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而进,把握奋楫争先的大势——济南牢记嘱托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下篇)

2022-10-16 06:22:2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陈心如

责任编辑:颜甲

盛会启幕,融媒出击!济南报业“京济联动” 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

——习近平

  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济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十年间,持续激发动能、激活创新、激励开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集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全社会创新活力更加强劲……奏响了加快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大河潮涌,奔流浩荡,万里黄河从济南穿城而过,激涌澎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济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十年“城”长,济南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以创新和突破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犹如滔滔黄河水,激起浪花,掀起波涛,一路奔流向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崛起成势提供坚强支撑。

创新而进,把握奋楫争先的大势——济南牢记嘱托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下篇)

图①:宽厚里汇聚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等多种业态。(资料照片)

  因势而谋

  顶层设计彰显济南智慧

  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花落济南、成功入选“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明确支持培育发展济南现代化都市圈……近年来,被频频“点名”背后,济南在区域发展大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拥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抢抓机遇,激发潜力,乘势而起,主动作为。

  2019年,济南进行市级机构改革,以崭新的面貌,扛起新的担当和使命。其中,根据济南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了8个机构作为“自选动作”,包括大数据局、民营经济发展局等。

  2019年3月21日,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挂牌成立,目的是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加快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自此,全市民营企业有了“娘家人”。随后又组建成立了济南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研究、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年来,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服务民营经济十大行动实施意见》《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方案》……推出建设民营经济诚信体系、民营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替民企发声、为民企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43万多户,增长13%以上,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尽情释放市场活力。

  挂牌成立济南市大数据局,也是“自选动作”之一,将原来经信部门有关大数据发展的职能、政府办公厅关于电子政务的职能以及智慧泉城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次大数据整合,以打通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烟囱”,推动数据资源连通,提升电子政务水平。

  大数据让泉城更“智慧”,为城市发展注入“数字动能”。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率先提出打造数字先锋城市,多措并举做好数字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如今,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45%,济南在2022数字经济城市排行中居全国第6位,在山东16市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指数榜单中位列首位。未来,将以数字济南建设为目标,打造省内领跑、全国一流的数字先锋城市。

  此外,济南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通过深入实施“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24个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95.5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5.4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2%。

创新而进,把握奋楫争先的大势——济南牢记嘱托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下篇)

图②: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韩霄鹏摄)

  借势而进

  “国字号”招牌越擦越亮

  十年间,济南加快了在尖端科研领域的突围,突出原始创新,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集聚。

  2019年,市政府正式批复了济南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这也是我国城市出台的首个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济南抢抓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促进人才、创新、产业有机衔接,将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打造世界级量子信息科学中心。

  如今,济南市已将量子科技发展列入“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并启动了“济南·量子谷”规划建设。雄厚的基础、宏大的规划、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山东量子、国耀量子雷达、国迅量子芯等一批优势企业,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量子科研队伍。

  2022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获批建设。据此前规划,济南市将打造8到10个国际顶尖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量子企业,争取实现量子信息产业规模20亿元。

  今年6月,2022世界激光产业大会在济南举办,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固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共建固体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成功签约。前者主要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器件,中小功率激光器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后者于1994年成立,是我国开展固体激光器及应用技术研究最早的国家级实验室,先后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得部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为我国光电技术发展和装备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一座国家级实验室项目落地济南,背后是一场“双向奔赴”。在济南,2021年激光装备产业链规模约200亿元,激光切割机产品出口全国占比第一。固体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落地济南,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双方将在新技术、新产业方向进行产业化研究及相关成果孵化合作,助力济南激光产业做大做强。

  济南目前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重点实验室103家、占全省的40%;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方面,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3家;在企业孵化平台方面,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35家、占全省的16.4%,居全省第一位,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4家、占全省近1/4,同样居全省首位……在这些“硬”条件的支持下,济南构建起了成熟强劲的创新生态和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也为产业发展装入了“最强大脑”。

  如今,山东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四大创新圈联动创新格局加速形成。济南还在下大力气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创载体平台,未来将释放更加广阔的空间、无限的机遇。

  顺势而为

  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较高的销售热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和出口量都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汽车芯片的国产化方面还比较落后。

  去年12月,山东首个8英寸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完成全线设备调试,在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顺利通线。该项目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补齐了我国芯片产业应用领域的一块重要短板,缓解了缺“芯”造成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问题。

  其实,济南造“芯”行动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山东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提出将晶圆制造作为重点,培育3-5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同一年的儒商大会上,济南便率先签约“功率半导体制造项目”。而在更早之前,济南从2008年开始就陆续打造以齐鲁软件园、临空经济区、综保区为核心的“一园两区”产业布局,齐鲁软件园侧重芯片设计,临空经济区及综保区侧重生产制造,同时聚集了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芯片产业创新载体。

  厚积薄发的济南,目前已形成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用“芯”招商,成功吸引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自去年起相继落地了电池、芯片生产基地及汽车产业园。

  济南充分发挥工业基础扎实、门类齐全的优势,坚持先做大再做强,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壮大工业体量,一系列“泉城制造”强势占领全国、全球市场。

  创新不止,澎湃动能扑面而来!今年9月6日,“泉城一号”运载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10月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将“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是济南参与的又一项重大新基建项目。

创新而进,把握奋楫争先的大势——济南牢记嘱托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下篇)

图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吕传泉摄)

  聚势而强

  全社会迸发创新活力

  十年来,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基因,处处彰显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大块头”企业逆势快速增长。“2022中国企业500强”,济南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好成绩单,今年共有11家企业入围,位列入围企业最多城市全国第8位、山东首位。名单中,既有山东能源集团等大型国企,也有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等民营企业,其中济钢集团时隔5年后重回500强,并入围“2022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榜单,其在主业关停之后实现转型发展,也是近年来济南制造业企业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

  而在另一份“2022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济南有9家民营企业入选,较2021年新增4家,并有15家企业进入行业领军10强系列榜单,荣膺所属行业的“领头羊”。其中,济南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和现代物流行业表现尤其突出,均有4家企业入选。另外,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力强劲,位列新材料新能源行业10强之首,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排名第二入榜医养健康行业10强。

  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尽情释放。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发、OEM配套、自动化系统集成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十年前,“学霸”张赛和合作伙伴在家乡济南创业,一路坚持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多项空白,更是让“济南造”的机器人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十年间,张赛在济南圆梦——“做世界级的中国机器人公司”。公司从初创时期的3个人到现在的500多人,从10平方米的办公室升级到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新厂区,一次次完成业内“首创”,帮助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自动化……济南的非凡十年,亦是诸如张赛等创业者的非凡十年,追赶梦想的过程中,一切皆在创新发展中越变越好。

  济南动能澎湃的沃土更加厚实。十年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长近3倍,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16.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92家增加到目前的4397家,增长了10倍多;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118家、专家工作站124家;组建山东高研院等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58家,打造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1000家,海外企业孵化器、海外研发机构从无到有,总数达54家;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55万,比“十二五”末增长105万。

  与此同时,这座城市更加注重生态的打造,让发展的后劲更持久。济南正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高标准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N”平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的30.3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73.48亿元。越来越多的新动能,让创新之树在泉城济南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创新开拓、奋进不止,这样的济南一定能赢得未来!(本报记者陈心如)

作者:陈心如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