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正在采摘黄蜀葵花。(毕研敏摄)
9月8日上午,艾山街道中施家峪村西,58岁的徐加峰与十几位村民相互招呼着进入一片黄灿灿的黄蜀葵田。眼下正值黄蜀葵花盛开的季节,阳光下一朵朵鹅黄色的花随风摇曳,与远处的青山构成一幅乡村丰收美图。
徐加峰一手提桶,一手摘花,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桶。“摘花这个活儿比较轻松,收入也可以,采摘完了还有时间干别的活儿,啥也不耽误。”徐加峰说。
中施家峪村和周边的西施家峪村、清泉岭村都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也都位于凤梧百草园项目规划范围内。凤梧百草园是艾山街道依托西部山区资源着重打造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以往以丹参、黄芩等种植为主。
今年春天,为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效益,艾山街道积极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考察外地市场,了解到黄蜀葵花可以入药治病,其具有清热祛湿、消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增稠剂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黄蜀葵抗逆性强,较耐旱抗涝,栽植管理粗放,产量大,收益可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艾山街道在中施家峪、清泉岭、西施家峪3个村进行深入宣传,通过广播喇叭、微信群、民情分析会等方式向广大种植户介绍黄蜀葵的种植收益情况和产业前景,清泉岭村还主动联系药厂技术员到本村实地考察土壤等种植条件,坚定了村民种植黄蜀葵的信心。
摘满一车后,徐加峰和几个村民将满满几袋鲜花送到车间加工,此时车间里的烘干机正蓄势待发,几名工人分工合作。2个人往剪切设备里运送鲜花,经过简单剪切后,1名工人将鲜花铺上传送带送往烘干机,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中药材黄蜀葵就加工完成了,装袋后便可发往厂家。
为了充分保留花中的有效成分,鲜花需要以最短的时间运送到加工车间,进行烘干降温、分拣、装袋。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艾山街道从长远角度出发,争取上级政策补贴,在东施家峪村建设了占地8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全力打造集种植、加工、仓储为一体的中草药全产业链条。来自江苏苏中药业的技术员李忠珍告诉记者,“这边是第一年种植,公司专门派我来进行技术指导。这里的土质气候条件不错,适合黄蜀葵种植,希望以后的产量会越来越高。”
加工车间里,西施家峪村党支部书记许长生也在现场忙活着,一边翻动鲜花检查质量,一边和李忠珍交流加工中遇到的问题。他介绍道,黄蜀葵1亩地产量在4000斤至5000斤,加工生产后利润翻倍。此外,黄蜀葵的种植和加工也为几个村子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引进的整套烘干设备用途非常广泛,不仅能烘干黄蜀葵,还可以用于烘干山楂等作物。几个村党支部书记商量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设备,发展更多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为打好种植基础,艾山街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各种中药材的种植保驾护航。“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开拓农民增收新空间、新渠道。近年来,艾山街道重点打造龙韵田园、凤梧百草园,重点扶持发展金银花、黄蜀葵、丹参、黄芩等中草药种植,不断深挖‘花经济’背后的优质资源,让土地生‘金’,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艾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加宝说。
(本报记者吴健 毕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