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迈向更高水平 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贡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2022-12-28 06:37:2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陈曦

责任编辑:颜甲

  核心提示 2022年,在中共济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积极主动、协调一致开展立法、监督、决定、代表、机关建设等工作,本届人大开局之年呈现出新作为新气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四个机关”定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聚焦“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迈向更高水平,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贡献。

  2022年主要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服务保障省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毫不动摇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重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等部署要求,细化任务,完善措施,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全市人大工作之中。

  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中,把准职责定位,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污染防治攻坚、自贸试验区建设、起步区建设等重大任务,综合运用地方立法、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方法,统筹推进,监督支持,促进工作落地落实。

  严格执行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推进,作出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决议,进一步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规范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地方立法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实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90人次,组织被任命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发挥人大法治保障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人大主导立法机制进一步健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编制五年立法规划,确定60件立法项目,切实发挥地方立法的规范引领和保障推动作用。加强立法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让立法之路满载民意。

  在黄河大保护、大治理中积极完善地方立法。我市按照省人大关于山东沿黄九市协同立法要求,制定《济南市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定》,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统筹生产用水。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贯彻到泉水保护工作之中,修改《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持续擦亮泉城的生态底色。

  积极回应改革发展和群众关切的立法需求。常委会全力服务、加快推进起步区立法工作,主导起草《关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草案,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稳妥审慎制定《济南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明确巡游车、网约车准入退出机制,依法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市和区县人大同步推进,开展“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强化队伍建设,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专项监督,督促深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问题。加强宪法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受理和转办信访事项263件,着力化解信访积案,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聚焦经济建设开展监督,服务和保障省会高质量发展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推进运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助推人力资本建设。常委会主动将加强人力资本建设作为本届人大专题询问的“开门之作”,广泛征求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近300条,督促完善落实生育、外来人口落户、人才吸引、延迟退休、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等政策举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专题询问回应了群众关切,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加强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听取审议半年计划完成情况报告,调研开发区建设、轨道交通、电子商务等工作,组织中小微企业座谈,调度经济运行情况,促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围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听取审议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报告,促进企业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聚焦民生关切开展监督,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落实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听取审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报告,就促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出决议。调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听取审议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实施情况报告,督促将符合条件的医院全部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听取审议社会救助工作报告,督促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兜牢民生底线。开展《山东省厂务公开条例》《山东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执法检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保护、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常委会听取审议城乡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听取审议关于历下区等4个区“两规”一致性修改方案的报告,就《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出决议,保护“山泉湖河城”特色风貌,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空间,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组织实施“泉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就城市管理、公共交通、现代水网建设、防震减灾等工作开展调研视察,激发共建美丽济南新动力。

  促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环保法执法检查,深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行业,查找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好生态环境。开展山体保护专题询问,督促有关方面认真落实济南市山体保护办法,坚决控制山体周边建设,留住山景廊道,切实把全市872座山体都保护好、利用好。

  ●开展“双联”提升工作,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济南实践

  坚持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制定“双联”提升工作实施意见,以守正创新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加强代表能力建设,举办初任代表小组召集人培训班,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的服务和指导。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内容、有实效”的要求,建立代表联络站580个,6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进站。完善实施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接待代表日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联系代表、固定联系代表三项制度,4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代表159名。

  坚持全市统筹、鼓励创新。12个区县人大紧扣“双联”主题,打造了“一区县一品牌”。全国人大和省委、市委对创新代表工作方式、推进“双联”提升工作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人大工作创出了新亮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在济南有了新发展。

  坚持为民办事、重在实效。代表们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履行职责,将群众心声化作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全部450件已经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建议提出质量和办理效果都有新的提高。换届以来,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通过“双联”提升工作,联系群众3.1万人,帮助解决实事2800多件,切实发挥了参与决策、监督协助、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强自身建设,塑造全市人大团结奋斗的新形象

  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努力做到“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以务实作风和科学方法履行人大职责。加强制度建设。新制定和修订法规制度38项、工作规范60项,用职责清晰、改革创新、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保障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加强智慧人大建设。加强数字机关建设,推进人大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加强书香人大建设。建立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制度,定期举办“人大讲堂”。加强机关“两创”建设。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和模范机关活动为切入点,全面提升人大机关服务保障能力和整体文明素质,激发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和实干劲。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究和宣传,展现民主政治优势,讲好新时代的济南人大故事。

  2023年主要工作——

  紧扣“四个机关”定位争一流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机关建设上争一流

  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地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坚定实践者。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安排谋划推进工作,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权力机关和工作机关建设上争一流

  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条例、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条例的立法进程。统筹立改废,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工业强市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停车场管理工作专题询问,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加强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审查计划、预算、决算、审计、整改等工作报告,听取审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在代表机关建设上争一流

  加强人大代表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双联”提升工作,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和载体建设,继续推进代表履职学习、调研视察等工作,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参与度,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推动代表和群众持续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自身建设,在强素质长本领上争一流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行好“一岗双责”,倡树严肃严格、求真较真、细致细究、务实扎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围绕提升人大形象、增强履职本领这个主线,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智慧人大、书香人大、机关“两创”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筹建人大史料室,加强人大新闻宣传,讲好人大故事,扩大人大工作影响力。

  (本报记者陈曦)

作者:陈曦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