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 看得到奔头 新农村里的新风貌

2022-09-26 09:43:2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浩

  核心阅读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催生新气象、新作为,经过10年的发展,新农村有了怎样的新风貌、新生活?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去农村看一看。

  鸟语花香 宜居新家园

  道路宽阔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行;休闲广场上,文化墙绚丽多彩,村民们围坐聊天,一派怡然自得……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于眼前,这就是“省级卫生村”商河县许商街道滨河新村。

  青山绿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生态振兴的载体。

  近年来,该街道紧扣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看点、整体有特色、连片成风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滨河新村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近些年,该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村内道路改造、建筑风貌整治、景观风貌营造、村庄“两污”收集处理等工程建设,打造出了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现在村里这么一改造,比外面大城市还好。既干净,又安静,很适合发展鲜花产业。”看到环境优美的滨河新村靠城孙村网格,山东方泽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决定“锦上添花”。去年,他在此投资建设了商河县最大的鲜切花卉基地。今年,投资1500万元的一期项目已经完成建设。6个高温棚、38个连体棚里,种植了180万株玫瑰和20余万株扶朗花、黄菊花、芍药花、向日葵花等鲜花,产品销往济南市区和北京、天津等城市,为5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鸟语花香的宜居新家园,让村民在新农村家门口“锦上添花”。

记得住乡愁 看得到奔头 新农村里的新风貌

靠城孙村鲜切花种植大棚

  破茧成蝶 宜业新沃土

  如果说滨河新村的花卉产业正处于孵化起势状态,那么商河县沙河镇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就已经进入了破茧成蝶的阶段。

  规划面积2万亩,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既有高标准编制的地上地下配套设施,又有产业振兴平台;先后吸引26个经营主体,建成23万平方米精致果蔬大棚,年产值超亿元;占地300余亩的珍珠红西瓜、山芹等种植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如今,这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已然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样板工程”。

  其开创的“飞地”模式,更是引得经营主体纷纷落户。据悉,沙河镇大仉村是全市为数不多年集体收入过百万元的村庄,如何让“钱生钱”,该村一直以来在探索。金沙绿港建成后,该村利用村集体收入建设4个大棚并对外出租,村集体有了新资产,也有了新的收入渠道。在大仉村的影响下,沙河镇其他村或者个人纷纷到金沙绿港建棚,或自己经营,或外租。“飞地”模式就此形成。此后,又有多家县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到园区投资发展,一时间,金沙绿港成了“香饽饽”。

  “咱园区团队都是‘老农业人’了,还专门外聘了省市县专家,为每个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化、一对一服务。有技术、有经验,所以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愿意到咱们这里来发展。”园区副主任徐志鹏带着几分自豪地说。据悉,沙河镇已经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推出惠农贷、强村贷等多种低息或贴息贷款项目,同时引进电商平台、对接省内大型商超,搭建起了“种”与“销”之间的桥梁,解决了各经营主体的资金和销路问题。

记得住乡愁 看得到奔头 新农村里的新风貌

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内的草莓种苗

  记者注意到,最近大棚内刚刚上新了30余万株无毒草莓,它们不仅在此安了家,还住上了“楼房”,睡在来自欧洲的基质里。一整排多层种植的“货架”,放眼望去蔚为壮观。和枫(济南)农业开发集团的杨光介绍,这些草莓元旦即将上市,全部采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阶段量身定做“成长日志”,从种到长到熟,抓住每个环节的关键要素。

  初秋的早上,阵阵秋风带着丝丝凉意,可在沙河镇金沙绿港高效农业产业园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台重型机械发出轰鸣声,工人配合机械在紧张忙碌着,再过几天,一片新的高标准大棚又要竣工了……组织共建、资源共用、产业共创、利益共享、人才共育、文旅共融、品牌共铸、三产共联、城乡共融、群众共富,让这里的新农村成了破茧成蝶的宜业新沃土。

  田园牧歌 宜游新天地

  “一犁泥水拖新月,几点蛙声没暮烟。”自古以来,人们对田园农耕生活总是充满向往。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们更加渴望回归乡村生活,每到假期,总能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田园间,享受耕耘于天地之间、沉浸于自然之中的轻松惬意。

  近年来,济阳区曲堤街道北街村借助闻韶文化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打捞”名人文化、挖掘红色根脉、保留乡愁记忆,建成了内含20余处展厅、上万件展品的济水韶音博物馆。

  各个年代的老物件、曲堤古镇各种文化遗址,是展示收藏和传播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等的重要载体,也是一条以文润富、以文促富、以文化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古色古香的红色木质大门,一颗颗石算盘珠组成的围墙,800平方米的广场上红旗飘扬……尚未走进济水韶音博物馆,可见、可感、可传承的文化气息已经迎面而来。闻韶台、禅塔、月牙桥、黑风口、无梁大殿、姜太公钓鱼台、秦烽火台等古景物历历在目,每一处景物都有着一个美丽传说,无一不散发着闻韶文化的韵味。

  而这些,都曾经是普普通通的闲置院落、农居、废弃池塘。据悉,多年来,北街村先后修缮了村内20多处原有闲置院落、100多间房屋,清理了20多亩村内废弃池塘。2018年5月份以来,又陆续投资300余万元在村内修建了农耕文化展览馆,既浓缩再现曲堤古镇景物,又融入现代山水新景。

  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福告诉记者,博物馆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线,以建设“最美乡村”为新时代使命,深入挖掘“曲堤古镇”4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利用和改造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等各个不同时期的原有房屋建筑,增添恢复古镇重点历史遗迹、遗址等传统景观,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鲁西北地区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博物馆包含闻韶书院、古镇春秋、乡村记忆、代销处、济阳老粗布等20多处展厅,展品种类达1万余件,涵盖农耕工具、石器、陶瓷器、书画、红色收藏等各类生活器物和老物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好地保留了“乡愁记忆”的特定历史环境。

  “这所乡村博物馆体验感太强了,每一位参观的人都能找到小时候所见、所使用过的老物件,感触特深刻。”来此参观的市民王先生说。每天,像他这样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人可达上百人。

  借助博物馆带来的人气,去年暑假,北街村组织了夜市,今年春节期间又组织了文化大集。最近,经过村委会商议,北街村将建设一处萌宠乐园,目前已规划好用地,待建成后将饲养羊驼、观赏鸭、孔雀等30余种动物。未来,将有更多市民来到这个田园牧歌式的宜游新天地。

  宜居宜业又宜游,如今,“望得穿山水,也见得到产业;记得住乡愁,也看得到奔头”正成为越来越多新农村的风貌。这些对于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新探索,正为乡村建设不断注入新动能,谱写出一篇篇山水田园相依、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篇章。

  (本报记者 郝倩 张群 通讯员 李瑞 李延勇 张涛 梁越)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