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济南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河图》出版 我想写出一个站在舞台中央的济南

2022-12-18 09:32:2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卢卫美

  □本报记者 赵晓林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它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和一个错综复杂的地域写得栩栩如生,既有宏观的设计架构,又处处充满包含年代感的细节。为我们提供了足以反观自身处境的历史范本,阅读时沉浸于历史时空,掩卷后思考现实处境,长篇小说的文学使命在这部作品上体现颇丰。

  这是一部以清末民初时期的济南市泺口镇为故事发生地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少有的以济南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就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河图》。

  《河图》是一部填补山东辛亥革命文学叙事空白的长篇小说,它以辛亥革命时期“山东独立十二天”为历史背景,以济南和黄河岸边的泺口镇为地理坐标。通过一个革命者和其家人在历史漩涡中的际遇、一个巡警局长难以言说的家国兄弟情仇、一个在济南泺口铁路桥施工的美国工程师的书信与日记,描摹了一幅辛亥革命时期的人间万象图。

  《河图》是一部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素描式艺术表现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带有一定家族叙事意味的长篇历史小说。一段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也是一部济南泺口版的“世界史”。一部“高精尖”的历史小说,书写现代中国的隐秘心灵史。小说内容点染辛亥革命历史漩涡中的众生相,绘就文明激荡与对话下的历史画卷,既写衰败,也写新生;既回顾历史,也试图道破心灵。为凡俗的长夜与信仰的坚韧作证。

  中山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认为,这部作品在历史的碎片中,在偏方、幻术、传说与寓言交织成的文化记忆中,从乡绅教士到贩夫走卒,每个小人物都深陷生活和信仰的困境,他们的命运共同形成一个时代微缩的云图,也构成了历史的一个个小小漩涡。

  这部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为什么要以清末民初的济南泺口镇为故事发生地?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小说作者、作家常芳。

  常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济南市作协副主席。多次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上海文学》奖等。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情史》《桃花流水》《第五战区》,小说集《一日三餐》《冬天我们去南方》《蝴蝶飞舞》等。在当代,常芳属于比较少见的擅长撰写宏大题材作品的女性作家。

  常芳告诉记者,这部小说从采风、创作、修改到发表,最终形成了现在的40多万字,前后花费了7年的时间,写作的过程比较长,也比较艰苦、曲折。

  常芳介绍,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从湖北武昌宣布脱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后,全国各省就被一股独立风潮裹挟了,很多省份也是紧跟着宣布独立。其中,山东的独立显得有些特殊且重要。当时,山东宣布了独立后,仅仅过了12天,这次“独立”就取消了,时间极短,过程反复很快,在全国各省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例。“七八年前,我注意到了这个独特的历史事件,觉得这段历史很有内涵。就开始琢磨那个时期,去实施山东独立的那些人,在这个过程中经历是怎样的?那些革命者在革命成功时,他们内心的感受,或者品尝到了怎样的喜悦?12天,很短的时间,这种独立过程,又让这些沉浸在胜利中的革命者们,从精神到肉体经历了怎样的腥风血雨?同时,在这场山东独立闹剧发生时,济南的老百姓处于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这些都让我深思,也努力去寻找答案。”

  常芳说,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在报纸上看到的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有关的两则旧闻,真正引发了她的创作热情。这两则旧闻中的一则是一位支持独立的进步女性,因恨其丈夫不参与革命、不参与独立,她怒其不争,遂登报与丈夫离婚;另一则旧闻说的是一位年老的父亲,因其儿子参与革命和独立,害怕家人受到牵连,于是登报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这样两个处于极端的家庭故事,透露出在当时,那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给整个社会的是一个个不断袭来的巨大撞击。

  在写作这部小说的初期,常芳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有关的资料非常少。“不过,我也具备一个优势,就是我的家就在泺口南边,距离泺口和黄河大坝都非常近。最近这十多年来,我经常去泺口找寻老街道转一下,也专门寻找去山东机器局旧址啊、城隍庙啊这些老建筑或遗址,通过这些去感受泺口镇百年前的历史氛围。泺口黄河的滔滔河水,历经沧桑的泺口铁桥,这些历史的具象,都在我的脑子里、在这部小说里成为一种重要的素材。经过不断查找资料,反复酝酿,一步步还原了历史中的某些存在,这些在我心里慢慢积蓄成一部渐渐成型的小说架构。”

  常芳告诉记者,在创作过程中,她把只属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偏方、幻术、民间巫术等,融入到了文本之中,想以此来完成形式上的某种创新。这些当然都是虚构,但是偏方里的虚构,又有来自民间的一些验方。比如周约瑟儿时用蜘蛛置于鸡蛋内治疗咳嗽的偏方,是她老家沂蒙山区一个治疗小儿咳疾的验方,在她小的时候,很多人家还在用。在内容方面,她则为了呈现出更新鲜的东西,一边用中国的神话故事来映照现实,一边将美国工程师戴维先生的日记,全部使用西班牙语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多拥有一条阅读路径,也能让读者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理解100多年前发生在济南的那段历史。

  常芳生活在济南,她说她经常阐述一个观点——就是讲好中国故事,重新“发现”济南。为什么是“发现”济南?

  “济南是座很有魅力的城市,也几乎是我所有小说中事件的发生地。济南这座城市一直都很低调,其实是一座被低估了的城市。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山水风物不用多说,就单纯从小说故事这个角度来说,历史上的济南发生过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里面能进行再创作写成文学作品的题材太多了。在创作《河图》时,因为要写到位于泺口赵家庄的晚清三大兵工厂之一的山东机器局,查阅了很多关于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的资料。丁宝桢作为地方大员,敢于挑战慈禧太后,在济南杀了大太监安德海,这在济南、甚至全国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由此也可看出,在那个时代巨变的时刻,济南这座城市也在经历着巨变。在我生活过的城市中,济南是我生活时间最长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座非常中庸的城市。这座城市的泉水在某个角度呈现出城市性格,脉脉含情,不善张扬,阳光般纯真,泉水般清澈。”常芳说,她到目前已经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两部是以南沂蒙县为背景,也就是她的家乡沂蒙山区。其余3部都是以济南为背景地点,她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更是有差不多三分之二,是写给济南的。

  “我今后的创作,大致也会延续这种创作思路,大部分作品仍然会继续以济南为故事背景地,以济南为中心。那么,我想写出一个怎样的济南呢?我觉得我一定是要写出一个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济南。”常芳对于她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怀有深深的发自内心的情感!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