定,同整个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积极的交流,在积极实现其本质需要的过程中创造、生产出同他人的普遍联系,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文化、情感等多方面的认同。这种扩大的社会交往是以人的发展为共同价值取向的自发联结,实现人与人之间依存性、互助性的进一步发展,指引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达成共同发展愿景、联合成真正的共同体。

  ■共享发展,在目标维度上将价值指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强调公平均等分配,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权利,才能避免个人片面、畸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经验总结和价值追求,共享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一方面,只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才能依靠人民,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才能充分发扬民主、汇集民智、激发民力,最终实现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态共享模式。另一方面,强调以经济效益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指标,掩盖了人的发展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既得利益的分配方式是否公平越来越成为争相声讨的对象。共享发展理念必须让个人摆脱物质消费层面的感官感受,而保持那些发展自由个性的天性创造性的激情,去实现对真正自由和责任的追求,人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真正的财富”。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鹏 孟卓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