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波澜壮阔 新征程励耕向前——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综述

2022-11-03 07:16:0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端鹏 卢震

责任编辑:颜甲
新时代波澜壮阔 新征程励耕向前——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综述

  新时代新征程,新蓝图新奋斗。

  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蓝图已经绘就,未来就在脚下。

  唯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只争朝夕,扛起担当、励耕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山东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亲临视察,为山东发展标注目标定位、提供科学指引——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亲临济南视察,对山东发展定位、发展方式、发展途径、发展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亲临济南视察,为山东擘画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宏伟蓝图;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赋予了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山东、济南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山东的省会,济南理应牢记嘱托在全省加快发展中“走在前”,扛起省会应有的担当,当好省会应有的示范。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

  非凡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济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十年来,济南牢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勤耕笃行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发展能级跃上新高度,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济南答卷”。

  未来,这份答卷上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出新的“精彩注脚”。

新时代波澜壮阔 新征程励耕向前——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综述

  创新之泉喷涌若轮 “第一动力”强劲持久

  劈波斩浪于星辰大海之中,“创新”如同“济南号”这艘巨轮的动力引擎,也像高悬夜空的引航星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亲临济南,在视察浪潮集团时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找准方位方可定向发力。

  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着力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一幅以“创新”为笔触的画卷从泉城大地延伸到苍穹天际。

  仰望星空,一座城市能否留下自己的“印记”?对于济南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2019年,济南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产业链。“星空”成为这座城市的“逐梦”方向。

  深耕三年,空天信息产业的“种子”已成参天大树。今年7月27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参与联合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9月6日,命名为“泉城一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将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3、S4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济南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空天信息产业硕果累累,是济南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创新推动高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及强,同样也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澎湃动力。多年来,济南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清理整治了数千家散乱污企业,众多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一批传统动能“老树发新芽”。

  作为走过60多年发展历程的老牌国企,济钢的“浴火重生”正是济南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曾经,济钢是“中国企业500强”甚至“100强”榜单的常客。2017年,随着钢铁主业关停,产值断崖式下滑。经历过转型阵痛,“产城融合”成为济钢发展的主线,发展主业也在不断明确,逐步形成以存续产业、新增产业、未来产业为支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架构。短短5年间,济钢经营规模以每年37%的增长率快速递增,2020年实现营收293亿元,营收基本恢复到钢铁主业停产前水平。根据日前公布的2022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济钢以2021年447亿元的营收重回榜单!

  与此同时,这座城市全力以赴塑强新动能,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一系列高端平台积蓄成势,支撑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愈发澎湃,为高质量发展、强省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之泉喷涌若轮。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迈出坚实步伐,齐鲁科创大走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高能级平台集聚效应日益凸显;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山东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四大创新圈联动创新格局加速形成。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改革试点汇聚在济南。

  高等级创新平台成为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沃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已达4397家;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55万,人才吸引力指数全国第8;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14位……醒目又具体的数字,成为济南“创新答卷”的完美注脚。

  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上,“创新”将是济南跃升发展能级的不竭动力。

新时代波澜壮阔 新征程励耕向前——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综述

  擦亮“青绿”生态底色 大河安澜舒展新蓝图

  大河奔流,不舍昼夜。万里黄河,经千折过万转,奔腾汇入大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黄河滋养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也曾因“体弱多病”备受关注。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河新篇从此刻起笔描绘。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济南素有天下泉城之称,水资源的保护在城市生态保护道路上的分量不言而喻。

  今年10月6日,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地下水位达到30.25米,这不仅是今年以来趵突泉最高地下水位,还再次刷新2002年有水位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纪录。自2003年9月6日复涌以来,趵突泉已持续喷涌了19年,创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喷涌时间最长的纪录。趵突泉持续喷涌既是降雨有效补给地下水的结果,也得益于济南市多年来持续科学保泉。尤其是《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这部泉水保护地方法规的颁布,划定了“山体、河流水系、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四条生态控制红线,为保泉护泉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节水保泉的同时,济南更是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不断加大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它的水质变化折射出了水环境保护的“成绩”:2018年以前为劣五类水体,2019年均值达到四类水标准,2021年均值首次达到三类,2022年1月至5月均值首次达到二类。时隔60多年,自然水域中清洁水体指示鱼种之一的中华鳑鲏再次现身小清河。

  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鱼游浅底,“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可以在济南亲身感受。这座城市大力推进“千园之城”建设,全市5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去年达到1086个,今年年底将达到1153个,有168座青山变景入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逐渐成为市民生活新常态。与2013年相比,济南2021年PM2.5浓度下降61.2%,优良天数增加106%;今年1-7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继续同比改善6.3%,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中提升12个位次,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在全省率先消除劣五类水体,国省市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国控断面优良率实现5个100%。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新时代的“鹊华秋色图”已然展开。

  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上,“青绿”将一直是这座生态宜居城市的靓丽底色。

新时代波澜壮阔 新征程励耕向前——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综述

  高质量书写“黄河新篇” 未来希望之城乘势崛起

  从“大明湖时代”跨入“黄河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第一次将济南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为济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

  高质量发展首先体现在经济实力的跃升。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432.2亿元,是2012年的2.15倍,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跨越5个千亿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是2012年的2.65倍。城市实力排名更是不断前移:在2021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20强榜单中,济南位居第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前移;在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济南凭借综合分值位列第15位,城市实力得以充分彰显。

  今年8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济南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更大作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如今,一座未来希望之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在大河之畔加速崛起。

  交通路网是支撑起步区崛起的筋骨血脉。“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济南黄河凤凰大桥正式通车,使黄河两岸要素流动更加通畅。今年7月5日,济南黄河黄岗路隧道开工,成为继“万里黄河第一隧”后的又一条刷新纪录的穿黄隧道……同时,起步区还计划引入2条市域铁路及12条城市轨道,实现与主城区及各组团间紧密联系,构建“轨道上的起步区”。在现有9条跨河通道基础上,规划新增9条通道,实现平均间距2.8公里,与上海、重庆、南京、武汉等跨江跨河发展的城市通道间距基本相当。

  新旧动能转换是起步区建设发展的立区之本。截至目前,累计签约比亚迪、国电投等高端优质项目137个、总投资3323.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含中国500强)企业项目43个、央企项目29个、省企项目35个。起步区产业主攻方向包括智能车、新能源产业,这两个产业也是起步区“无中生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探索。作为目前起步区招引落地的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引爆型重大产业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整车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如今,在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大量建设者在进行施工作业,大批员工宿舍和厂房已经基本建成,超过3000亩地的大型工业基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投产达效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目前,起步区已经基本编制完成“1+4+16+N”规划体系,产业导入、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剑指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建成“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这座未来希望之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长成。

  大河奔流不息,“幸福之河”的“济南乐章”久久回响。

  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上,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扮演“关键一子”。

新时代波澜壮阔 新征程励耕向前——济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综述

  乡村振兴成就斐然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城市的“蝶变”触及目光所至,高楼林立的城区如此,广袤的乡村亦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粮食丰收,总是会给乡村带来特殊的喜悦。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济南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设立市县镇村四级“田长”,启动“吨粮镇”“吨粮县”建设,粮食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双增”。2021年实现“十八连丰”,总产量再上新台阶。

  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济南高标准打造了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突破性地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核心工具,解决了国内生物育种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并开发了高产水稻等主粮作物。尤其令人鼓舞的是,今年济南出台了《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成为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全球知名的“中国北方种业之都”。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济南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突出重要工作来抓,聚焦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激励等各个环节,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让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在田间地头不断涌动,真正实现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今年5月,以三涧溪村党支部建设和青年党员创业为故事原型的《三泉溪暖》在央视一套首播,全国收视率在同时段电视剧排行榜上一直位列首位。该剧中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原型,就是章丘青年王元虎——济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三涧溪村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作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原型,不论在剧中还是在现实中,他都发挥党建引领、支部领办的作用,组织青年党员带领121位返乡青年和家属成立合作社,共同发展农业,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如今的济南,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十二个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种业及衍生产业集群年产值近百亿元,高标准完成众多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创建任务,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5.6%下降到2021年的30.5%,“三农”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牢记嘱托“走在前”,不负厚望“开新局”。

  今天的济南,格局高远、活力四射、作风踏实、机遇无限,正以雷厉风行的行动与久久为功的信念,坚定扛起使命与担当,努力增强对全省、对黄河流域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引领推动济南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黄河流域乃至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

  航行在新征程上的“济南号”巨轮,正以稳健身姿破浪前行,承载着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任务与责任,疾速奔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济南力量。(本报记者王端鹏 卢震)

作者:王端鹏 卢震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