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
邹华林,36岁,高铁工务调试人员。济莱高铁沿线,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作业。邹华林和同事拎着工具,沿线边走边看,仔细查找可能存在的故障点。轨道上是否遗落石块,路基地段是否平整,沿线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他们的巡查范围之内。
9月29日上午7时30分,济莱高铁莱芜北站驶过一列检测列车。
车内,一套先进的感应系统上完整显示着各项数据。这些数据将会在当天汇总分析,精准查找到线路上残存的瑕疵,哪怕只有0.01毫米的误差。
检测列车逐天增速,感应系统在不同时速下发现不同的问题。“白天列车跑,夜晚工人修”成了联调联试阶段的日常。
在这背后,全线117.49公里有近800位工作人员在日夜忙碌着。
联调联试阶段到底调试啥?
作为我国首条市内高铁,济莱高铁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自9月15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后,很多市民对此非常好奇:“联调联试到底调试啥?”在莱芜北站西侧的一个施工地点,记者目睹了调试过程。
邹华林(右)和同事检查线路融雪装置。
“验收之后,就意味着安全性已经没问题。而联调联试是为了让轨道更完美地贴合列车的运行,给旅客带去更舒适的乘车体验。”说这话时,济南东高铁车间副主任邹华林正与同事巡线检查轨道。他向济南日报记者介绍起了联调联试的目的。
“一枚硬币,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依然能长时间立住不倒。这背后,是列车与轨道几何尺寸的精准匹配。”邹华林与同事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调整,去保证线路的“平顺丝滑”。
“你看,这是轨道的垫片,它的高低和水平如果有一丁点的误差,都会影响列车平稳运行。”检测列车每天早上从济南东站出发,到下午3点钟期间要往返十余趟,目的就是查找到所有误差点。
哪个地点存在什么问题,感应系统会清晰地汇总出来,收到数据的邹华林与同事们第一时间上线,连夜维修。
深夜施工只为问题不过夜
在这条线路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过夜。
立秋后,夜间呼啸而来的寒风常常让人睁不开眼,调试人员的头灯是线路上唯一的光源。远远望去,轨道上的这些移动的光点仿佛萤火虫一般。
精准查找问题点,根据数据微调部件,检查线路,清道处理……所有问题都要抢在凌晨3点前解决。
济莱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重达千吨的高铁箱梁与墩顶的连接处有一个支座,能够在列车经过时缓冲压力,起到保护桥梁的作用。高铁箱梁支座位置的精准与否,桥梁的屏障、防水层是否正常,栏杆有无晃动,都在邹华林检查和调试工作的范围内。因为每一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对高铁运行的安全和舒适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9月15日的时速80公里到如今的时速385公里,列车每天都在提速,每天也在发现不一样的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不能影响列车第二天上线检测。”因此,邹华林和同事们的工作大都集中在夜间。
“昨天在11公里+490米处检测到了一个问题,轨距超了0.2毫米。”邹华林弯下腰,敲击着钢轨下的一块轨距挡块,这一部件用来调整轨道的轨距。通过前一夜的调整,这里已经精准达到理想的数值。
“你们是坐高铁的,我们是走高铁的!”
看着邹华林和同事们沿线巡检,任何一个细节在他们眼中都会被无限放大,记者不免发出感慨:“这么长的线路,一寸一寸地检查,这也太不容易了。”这时,邹华林手指向远方的隧道:“看到那儿了吗?当初我们都是站在梯车上,用检查锤一寸一寸地敲击过来的。”这一长达数百米的穿山隧道,也仅仅只是全线25个隧道的其中一个而已。
工作人员在线路上忙碌着。
今年36岁的邹华林已经参与过多条高铁线路的联调联试,但一想到济莱高铁年底即将正式开通运营,他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2011年调试京沪高铁时,我才毕业不久,拎着工具,跟在师傅后面,把我们负责的300公里路段一步步走了很多遍。”
如今,老一辈人精益求精的作风也传承到了邹华林和同事们身上。这117.49公里的路线,每一寸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我常常自豪地跟朋友说,你们是坐高铁的,我们是走高铁的!”看着穿梭而过的列车,听到身边有人夸赞中国高铁的高速和平稳,就是邹华林最高兴的时刻。
在铁路人的共同努力下,每天检测出的问题逐渐减少,现在一天只需要调整4到5处即可。而接下来的日子,这一数字将会继续下降,线路也趋于“完美”。
“你们太牛了,正因为你们,我们的高铁才能领跑世界!”
“我做的这些算不了什么,我们有的同事,从开工到现在已经两年多没回过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