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报》
核心阅读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在建党之初和早期党的革命活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就是他创办的早期进步报刊。山东博物馆近日首次公布这两份报刊珍贵文物的原件,这对我省革命文物研究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山东党史和王尽美提供了更多的历史依据。
在王尽美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中,其革命斗争生涯几乎都是在山东度过的。他在这段时间里,充分发挥所长,创办《励新》《晨钟报》等进步报刊,撰写论述文章,探索和传播革命思想,是山东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参加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王尽美深入工人群众,在艰苦卓绝的时局环境中发展党组织、开辟工运阵地,从理论和行动上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革命运动,是山东工人运动的最早开拓者和领导者。
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和当年斗争形势的残酷等原因,有关王尽美的革命文物存世稀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之际,山东博物馆首次对外公布了和王尽美有关的早期革命文物——《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原件。
《晨钟报》木质报头印模
罕见珍贵文物,山东省革命文物的重大收获
“《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的原版报纸是前几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经过几年的精心修复,现在正式对外公布。共发现了《晨钟报》正刊报纸一份,《晨钟·星期副刊》三份,这是失传已久的、王尽美参与编辑过的报纸,是极为罕见、珍贵的革命文物。《晨钟·星期副刊》已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山东博物馆革命文物处主任李娉告诉记者,这几份报纸的发现令她和同事非常兴奋,这是一次填补空白的发现,是我省革命文物的最新发现和研究的一次重大收获。
《晨钟·星期副刊》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了传播革命思想,王尽美投入很大精力办报纸刊物。他曾跟王翔千、邓恩铭等办过《励新》《济南劳动周刊》《山东劳动周刊》。在这之后,他参与创办了《晨钟报》和《现代青年》。
据介绍,《晨钟报》创刊于1923年,在当时的中共济南支部的推动下,由济南电话局洛口领班汝仲文筹资创办。报纸取名《晨钟报》,是对标北平《晨钟报》的办报理念,意在唤醒民众、鼓舞斗争。当时李容甫首任社长,汝仲文任营业和筹款负责人,两人都是进步人士。在五四运动中,王尽美与两人相识,而《晨钟报》同时也得到了中共济南支部的大力支持。1922年,中共济南支部成立,王翔千负责组织工作,和王尽美、邓恩铭一起领导济南的党的工作。1923年,《晨钟报》也邀请王翔千任主笔,王尽美、王用章等共产党人任主要编辑,使该报具有了鲜明的革命特色,是济南革命宣传的有力阵地。
“将文字变成武器,号召民众鼓舞民众”
《晨钟报》正式出版第一期的时间是1923年8月2日,四开四版,由济南同兴印刷所印刷,日发行600份。而这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前夕。据汝仲文回忆,《晨钟报》的创刊词中有一句特别的话:“济南替人民说话的报出来了!”这句话,说出了这份报纸的特别属性,也说出了在当时那个年代具有革命意识的济南人的心声。
王尽美在报纸的星期副刊“寸铁”专论杂论等栏目撰写了大量时评文章,并身体力行,参与报纸的排版、印刷和发行售卖等各种琐务。他与王翔千等人深入基层领导发动工人运动和斗争的同时,时刻不忘在思想舆论战线执笔作戈,把时局剖析、革命思想寓通俗报刊之中,将文字变成武器,号召民众、鼓舞民众。“当时,王尽美为办《晨钟报》花费了大量心血。除了亲自撰稿、编辑编排报纸外,有时还在夜里去印刷厂参加印刷工作,白天也会帮着把印好的报纸送到邮局发行,有时甚至还会亲自上街卖报,可以说是为这份报纸付出了全面、艰辛的劳动”,李娉介绍。
有了这些优秀的早期共产党人的襄助,《晨钟报》在建党之初复杂险恶的政治格局下顽强生存了下来。该报主笔王翔千在1950年的履历表中提及该报“系小型通俗报,但注重政治及社会问题,不采低级趣味作风,经王尽美参加领导,为本党宣传时较多。在当时山东为仅有的进步言论……”
《晨钟·星期副刊》是报纸的真义宗旨所在
李娉告诉记者,新发现的《晨钟报》原件为四开四版的小报,发行日期为民国十三年九月十三日(星期六),也就是1924年的9月13日,当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为第265号,报头下面的社址为“济南商埠普利门外钟声里路西”,报头旁还标注“中华邮政特准挂号立券之邮件”“电话877号”“济南同兴印刷所代印”等信息。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份报纸的报头‘晨钟报’三个字,和我们博物馆内收藏的木质报头印模完全对应,同为端正大气的魏碑字体,字号大小和上下字距也完全一致。也就证明这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印模,就是《晨钟报》的报头印模原件,其文物价值、尤其革命文物价值是极高的。”李娉还介绍,这份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大都和济南有关,其中头版大都为济南的各类广告,丰富多样的广告形式和宣传文字把报纸伪装为一份通俗的生活小报,正反面中缝也多刊登生活类诸如戏院剧目预告、本埠粮食价格、火车开行时刻、插画报社猜猜奖票等,从侧面亦可大略了解当时济南商埠城区的市井兴盛。
从这期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可明显看出,《晨钟报》为规避当局反动军阀视线求得生存,刻意在显眼的头版、四版这两个版面上全部刊载各类广告启事,将当时军阀混战的电报、社会新闻和新诗小说等排版于反面的二版三版,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思想标题和工人群众斗争的文字内容。
仔细查阅新发现的三份《晨钟·星期副刊》的内容可知,有关进步的革命的思想重点宣传内容都放到了随着正刊附送的副刊上,可以体会办报的革命者的良苦用心。
《晨钟报》在创刊后不久就开始发行星期副刊。版面上有言论(“寸铁”)、文艺、科学、新诗、小说、杂感、通信、诗歌、艺术、插画等主要栏目,文体多以书面语体为主,添加新式标点。当时,给副刊投稿的大都是有思想见识的青年、学者。
《晨钟·星期副刊》的宗旨和办刊理念为“群众、团结、努力、改造”和“奋斗、牺牲、平等、自由”,主要刊登新体诗,以及宣传新教育思想、介绍西方法治思想和新青年生活的改变等文章,王尽美、张适斋等人写的许多社论和重要文章都侧重在副刊上发表。通过解析馆藏的三份《晨钟·星期副刊》的内容就能知道,副刊虽是《晨钟报》的附属品,但却是这份进步报纸的真义宗旨所在,上面刊载的各个文体都或深或浅地彰显了抨击现实、鼓舞青年、唤醒民智的进步思想。
关于王尽美的重要革命遗存之一
“这份报纸在当时对于济南市和山东省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王尽美在这份报纸上发表过许多社论和重要文章。另外,报纸还大量报道了当时工人及各界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情况,并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这些都让当时主政山东的封建军阀张宗昌十分害怕,因为《晨钟报》在民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他多次派军警到报社寻衅,报社为了能维系继续出版,被逼得三次迁址搬家,终于在1925年8月15日被张宗昌当局查封,就此终刊。”李娉说,《晨钟报》虽创办时间只有两年,但在当时对于民众的影响,对于共产党人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晨钟报》二三版
不过,山东博物馆方面也有担忧,因为这几份报纸已经流传近百年,加上当时的用纸质量原因,留存到现在,报纸情况堪忧,四开纸张几乎都脆化断裂,所以,目前已列为特急专项修复文物予以保护。
说起此次发现的《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还得重点说一下《晨钟报》的木质报头印模。这件文物为长方体,木质,正面自上而下刻着阳文繁体的“晨鐘報”三个繁体字,是一件非常珍贵的革命文物。这件文物由《晨钟报》第一任社长汝仲文捐献,更显示出这件革命文物清晰的流传历史。同时,也成为证明王尽美、王翔千等革命先辈以笔代枪,进行革命斗争的最好物证。
如果按未曾间断计算,《晨钟报》从创刊到停刊大约发行了数万份,但国内一直未见实物流传,也没有哪家公藏单位或私人有收藏的消息,由此就可看出《晨钟报》的珍稀程度,也说明这份早期的革命报纸存世稀少、罕见,是值得珍视的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
《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是建党初期王尽美以笔代戈、殚精竭虑领导工人革命运动的“革命阵地”,是非常重要的革命历史见证。可能是巧合,《晨钟报》与王尽美的生存有着近乎同步的命运:在《晨钟报》终刊四日后的8月19日,王尽美因重病不治在青岛逝世,年仅27岁。
王尽美的革命思想就如同《晨钟报》发出的“钟声”一样,警醒了当时许许多多的学生、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促使他们思想觉悟,走上革命的道路。
几份《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使得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重要人物王尽美的革命遗物又增添了重量级的物证,价值与意义非常重大;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于王尽美本人非常重要的革命遗存。由此,研究济南市、山东省的早期革命历史,又多了更为直接、有力的革命文物实物;对于更为全面地了解、研究中共早期革命历史,《晨钟报》和《晨钟·星期副刊》都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文献。
(本组照片均由山东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