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2023-04-18 07:12:4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浩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先锋档案

  “申陈村有杆秤,秤砣就是党支部。”这是莱芜区口镇街道申陈村人人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多年来,这个被称为“秤砣支部”的基层党组织,用秤砣般实心实意、公平公正的作风,以“党风”促“民风”,引领村办企业转型、将发展红利反馈给村里,让村民过上了踏实的好日子。

  4月14日,济南日报记者来到莱芜区口镇街道申陈村,眼前的景象让人不禁有种直觉:这村挺富裕。路两旁,民宅风格整齐划一,干净敞亮;每隔十几米就有一盏路灯,路面上还划了规范的行车线;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还喝上了直饮水……

  “想让村民过上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村集体收入!”申陈村党支部书记申立波说,这些年村党支部一直有本“惠民经”,将来还要把这本经“念”得更好,“明年,争取让村集体收益达到60万元,再给村民多办几件实事!”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曾经远近闻名的“秤砣支部”

  申陈村党支部,为啥被称为“秤砣支部”?原来,这是个铁业老村,秤砣曾是村里的主要产品之一。用它来形容党支部,无疑是当地百姓带着认可的“爱称”——公平公正、实心实意,正像秤砣一样。

  1965年,老书记申庆海接任时,村里账上只有5分钱。那时候的申陈村,可不像现在一样人人羡慕,甚至还穷得让人笑话。“因为我们村耕地少,500余名村民人均只有半亩地,当时有三十余户人家靠讨饭为生,被人说我们是‘36根要饭棍’。”申立波告诉记者,正因为种粮没出路,村里倒出了不少手艺人,尤其以铁匠居多,“以工补农”成了发展的基调。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1970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村里建成了莱芜第一家木杆秤砣厂,大大小小的秤砣是主要产品。”申立波说,正是从那时起,“秤砣精神”成了村里的一股绳,牵着村民劲儿往一处使。很快,秤砣厂发展成了衡器厂,到20世纪80年代还建起了另外几家村办企业、组办企业。这些企业,安置了剩余劳动力,更让村集体富裕起来。

  因为富裕,申陈村在四十多年前就设立了助学金,考上大学有数千元的奖励,还是莱芜第一个“电话村”“电气化村”,党支部还专门学来“枫桥经验”管理村子。办企业公平公正、对村民实心实意,“秤砣支部”的名号逐渐响了起来。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2000年左右,是我们村办企业的巅峰时期,用工达到400多人!”申立波说,随着时代发展,近些年村办企业没有了从前的风光,怎样调整经营模式、引导村办企业转型,成了党支部的心头大事。2018年,申立波接过了“秤砣支部”的接力棒。他和常振江、常振铭等党员一起,下定决心引领村办企业转型。

  如今,村里的主要产品从衡器转为了汽车配件,但没有离开铁业的“老本行”。

  现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俺们党支部特别重视村办企业的发展。你看,村里出资上了这两套新设备,产品质量、产量都提升了!”

  村办企业富申机械厂负责人申立学指着眼前两台现代化的加工设备介绍,现在厂里的主要产品是汽车配件,前期的工序用村里的传统锻造手艺完成,再用这两台设备进行精细化加工,从前5个人干才能完成活儿,现在两个人就能干完。“年产量达到十几万件,合作的客户有聊城的,还有威海的!”申立学说起村办企业的现状,直言是党支部的“秤砣精神”在拉着企业跑。

  “我们村党支部向来是一丝不苟、公平公正,办企业的精神也是这样。投资50多万元上新设备,不只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要解决纯手工锻造难以保证质量的问题。只有用当年做秤砣的精神来做汽车配件,才能让企业有好口碑,长长久久地发展下去!”申立学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的老手艺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村办企业转型的过程,自然会遇到波折。闯过一关又一关,离不开党员的引领。申立波带领大家考察设备、学习技术、接洽客户,常常聚在一起开会讨论企业的发展路径。

  目前,“秤砣支部”有37名党员,每个人都在为乡村的发展献计出力。除了富申机械厂,申陈村还用“党建+”模式,开起了农资农机合作社和超市,这也是村集体增收的两个“顶梁柱”——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2022年,申陈村成立了合作社,这是一个集生产托管、日用品和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农民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不仅为附近村民提供日用品等基本生活服务和农业技术服务,还能实现农资的联合采购、统一配送,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三行玉米收割机、播种机、无人机……这些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民共同增收致富!”申立波说,现在“秤砣支部”的“党建+合作社”业务已经覆盖了周边七八个村。村里的超市,不仅解决了十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更吸引了周边村民来购物、娱乐,人员的流动自然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将来不断落地的“惠民经”

  近两年,申陈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的15万元增加到了40万元。走在村里,随便与村民聊几句,听到的都是对在“秤砣支部”的带领下,村子惠民举措的夸赞——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我们村跟城里一样,有‘三点半课堂’,还请了老师来给孩子上兴趣课、辅导功课!”“我今年80岁了,逢年过节、过生日,村里都给发福利、买蛋糕。”“村里用自来水、喝直饮水,都给发补贴……”记者在村里看到,小广场上的大型娱乐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崭新的文化墙装点着村容村貌。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申立波说,不论是村办企业转型还是成立合作社,目的都是增加村集体收入,然后回馈给村民。如今的申陈村,在“秤砣支部”的引领下,又成了周边村民人人艳羡的存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我们遇事冲在前面、多为村民想一点,大家才会有信任感,才能齐心协力干好一件事。”他说,“秤砣精神”也应用在基层管理中,要是哪家“掉链子”,享受的福利也会相对减少,这种公平处事的作风让村民很是信服,自然形成了良性循环。

融媒·先锋丨“秤砣精神”拉着企业跑—— 秤砣支部的“惠民经”

  记者在村里的展览馆看到,一块块济南市“五星级村党组织”等奖牌闪闪发光。这个“小村”的党员力量,还将给村民带来更多实惠。“我们想打造‘数字乡村’,还想发展‘智慧农业’,让村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还要多上一些游乐设施,把逢年过节发福利的年龄降低到60岁,再逐渐覆盖所有村民……”说起打算和计划,申立波设想了一条又一条。

  这些计划,对于“秤砣支部”来说,更是走好发展之路的动力——在经济发展上继续发力,才能让“惠民经”落地更多。“我们要继续探索党建引领村办企业、合作社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沙文婧)

责任编辑:王浩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