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历经6个月的紧张施工,汶源街道南金水河中桥如期竣工通车。该桥修建于2001年,是黄台路的重要交通要道,因年久失修及重车碾压被鉴定为危桥,于7月10日正式拆除重建。汶源街道交通办主任李法友说:“这座大桥的竣工通车,标志着汶源街道年度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近年来,钢城区积极实施“交通强区”战略,统筹城乡交通建设资金,加快补齐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据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区城乡交通运输局按照“市政道路建精品提品位,农村道路窄改宽提等级,村内道路白改黑提档次,城乡公交拓班线加密度”的工作要求,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今年已新建、改造农村道路160公里,完成20个村“白改黑”32万平方米。
乡村经济因路而活。在颜庄街道柳桥峪村,村民邹学山在道路一侧建起了4个大棚,大棚内的草莓、火龙果和水果西红柿长势良好,预计元旦前后将迎来采摘期。随着四好农村公路不断延伸通达和快递进村全覆盖,邹学山利用抖音、快手、泉水人家等网络平台,每天直播水果长势,普及施肥、浇水等管理方法,粉丝量已达上万人。水果采摘期间,他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带货销售渠道,将自家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
乡村产业因路而兴。颜庄街道的孙家庄、东南峪等村身处深山,交通不便。今年,通过实施道路窄改宽,连接5个村的道路由原来的5米加宽到了8米,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还通上了公交车和校车。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各村的山楂、花椒等山货也卖出了好价钱。
乡村环境因路而美。南部新城大上峪村村内道路实施“白改黑”后,村容村貌也变得“光彩照人”。在村民李金玲的记忆中,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骑电动车、摩托车出门磕磕碰碰是常事。今年通过实施村内道路“白改黑”后,村内道路全部铺筑了沥青路面,交通标志、道路标线一应俱全,坡大弯急的地方还安装了护栏。今年,钢城区还有121个智慧公交站亭建成投入使用,公交车到站时间有电子屏幕显示,时间准确到1分钟以内。在原来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的基础上,新增加公交线路12条120多车次,加快了城乡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快速更迭。“以前进城都是骑电动车,现在从家门口就可以坐公交车,真是太方便了。”艾山街道九龙村村民马永花高兴地说。
区城乡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城乡道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提前完成全年建设任务。下一步,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将坚持城乡道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轮驱动”持续发力,为全区乡村振兴贡献交通力量。
(本报记者 毕研敏 通讯员 王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