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济南市莱芜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莱芜会展中心泰钢凤凰剧院开幕。 (本报记者亓亭 巩丽丽 崔言甲 摄)
1月4日,济南市莱芜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明确提出了2023年的具体工作安排。
报告总结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工作部署任务明确、目标清晰,从产业与项目,到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再到绿色发展与惠及民生福祉,一张不断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徐徐铺开。
2023年,莱芜区将紧扣“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坚定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党建过硬、工业提升、项目突破、消费提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生态治理、民生改善”九大突破行动,奋力推进现代化新莱芜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力争当强省会建设发展“火车头”。
聚焦工业强区 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育集群
全链条提升产业支撑力。树牢产业链思维,紧盯产业前沿,优化产业布局,聚力“一城一谷一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钢为基、以车为本、以药为先”的雁阵型产业集群。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为重点,发挥中国重汽、凯傲叉车等“链主”企业的聚合带动效应。以鲁中国际生物谷为重点,倾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以泰钢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为重点,吸引不锈钢下游生产和配套企业集聚,建设全国一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全流程提升企业竞争力。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提档升级、优质企业增产增效。持续推动数字赋能,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鲁能开源智慧园区、泰钢5G+工业互联网试点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新增星级上云企业4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健全常态化、全周期服务机制。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以上。
全方位提升园区承载力。支持莱芜高新区紧扣“高、新”发展定位,用好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政策机遇,集聚壮大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25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配套,推动“一区多园”发展。
聚焦内外循环 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
持续发力有效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健全项目滚动策划储备建设机制,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安排区级重点项目108个,完成年度投资18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梅晔生物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适度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持续释放消费潜能。提振传统消费,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等数字化转型,持续做好消费券设计发放,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繁荣文旅消费,支持雪野旅游区规划调整、建设提速、功能提升,积极承办中国企业论坛等大型活动,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擦亮“省会会客厅、济南后花园”金字招牌。培育精品民宿、房车旅行、星空露营地等新业态。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济莱高铁建成通车机遇,放大高铁效应,启动建设高铁新区产业园,推进汇河大道东延等4条高铁连接线建设,提早布局产业业态,做强高铁经济。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主动接轨京津冀,积极承接优质资源转移、产业外溢。鼓励企业开展经贸洽谈、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力促外贸保稳提质,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
聚焦动能转换 着力促改革、谋创新、集要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建设“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区”的数字莱芜。深化功能区改革,探索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充分释放功能区发展活力。
增强科技创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行“企业点单、院校揭榜”模式,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8%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9件。加强高端人才引育,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准投放。强化土地供给、用地指标统筹。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水平,不断升级“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
聚焦城市建设 着力拓功能、增颜值、优品质
更加注重精准规划。立足省会城市副中心定位,科学谋划全域城市空间格局,强化区域规划统筹,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加快区级、街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主城区、街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构建覆盖全域、一体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更加注重精美建设。进一步补齐短板、完善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启动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2个,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加速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进程;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社区(村)服务综合体。改造提升嬴牟大街等市政道路。启动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更加注重精致管理。深化“大城管”改革,探索“路长+网格+N”工作新模式,推进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实施城市管理样板工程,开展环境净化、外立面美化、市容秩序整治等“六大攻坚行动”。推动生活垃圾精分细管。
聚焦乡村振兴 着力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
打造高质高效现代农业。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区为抓手,强化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1万亩。积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姜蒜优势产业,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认证推广,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加固病险塘坝12座,改造供水管网132个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岩溶地质灾害区搬迁安置,实施156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农村改厕智能化后续管护全覆盖等。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扎实做好农村“三变”改革。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聚焦绿色发展 着力抓治理、护生态、助低碳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铁腕治污,持续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整改销号。打好蓝天保卫战,PM2.5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内,全年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0.6%。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程,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排查整治。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畜禽粪污、秸秆等涉农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构建汶河流域生态廊道和鲁中山区生态屏障。启动嬴汶河干支流等5个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以上。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年新增人工造林2200亩、森林抚育2.2万亩,创建绿化示范村17个。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引导钢铁、电力、铸造等行业节能改造,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加快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提高垃圾“三化”处置水平。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年内实现充电桩街镇驻地全覆盖。
聚焦群众福祉 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兜底线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全年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提升养老育幼能力。加大兜底保障力度。
优化社会服务供给。续建嬴牟小学、凤城中心小学,新建文昌学校、香山学校等4所学校,规划新建改扩建吴伯箫学校、花园初中二期等项目,计划新增学位7200个。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创建国家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50个。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平安莱芜”建设,强化网格化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亓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