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发布 力争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300万

2023-02-25 07:05:0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卢震

责任编辑:王浩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其中,到2025年,全面完成机关数字化转型,数字机关建设水平全省领先,整体智慧治理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全面跃升,政务服务标准规范实现全域覆盖,除涉密事项外,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100%,实际网办率达到90%;营商环境主要指标逐步优化提升,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优化营商环境典范城市济南标准,成为该领域全国标杆城市,全面发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济南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发布 力争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300万

  到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亿元

  在营造公平便捷的市场环境方面,《规划》提出,实施商事登记“异地通办”,实现全市各区县与省内城市、黄河流域部分城市开办企业“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全覆盖,持续提升商事登记流程便利化水平。

  加快建设人才大数据智慧中心,构建人才服务领域“知识图谱”数据体系,建设全市人才电子信用档案,针对重点产业用人需求进行精准引才育才,力争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300万。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0万。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推进黄河流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集聚沿黄9省区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沿黄流域技术市场要素平台市场化配置,搭建引领全省、辐射黄河流域、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促进数字技术全链条赋能实体经济,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50%以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细分领域平台企业,到2025年,打造数字化应用项目200个以上,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平台企业达到100家。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建设,到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亿元。

  推动留抵退税扩围政策落地,运用大数据对符合条件企业进行精准定位,成立专家团队,对政策受众进行“靶向”专业辅导,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落实山东省“顶额”减征“六税两费”政策,落实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保障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预期值达16件

  在营造舒心满意的政务环境方面,《规划》提出,全力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多渠道打造7×24小时自助服务网络。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链条办理,探索提供基于不动产领域线上服务平台的交易撮合服务,推广存量房“带押过户”,推动建设智慧评估系统,探索税费“一次收缴、自动清分”。

  着力打造公正诚信的服务型政府,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责任人变更等理由拒绝履行相关约定,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击鼓传花”等政务失信行为。持续开展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大力营造阳光透明的回应型政府,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快速反应,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提高对社会热点的发现、搜集和反馈能力。

  在营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方面,《规划》提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预期值达16件。

  在中央法务区高标准建设济南市多元调解中心,建立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实体平台,引导支持非诉讼争议解决机构入驻,支持商事仲裁机构和商事调解机构发展。

  在营造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环境方面,《规划》提出,瞄准千亿级人力资本产业,建设黄河流域国家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园。充分发挥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创新推出促进企业发展优质服务事项。建立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合作共享机制,构建跨区域跨部门信用协同监管和联防联控网络。完善黄河流域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和谐劳动关系联盟作用,对跨区域违法违规案件协同查处、结果互认。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依托济南信息技术服务、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深化省会经济圈与郑州都市圈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探索与西咸新区、郑东新区等重点区域建立高层对接机制,打造辐射黄河流域、影响全国的“双创”品牌。

  强化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推动济泰、济淄、济德同城化发展,设立济泰、济淄、济德跨市服务专区,实现通办业务在窗口服务、证明材料、审批结果等方面的等效互认。构建省会经济圈同城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异地就医备案自助办理、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统筹直接结算等工作。

  推动三大经济圈对接融合,推动省会经济圈与胶东、鲁南经济圈分工合作、一体建设、联动发展。完善济青“双核”联动发展机制,协同推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物流枢纽联盟建设。推进济南市与青岛市交通设施、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共建共享,实现两市互认互通互连互补。

作者:卢震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