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了丰富的衔接课程。
“欢迎大家来到学校开启快乐的小学生活,这个是阅读打卡器,这个是故事书,希望开学之后,每个同学都能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这是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的开学第一天,校门的布置和入学礼的设计都是满满的“阅读”氛围,学校在无形中提醒孩子们要和书本交朋友,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校园里还专门设置了地贴,帮助孩子们学会认路,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新学期伊始,我市各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科学进行幼小衔接,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校园生活。
找准衔接“发力点” “入学锦囊”缓解家长焦虑
“做好幼小衔接,找准衔接‘发力点’非常关键。做好家长和儿童的工作,倾听儿童心声,从儿童立场出发,缓解家长焦虑,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市中区教体局学前科负责人齐宝清告诉记者,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光孩子需要适应小学生的新角色,父母也要学会适应“小学生家长”的新角色。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到底担心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在“双减”背景下,先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家长能科学地看待幼小衔接问题,但进一步梳理家长的需求后发现,他们主要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书写不规范、算术能力弱等问题,这为我们后期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园长范丽娜说。
“儿童是幼小衔接活动的主要当事人,在人生早期重大生活转变时,他们需要得到成人的关注和理解。在幼小过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谈心、绘画、讲述等适合儿童的方式,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和诉求。”山东省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郭玉村说。
雅居园小学则专门在学校的公众号上为学生家长设计了“入学锦囊我来学”的课程,增强孩子父母对于“小学生家长”的角色认知,从而为幼小衔接做好各项充分准备。“我们推送了很多的课程,让家长来了解学校为孩子们做了哪些准备,就这样我们从学生、家长、老师三个维度,设计了这种衔接适应课程,构建起了一个‘生长圈’。”雅居园小学校长姚晶表示。
一年级小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牵手,参加首个小学升旗仪式。
搭建衔接“脚手架” 让儿童爱上全新的小学生活
“我的阅读我做主”“我的班级我寻找”……在雅居园小学,学校为一年级新生精心准备幼小衔接课程,并把开学第一周设为“开学适应周”。
“相比学习知识,在第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最主要的是学习坐姿、举手发言、站队列等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我们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一系列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地融入集体,更喜欢老师,更愿意在这个学校里学习和生活,提高入学的适应能力。”姚晶表示。
市中区则通过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的“师师结对”、课程优化,搭建起了幼小衔接的“脚手架”,进一步拉近幼儿与小学老师的距离,进而让幼儿爱上小学老师、爱上小学生活。
济南市纬二路幼儿园和纬二路小学在联合教研中,幼小两个学段的班主任老师一一结对,还彼此走进对方的课堂或活动室。“通过各种活动,在课后评析中大家不断达成共识,一是从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看,小学阶段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而幼儿园阶段实行的是课程游戏化。二是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看,进入小学后还应适当保留游戏化教学形式,在创造性游戏、规则游戏中实现幼小渐进式、缓坡度衔接。”纬二路幼儿园园长敖颖说。
“搭建幼小衔接的‘脚手架’,关键在于优化课程。”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校长吕华说,学校实施柔润的衔接课程,综合幼儿园五大领域,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统整国家课程,开发爱都小学适应性教育主题课程,通过线上“云游爱都”、变革育人空间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环境,渐进式过渡到规范的学科学习中。
新生入学第一天仪式感满满。
交好衔接“接力棒” 打通双向衔接的合作之门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转折点,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培养有准备的儿童出发,我市各学校高度重视幼小衔接的仪式教育,通过难忘的仪式来交好衔接“接力棒”。
山东省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郭玉村对幼儿园大班的毕业典礼印象特别深刻:“济南市育秀小学校长李雅作为神秘嘉宾,和家长一起坐在台下观看我们的毕业典礼。我发言结束后,就把话筒交给了她,交过的是话筒,也是育人的‘接力棒’。”郭玉村说。
近年来,市中区逐步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校长、园长办学绩效评估指标,激活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意识,引导建立了“金钥匙同盟”,始终聚焦园校实际衔接问题与需求,共同进行一体化的系统设计及研究,通过“理念顺通、环境融通、资源汇通、课程贯通”,打通双向衔接的合作之门。
在课程优化方面,市中区则指导幼儿园设计贯通式准备课程,通过坡度递进式的课程设计,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完成入学准备;引导小学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适应,确立“前置对接、浸润融入、全息沟通”的衔接策略,全方位做好衔接适应。 (本报记者 史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