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济南实践”和政府工作报告呼应共鸣、合拍共振—— 拼搏实干,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2023-03-06 06:34:1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张静

责任编辑:王浩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此次全国两会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关系发展、民生的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细细读来会发现,对照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干轨迹,不少“济南实践”与报告契合相通,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众多“济南实践”和政府工作报告呼应共鸣、合拍共振—— 拼搏实干,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一 高质量发展

  【报告内容】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济南实践】发展是第一要务。济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不断跃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2022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为120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跑赢全国增速,6年连续跨越6个千亿元台阶。同时,济南努力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当引领作示范,提出未来三年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努力在十个重点领域“先行一步”。

  开局之年,描绘发展新篇章。济南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总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有序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争一流,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

  关键词二 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内容】五年来,我们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济南实践】近年来,济南抢抓机遇、放大优势,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形成景观效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速起势,发展规划获批实施,“1+4+16+N”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主要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2022年,起步区引进了36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累计签约总投资超过310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的起步区,未来之城正加速崛起。

  济南将进一步做好“黄河文章”,推进黄河“四轴”共建,打造生态轴、安全轴、发展轴、文化轴,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同时,加快起步区聚势突破,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示范片区,高水平推进标志性项目,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启动区3个综合性规划和16个专项规划审批实施。加速培育“6+4+2”重点产业,加速完善新城区功能,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济南将以更大担当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三 创新

  【报告内容】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济南实践】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济南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强化,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中科系”科研院所已有15家,集聚科研人员超2000人,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植物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成功运行。国家、省、市三级实验室体系初见雏形,首个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5700家,跃居2022全球科研城市100强第36位。

  济南将围绕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聚力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项目园区建设,完善实验室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倍增计划,推进黄河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700亿元。同时,塑强“创在济南”品牌,激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着力打造“双创”高地。

  关键词四 深化改革

  【报告内容】五年来,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济南实践】近年来,济南持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内生动力充分释放,大力实施“十大改革创新行动”,以创新突破引领高质量发展,改革热度指数稳居全国前列。高标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市属国有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资产总额达到1.7万亿元;扎实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成“泉惠企”服务企业综合平台,“在泉城·全办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济南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改革创新中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极简审批”,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自助办、一次办,加快创建“无证明城市”;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关键词五 对外开放

  【报告内容】五年来,我们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

  【济南实践】近年来,济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外开放能级大幅提升。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关口,达到3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02%,外贸进出口总值2208.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9%。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累计新设企业4.7万余家,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达到460亿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2200列,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稳定在5万吨以上。

  济南将持续完善提升大开放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加快提升开放门户枢纽辐射力。增强国际陆港枢纽功能,健全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政策共享、协同开放机制,加强综保区与起步区联动创新,增强国际合作项目承接能力。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山东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创建。

  关键词六 消费

  【报告内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济南实践】过去一年,济南制定促进消费24条措施,开展“泉城购”2022济南消费季活动,发放消费券2.17亿元,新引进商业品牌首店55家。如今,济南多措并举、承压奋进,消费市场促进措施精准发力,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有效,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旺。

  济南将积极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健全常态化促消费机制,优化提升“泉城购”济南消费季活动。打造高品质消费地标,推动泉城路国家级智慧商圈持续提升,推动百花洲、曲水亭街等建设商旅文体融合特色街区,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培育高品质消费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特色电商产业链。营造高品质消费环境,新打造2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办好日本(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北方消费品博览会等展会活动。

  关键词七 现代化产业体系

  【报告内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济南实践】强省会必须强产业,强产业必须强工业。近年来,济南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四大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56%以上,成功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新获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4个、领军企业4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规上工业企业总量扩容达到2666家。

  济南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发力突破未来产业,厚植产业发展沃土。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标志性产业链群。聚焦四大主导产业、37条产业链和40个产业集群,年度引培强链补链项目30个以上。提质装备制造业,壮大信创产业,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做优精品钢产业,打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空天信息、透明质酸、生物质材料等产业共同体。实施产业链“双链长制”,培育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300家以上,新增百亿级制造业企业2家。

  关键词八 数字经济

  【报告内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济南实践】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数字济南建设全面铺开,构建起“1+4+N”总体框架体系,连续5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成功入围最新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2022年,济南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7%,发展水平跻身2022全国城市排名第6位。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建5G基站设施等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

  数字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济南将构筑数字经济高地,今年初步谋划了58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38.3亿元,确保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以上。同时,以打造数字先锋城市为牵引,统筹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算网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塑造省会发展数字优势。

众多“济南实践”和政府工作报告呼应共鸣、合拍共振—— 拼搏实干,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九 绿色

  【报告内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济南实践】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济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市民蓝天白云、清水绿岸的获得感不断增强。202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增加10天,细颗粒物(PM2.5)浓度改善7.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城市排名前进13个位次。国控河流断面好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重点泉群保持19年持续喷涌。

  济南将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夯实强省会建设的生态本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南部山区自然生态景观保护,“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更加彰显,重点泉群持续喷涌,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更优美。

  关键词十 乡村振兴

  【报告内容】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济南实践】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济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2022年,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圆满完成,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济南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建设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现清洁村庄创建全覆盖,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深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关键词十一 民生

  【报告内容】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济南实践】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济南坚持用情用力、兜牢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23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和5.6%,城镇新增就业17.3万人,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全国毒情最轻重点城市。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济南将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今年济南将推进确定的18件民生实事尽快完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计划。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快建设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推进健康济南建设,加快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步伐,打造医疗康养产业聚集区,抓好县域医共体和社区医院建设。

  关键词十二 文化

  【报告内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济南实践】文化是城市之“魂”,与城市融荣共生。2022年,济南勇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四连冠”,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深入开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十大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其中,济南提出,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

  围绕提升泉城文化软实力,济南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非遗活态传承工程,建设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持续推进“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诗城词都、曲山艺海、书香济南、海右文艺等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泉水博物馆规划建设,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办好济南国际泉水节等一批文化活动。建强“新黄河”等新媒体宣传集群矩阵,做强济南国际传播中心,持续提升“天下泉城”美誉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十三 亲清政商关系

  【报告内容】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济南实践】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济南坚定扛起稳定经济重大政治责任,高效落实四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出台助企纾困25条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68亿元,减税退税降费超过1000亿元,帮助3.8万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527.9亿元,市场主体增至149.7万户。

  济南将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安商良好氛围。落实国家、省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优化实施纾困贷等政策,更大力度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建设全市统一的融资服务平台,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优化普惠性融资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范俐鑫 张静)

作者:范俐鑫 张静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