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隋怀
原本1500人的报告厅,涌进了近2000名学生,热情的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教授围住;3个小时的讲座,几乎没有学生起身上厕所,大家被讲座的内容深深吸引;全场几十次的掌声,代表着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为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而骄傲……如此受欢迎的,是一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主讲人是一位参与了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及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等国之重器项目的工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隋怀。
从史前陶器的解放双手到兼顾易用、文化科技的陶器设计;从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的蛋壳陶到半坡马家窑的人面鱼纹盆;从礼器乐器到诸子百家黄钟大吕……在这场以“从文物看中华文明和创新精神”为主题的讲座中,余隋怀以诗意满满的语言向历城二中的学生们娓娓讲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古人的创新精神,触动着现场的每一位师生。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 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在物质上的象征,当你身临其境去贴近文物、去感受历史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国家文化与精神。”
“你看,这个骑斑点马的大唐女孩儿,束花腰带、拎小手包、戴遮阳帽,那么自信,那么泰然。”
“唐代的女孩儿胖得很自信,胖得很美,你看她们的表情,大气、平和、包容。”
“我们现在的手机配色都是用‘土豪金’‘玫瑰金’这样的名字,没有文化内涵。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样形容颜色的?萱草黄、灯草灰、花青、竹月、木槿紫、碧玉石……”
“早在秦代,我们就出土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当时的中国数学领先世界,图中展示的便是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
“这是一把秦始皇时期的青铜剑。它不仅实现了完美的合金比例,而且每个棱面误差仅有0.14毫米。它的表面涂敷了一层0.01毫米的铬盐氧物,这是怎么做到的?现在仍未破解……”
余隋怀给学生送礼物留念。
在余隋怀的讲座中,一件件国宝级文物,通过他充满诗意又幽默诙谐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变得立体起来,不仅文化价值与内涵“满格”,创新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注意到,当余隋怀从全新的视角、用科学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剖析、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当那些尘封在故纸堆中的历史一下子鲜活起来时;当那些静置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时,现场的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博物馆,表现得特别专注与认真。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那些铭刻在中国人基因和骨髓中的文化记忆瞬间被激活,由此产生出巨大的生命能量。说不出为什么,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学生宋欣颐告诉记者。
这一句句直击人心的话语值得学习与传承
“这件西汉文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它就是雁鱼铜灯,设计非常精妙。我曾将这盏灯的图片拿给某跨国照明公司总裁看,这位总裁大为惊叹,从此对中国文化佩服不已。”
余隋怀介绍,这尊通高53.8厘米的铜灯,外形为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和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将雁与鱼的形象、装饰与实用的性能结合得天衣无缝。
不仅如此,圆形灯盘的附柄还可以自由转动,盘下圈足和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和灯盘相对应,覆口和灯盘之间插立着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以调节灯光亮度。
更让人赞叹不已的是,它还是一盏环保灯。灯火点燃时,烟雾可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防止油烟污染空气。也就是说,古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环保意识了。余隋怀告诉学生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曾经拥有非常辉煌的时代,我们正在复兴,必然会达到新的顶峰。”
“北京冬奥会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无比精彩,堪称精品制作,它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华文明蕴藏的文化价值和力量,所带来的精神触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工科教授,余隋怀总能站在工业设计的专业角度,用理工科思维重新审视文物,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创新精神。
讲座中,余隋怀更是多次惊叹:“我们古人太厉害了!我们的文化太伟大了!”
通过经典舞剧片段《孔子》,余隋怀回顾了这位伟大教育家桃李天下的一生。在余隋怀的感染下,现场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跟随他朗诵起《论语》中的名句,体会孔子穿越千年的回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从古至今,《诗经》所承载的情感都是不言而喻的。余隋怀用《秦风》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带领学生们体悟了从古至今的人性之美。
听讲时,学生流下感动的眼泪。
这一句句直击人心的话语,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共鸣。“余教授带来了很多我未曾去深入思考的知识,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掩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沉睡的故纸堆,它可以启迪现在与未来。只要我们去挖掘,去细细品味,古人的许多智慧都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学生孟令仪说。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 国乐与传统文化完美碰撞
在陕西文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位义务讲解老师,讲得非常好,如果周末去参观能遇到他,就非常幸运了。”
他,就是余隋怀。
多年来,每逢周末,余隋怀总是带着学生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给他们讲解,常常一讲就是8个小时。为此,他还一度上了博物馆的“黑名单”。
“刚开始,博物馆嫌我们影响了正常运营,甚至还要赶我们出去,”余隋怀说,“后来,他们逐渐认可了我的讲解。现在,我也在给博物馆的讲解员上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期大量地讲解和授课,让余隋怀的身体不堪重负。尽管如此,他仍乐此不疲。“让我坚持做下去的动力,就是每次讲课结束后孩子们的反馈,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渴求了。”余隋怀说。
多年来,余隋怀的传统文化讲座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一座难求。
3个小时的讲座中,全场爆发出几十次掌声。
在讲座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不仅每一张PPT的内容余隋怀都会精雕细琢,就连背景音乐也都是精心选配的。正如他在开场时所说:“每一张PPT,我都精心配了背景音乐,希望给同学们带来的是一场视听盛宴。”在讲座最后的背景音乐目录中,记者统计发现,余隋怀一共选用了51首中国古典音乐。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我不仅被讲座内容吸引着,更被一首首古风古韵的音乐感染着,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傅子诚激动地说。
其实,余隋怀的主业是工业设计,曾获得“中国设计业的诺贝尔奖”——光华龙腾奖的“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他还是科技部“国家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近年来,余隋怀完成的科研项目涉及航空、航天、航海、交通工具及机械装备工业设计等领域,其中包括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以及深海勇士号深潜器等国之重器的工业设计方案。
“工业设计就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这让我们从丰厚的古人遗产中获得了诸多借鉴和启示。”余隋怀对学生们说。
讲座结束后,余隋怀被意犹未尽的学生们团团围住,许多学生还拿出了纸和笔找他签字留念。短短3个小时,余隋怀便已成为学生们追捧的“明星”。而历城二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现场表现也赢得了余隋怀的高度评价。“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很少有学校的学生能答出来,历城二中算一个。感谢学校把你们培养成了该有的样子。你们让我非常感动。”余隋怀说。
(文/本报记者 史春勇 朱晓燕 摄影/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