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城市竞争新赛道!济南:创新脉搏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崛起

2022-09-30 07:09:4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韩霄鹏

责任编辑:卢卫美

  9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吹响了加快数字济南建设的冲锋号。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济南明确了城市发展新定位——数字先锋城市。

  近年来,济南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抓住产业这个“根本支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正通过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断刷新外界对济南这座城市的认知。

抢占城市竞争新赛道!济南:创新脉搏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崛起

  高起点谋划布局

  9月22日17时30分,济南高新区党群部网信办一行人下班后离开办公室,30分钟后,他们出现在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双方人员会合签到后,集体吃盒饭。随后,一场关于网络安全产业的培训会就开始了。

  9月上旬,济南高新区获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成为全国首批入围的5个试验区之一。“拿到国家级试验区金字招牌只能兴奋一瞬间,因为新的赛道同时开启了,时间不等人。”这是高新区网安产业专班工作人员的一席话。

  7月23日,《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公布,正式提出建设首个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构想。国家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先后获批,成为济南实现新发展阶段“走在前”的历史契机。

  据统计,截至6月末,济南已有21家金融机构创新设立“人才贷”金融产品,贷款余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00.85%。依托济南市财政投资基金控股集团对政府引导基金实施专业化运营管理,通过“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累计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75家,投资金额85.8亿元。数据显示,济南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金额、服务企业家数和备案金额三大指标均列全省首位。

  济南正积极通过高起点、系统性谋划布局,寻找产业突破口,全力推动试验区领跑全国。

  大力度提升创新能力

  7月29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产业园——泰山生态环境研究所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后公示,这是继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楼之后,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又一科技地标。披露信息显示,这里将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大气生态环境模拟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围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济南正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强载体”,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构建“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四圈联动格局。泰山生态环境研究所是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产业园的科研院所之一,通过打造大科学装置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将凸显济南在国家创新布局中的战略位势。

  济南高新区是泉城创新高地,近年来,高新区创新能力的跃升是现象级的。全市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中有10家落户高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正加快推进;山东省首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后,累计投资孵化衍生高科技企业近300家,其中12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实现IPO上市,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00亿元。近三年,高新区培育3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比重近1/10,现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70余家。近十年间,辖区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翻了一番、省级研发机构数量翻了2.6倍。

  多领域推动产业集聚

  2021年下半年开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建厂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比亚迪陆续在济南投建包括芯片、电池、汽车在内的工厂和产业园区。今年初项目开工以来,工程建设进展迅猛。9月20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提前两个月公开宣布:11月30日,起步区比亚迪项目将下线第一辆新能源整车。比亚迪电池项目选址济南高新区,总投资100亿元,年产能达30GWh,这意味着济南将成为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主要生产基地。

  比亚迪拥有强大的产业链优势,被称作自给自足的“全能型选手”,其落地济南会产生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这是济南“聚焦式”产业发展战略的一次成功试水。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济南走的则完全是“无中生有”式发展路径。

  空天信息产业是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产业,3年前,济南在该领域几乎毫无产业基础。“抢占空天信息产业,未来济南可能有机会;不抢,济南肯定没机会。”自201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合作协议》签署后,济南借此机会,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空天信

  息产业链。短短3年间,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化成果加速产出,捷报频传。齐鲁卫星、世界首颗微纳量子卫星“济南一号”“泉城一号”低轨卫星成功发射;中科院空天院济南园区一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低空监视服务网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0余家空天信息上下游产业链从业企业已在济南集聚。

  投资空天产业,济南不是“赌”,而是“拼”。赌靠的是手气,而拼靠的是能力。

  创新国资投入模式

  泉脉种业创始人付道林是海外引进人才,9月23日,记者到泉脉种业采访时,他正带领团队为项目落户济南后的第二次小麦播种而忙碌着。

  2017年,付道林教授科研团队成功克隆出国宝级小麦基因“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为发展小麦等作物的杂交制种创造条件。泉脉农业拥有这个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在18个主要小麦生产国家取得专利保护。2020年,付道林在济南高新区招引下归国发展。

  小麦作为全世界种植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粮食作物,因其基因组的复杂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给世界出了一个难题。付道林拥有小麦基因专利技术,但离成功育种、产生经济效益还有距离,很难得到社会风投创投机构的支持。

  社会资本不投,国资投。2021年起,济南市及高新区通过国有投资平台入股泉脉种业,每年提供5000万元资金支持。落户济南第一年,付道林团队建立起国内规模最大的小麦种质资源库。“疫情影响下,财政资金紧张,国有投资平台资金及时到位,强力支持我们科研项目展开,是我们的‘及时雨’。”付道林说。

  不止泉脉种业,今年8月将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出口海外的舜丰生物、重量级安全芯片即将流片的华翼微电子,其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突破,背后都离不开国有投资平台的支持。

  在前端,借助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专家智库、专业咨询机构、市场化基金等外脑力量,科学论证项目,精准研判风险,集体决策国资投资方式。在中端,济南构建“基金+项目”“基金+产业”“基金+基地”的资本筹建方式,打造规模千亿级的国有“基金丛林”。在后端,国有投资平台作为基石投资者,投资入股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撬动引入战略投资者跟进参与长期投资,再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企业回购等形式有序退出并循环再投资,从而形成“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闭环。

  济南通过高起点谋划、国资投入引领发展的模式,已先后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空天信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是城市发展最大的动能、最大的潜力,济南在上一轮城市竞争中崭露头角靠的是创新,要想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站稳脚跟、在践行重大国家战略中展现济南担当,也唯有靠创新。

作者:韩霄鹏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