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见证|燃煤消耗没变,供热面积大了;新添燃气锅炉,余热也能回收——供暖季来了“新主力”

2022-09-22 06:33:3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曹雅欣 张有水 鲁婧

责任编辑:高原

  “这周末进行管网注水试压,请大家注意观察室内供暖系统的情况。”

  秋风乍起,很多市民都收到了即将进行暖气管道注水试压的通知。为了给市民一个“暖冬”,工作人员早早开始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热源生产环节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燃气锅炉的占比越来越高,煤炭逐渐被“冷落”,水煤浆等清洁能源上线,烟气回收实现热能循环……今年供暖季,便将有几位“新伙计”加入供热队伍。

  拍摄时间:9月16日

  拍摄地点:南郊热电分公司、腊山热源分公司

  拍摄内容:供热能源的转变

融媒·见证|燃煤消耗没变,供热面积大了;新添燃气锅炉,余热也能回收——供暖季来了“新主力”

  告别老锅炉

  改造进行时

  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热电集团南郊热电分公司丁字山热源厂里,数十名工人围着一台高度足有十余米的大型锅炉忙碌,不时传来敲打金属的声音,正被焊接的位置冒着耀眼的火光。就是这台“大家伙”,取代了一台58兆瓦燃煤锅炉,成为该热源厂的新主力。

  “丁字山热源厂原有3台58兆瓦链条燃煤热水锅炉,已经运行了十余年。今年上半年我们开始进行改造,拆除了其中一台,新建这台燃气锅炉,剩余两台燃煤锅炉一用一备。”南郊热电分公司副经理郑珂告诉记者,实施改造的初衷,是为了提升供暖效能,更是为了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这台锅炉投入使用后,每个采暖季能替代煤炭3.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3.6吨!”

  2016年12月,济南出台治霾治堵“双十条”,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次年,效果十分喜人——据公开数据,2017年9月山东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济南市排名第一,改善幅度为28%。

  “泉城蓝”的增多,供热能源的变化是功臣之一。郑珂说,南郊热电分公司2016年实施了济南热电集团第一个燃气锅炉建设项目,此后小型燃煤锅炉不断被淘汰,燃气锅炉也成为一些新建热源点的首选。

  这几年,济南热电集团实现了在未增加燃煤消耗的基础上,供热面积和供热能力持续增长,满足日益增长的百姓采暖需要。

融媒·见证|燃煤消耗没变,供热面积大了;新添燃气锅炉,余热也能回收——供暖季来了“新主力”

  用上“黑科技”

  烟气也是热源

  水煤浆也是目前供热能源的主流之一。在济南,有一处供热厂区使用这一燃料,还实现了烟气预热的回收再利用。

  “我们厂区有6台70兆瓦第三代节能环保型水煤浆热水锅炉,总设计供热能力1500万平方米。”济南热电集团腊山热源分公司安全生产技术处处长张桐告诉记者,锅炉燃用的水煤浆易于运输,便于装卸和密闭输送,实现了锅炉燃料卸、储、运系统在燃料不落地的情况下,完成清洁燃烧。

  记者在厂区内看到,控制室内铺满整面墙壁的大屏上,一根根参数线勾勒出设备的整体情况,工作人员身后便是藏在美观楼体内的一座座巨大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就是为它们建设的“配套设施”。

  张桐说,腊山热源厂2017年开始对外供热,那时锅炉排烟经湿式电除沉降至50℃后进入烟囱排放。到了2018年,厂区的供热能力已接近饱和。怎样在经济、环保的要求下实现供热能力提升?“黑科技”上场了。

  “2019年,我们新建余热回收设备,它的技术是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能深度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湿烟气温度由脱硫塔出口的50℃至60℃降低至30℃左右,消除烟囱冒白烟现象,充分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热网回水,直接参与供热;同时回收烟气中的冷凝水,经处理后作为热网补水。”张桐说,在此过程中,每采暖季可回收热量62.2万吉焦,增加供热面积345万平方米,节约标煤2.2万吨,这相当于减少了7台10吨燃煤锅炉。

  张桐介绍,这在当时是全国第一个应用在水煤浆锅炉上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融媒·见证|燃煤消耗没变,供热面积大了;新添燃气锅炉,余热也能回收——供暖季来了“新主力”

  筹备供暖季

  助力“双碳”目标

  “今年供暖季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现在是一次管网冲水阶段,正在24小时不间断进行。”张桐说。

  除了丁字山项目,济南热电集团今年还在大学科技园新建两台58兆瓦燃气锅炉,新增供热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每个采暖季可替代煤炭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6吨!

  今冬的供暖筹备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除了燃气、水煤浆,电能、地热资源供暖的应用也为清洁取暖提供了发展方向——

  商河县怀仁镇地下为砂岩热储存区,当地的2眼取水井、2眼回灌井,让镇上的3所学校、卫生院、敬老院及住户共6万平方米范围内实现地热供暖;在农村,供热方式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替代的过程中出现了电取暖壁挂炉、碳晶板、生物质颗粒取暖炉……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双碳”不仅成为当下热门词汇,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词。不仅是供热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都践行。

  袭来的凉意会被满屋的温暖抵消,而那些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发生的改变、达成的成就,蓝天自会见证。

作者:曹雅欣 张有水 鲁婧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