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
尹鑫,实验室分析员。实验室里,尹鑫身穿白大褂,戴着一副细边眼镜,坐在显微镜前专注地观察样本;到了采样点,她一脚蹬进肥大的胶皮裤,带着采样设备,慢慢走进河水中。在两种场景下,这位专业人员的状态截然不同。
10月30日下午,一场小雨刚过,济南西郊睦里庄的一条小河略显浑浊。这里是小清河的源头,河水从这里流走,最终汇入渤海。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一室分析员尹鑫身穿白色工作服,脚蹬胶皮裤,手里握着渔网,正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地踏进河水中。紧随她身后的同事丁鹏飞拎着设备,两人协作开始采样。
“看!还有不少小虾呢!”一网子上来,两人欣喜不已。网子里的底栖动物多种多样,这正是水生态向好最显而易见的体现。
给水域来一次“体检”
小清河流域的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正是尹鑫和同事们的监测重点之一。每到一处采样点,他们都会采集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还会将水样带回实验室检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生长情况,以此来探秘济南水生态的“微观世界”。
探秘“微观世界”,靠的是高精尖的科技手段。尹鑫收集的这些“瓶瓶罐罐”,在传统分类鉴定技术及环境DNA技术的运用下,将会在实验室接受最严苛的“体检”。
“理化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水质状况。然而仅靠一个采样点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去的睦里庄也只是小清河多个采样点的其中一个。”尹鑫向济南日报记者介绍,只有完整的采样数据,才能真实反映水生态的健康状况。而这些数据,能够为执法和治污提供重要的依据。
像当天这样的采样工作,对分析员们来说再寻常不过。“除了会定期来小清河采样,每年的3月、5月、8月和10月,我们会在济南卧虎山水库等地进行物种调查,采集底栖动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尹鑫介绍,在野外做物种调查往往需要水上作业。这个时候,一艘皮筏、一件救生衣、一张渔网和必要的采样设备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
“最兴奋的就是发现一些罕见的水生物种,这说明咱们的水生态越来越好了!”尹鑫说,他们在去年完成了小清河济南段环境DNA库,包括已发现的鱼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实验室里也有“水世界”
回到实验室,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另一个“水世界”。与刻板印象中堆满仪器试管的实验室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水族馆”。
粗纹暗色鳑鲏正灵活地穿梭于水草间,不知名的小螺静静待在水底……这些生物都是尹鑫和同事们从水中捕捞回来的。刚刚从睦里庄捕捞回来的小虾,也被放入了一个玻璃缸里。
“这里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水生态,这些是来自小清河的水生生物,也是我们实验室的活体标本。”赤眼鳟、鳑鲏……在记者看来“长相”都差不多的鱼类,尹鑫却能说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名字。
可别以为分析员们只是在“养鱼”,这些活体标本是水生态环境最好的见证者。记者观察到,每个标本的标签上都详细记录着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物种名称、分类科属和分析人员的名字。为精准识别鱼的品种,实验室往往要用到DNA库来做比对,避免肉眼辨别存在误差。鱼的品种、数量和生长状态都直接反映着水生态的健康状况。
水生物种类的“5年3倍”
在另一间实验室里,尹鑫将富集(浓缩)后的水样滴到玻片上,再将玻片移到显微镜下。在尹鑫熟练地操作与引导下,记者通过显微镜看到了另外一个神奇的“水世界”。
让人看了要犯“密集恐惧症”的盘星藻,看上去像一根平平无奇小木棍的针杆藻,小船一样的舟形藻……这些肉眼完全看不见的藻类,此刻在显微镜下“无处遁形”。
“为什么要观察藻类呢?”
“藻,是水质好坏的一种体现。比如蓝藻多说明存在水污染,藻类过多说明氮磷无机物增加,而且会跟鱼类抢生存空间。”
尹鑫说,他们期待看到的,是一种平衡的水生态。“不是说水越干净越好,纯净水是养不了鱼的,只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水才是最好的。”
尹鑫刚参加工作时,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曾于2016年进行过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水生态物种调查。时隔5年,水生态物种调查再次启动。
“那这5年有什么变化吗?”
“当然!2016年生态调查共发现水生生物种类73种,2021年水生物种类就达到230种,是2016年的3.15倍。这说明咱们的水生态越来越好了!”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飞 冯瑜 实习生 庞海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