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千年,“十八里谷道”成团了——小米出山

2023-03-02 07:22:2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曹雅欣 邵明红

责任编辑:颜甲

  拍摄时间:2月28日

  拍摄地点:孝里街道北黄崖村、谷物文化馆

  拍摄内容:当地谷物产业发展迎来新模式

  抬头望去,目光穿越一个又一个山头。一条线上的18个小山村,春风拂过,绿意渐萌。长清区孝里街道北黄崖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明每天盘算着:等村里的谷子种上,只要人勤地不懒,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谷子长成后,是金灿灿的小米。天气渐暖,眼看就要进入新的种植周期。今年,对包括北黄崖村在内的18个谷子种植村来说,是更加期待收获的一年——街道新建的全省唯一谷物文化馆对外开放了,不仅讲述了当地的谷物种植历史,还设置了产品展销区,计划打造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

  18个村多年来独立运转的模式,很快就要转变成抱团发展。藏在村里的优质小米,要真正“出山”了。

  种植历史上千年 黄小米带着“红”文化

  “你知道吗,谷子的前身是‘狗尾巴草’,黄河流域的先民把它人工培育成了谷子。”

  王振明说起谷子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都表明,谷子种植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在长清区月庄后李文化遗址采集的浮选土样品中,发现了黍和粟等植物遗存,该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在《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中,谷子都被排在五谷之首,足以见得谷子在古代“粮食之魂”的地位。

  在孝里东部山区,谷子种植史有上千年。“我们这里都是山村,其他作物需要灌溉,很难长成,但谷子十分耐旱。”王振明说,山里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性又好,谷子色泽、香气都没得说。附近18个小山村都是如此,谷子种植仍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有农户种植绿豆、黄豆等小杂粮作配。

  “村民们原本也不知道咱这里小米到底有多好。后来,有不少爬山的游客专门到村里买,我们这才慢慢重视起谷子的品质和价值。”王振明介绍,孝里的谷子不仅是祖祖辈辈的粮食和赖以生存的指望,更是一种红色精神传承。

  1937年到1949年,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所需的粮食都由当地群众供应,而孝里小米是重要的供给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就在原黄崖村成立,当时驻扎军队5000人,孝里小米是头等重要的粮食,因为小米营养丰富,一直是很好的滋补品。”王振明说,当地到现在还流传着歌谣:送粮险、送粮难,送粮要过“鬼门关”;眼要尖、腿要欢,躲开狗汉奸,定把小米送上山……

种粮千年,“十八里谷道”成团了——小米出山

王振明期待村里的小米“出山”走得更远。

  品质好但品牌杂 小米“出山”之路不平坦

  随着小米品质被口口相传,一个个小山村也因为它而热闹起来:进山买米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创业开起了加工厂,王振明也是。在与北黄崖村临近的南黄崖村,村民邵伟同样回村创业,成立了“峰山红”农产品公司。

  这几年,孝里街道的谷物种植整体势头都很好:“孝里小米”在省市小米品鉴会上屡次获奖;街道打造“十八里谷道”项目,串联起18个村庄、上万亩小米产区;成功召开了全国杂粮现场会,大大提高了当地小米的知名度……尤其是“十八里谷道”,重点打造占地225亩的杂粮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了谷子、黍子、高粱、绿豆、红小豆、薏米等共计108个品种作物。

  驱车行驶在山间公路上,两侧山地已经做好孕育新一茬小米的准备,路边“十八里谷道”的招牌竖立在每个村口。这条路,串联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色南黄崖、山东老战士档案资料陈列馆等红色文化基地,以及齐长城源头遗址、明清古村方峪等古迹,把传统文化和红色旅游结合了起来。

  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让王振明、邵伟这样的创业者和村民们都很兴奋,但小米仍在“出山”路上。

  “仅我们村谷子种植面积就有1000多亩,多数是流转给了种植大户,还有一些老人自己种。”王振明说,零零散散的加工厂和散户凑在一个村里,导致小米应该有的好价钱都卖不上去,而且各家产量单看都不算多,在销路上也受限制。其他沿线村子也是如此,“没有整体的品牌,知名度也打不出去。现在有一家知名小米品牌,收购我们的头茬小米去打市场,这说明我们产品是一流的,就是在知名度上太吃亏。”

种粮千年,“十八里谷道”成团了——小米出山

打响“十八里谷道”品牌。

  文化中心当载体 “十八里谷道”抱成团

  18个村如何抱团发展?孝里街道刚刚落成开放的十八里谷道文化中心成了载体。

  十八里谷道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李玲带着济南日报记者探访了这个全省唯一的谷物文化中心。记者看到,中心共有四个区域,分别是农产品展销厅、谷文化展示厅、沙龙厅、会议厅。在谷文化展示厅,以“谷之史”“谷之气”“谷之风”“谷之种”“谷之术”“谷之具”“五谷篇”“十八里谷道好风光”八个板块来展示谷子的历史文化和“十八里谷道”的发展历程。展厅里陈列着不少农耕老物件,配合科技感十足的人机交互体验,让文化中心“活”了起来。

  “有了这个展厅,我们的谷物文化就有了直观展现,种植谷子的村庄也有了一处聚集地。”李玲说,文化中心特地设置农产品展销厅,下一步计划做成电商直播基地,邀请带货主播来选品、直播,彻底改变农产品销路窄的现状。“现在‘十八里谷道’也已经注册了品牌,将来我们的农产品都可以用这个品牌推向市场!”

  品牌的价值已经有了回报。记者了解到,现在“十八里谷道”成了省市农业专家的心头牵挂,常有观摩团来参观指导并对种植大户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升了杂粮作物栽培水平。孝里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洪祥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用“十八里谷道”品牌整合区域品牌,沿线村庄共享品牌效益,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有了这个文化中心,我们各个村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多。将来大家拧成一股绳,把谷物、杂粮产业做大,销售迈向正规化、规模化,还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让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李洪祥对接下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邵明红)

作者:曹雅欣 邵明红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