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2023-05-16 06:21:3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希涛 通讯员陈利伟

责任编辑:鞠月芹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近日,市政协召开“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强省会建设”专题协商会。会上,朱孔来、王晓林、陶常青、耿国玉、吴洪波、于慧东等6位政协委员、专家、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代表围绕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技能人才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加大地方立法支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发言,提出了大量有针对性意见建议。现将部分委员、专家、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代表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加快济南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济南大学二级教授朱孔来

  近几年,济南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高技能人才供给总量不足、占比低,社会各界对技工院校、技能人才认知存在偏差,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不畅通、薪酬待遇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建议:

  首先要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相关待遇。建议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制度,与高科技人才一并进行管理;提高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逐步提高其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评选中的比例;注重在优秀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形成“高技能—高工资—高福利”的良性发展。

  第二,要充分用好各类办学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建议多方努力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技工院校升格为职业学院或与其合并,促进办学资源共享,减少目前存在的部分学生“技工院校读三年、职业学院读三年”导致的重复教育及其资源浪费。对于不具备升格或合并条件的技工院校,建议整建制划转给条件较好的企业,并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办学,在原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向“企校合一”的转变。按照市场化思路,更多承担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开设诸如“订单班”“双制班”“冠名班”等,打造“招生即招工”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解决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而目前普通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建议普通本科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增设职业技能教育类的相关专业甚至成立职业技能教育学院,允许学生在正常学好原有专业课程的同时,以“二专业”形式再学习一个职业技能类的专业。

  第三,要严格把控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证书的评价认定。加强对第三方评价认定机构的监管,建立退出淘汰机制,切实提高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同时,要加大政府对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的补贴,增强高技能人才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吸引力。搭建职业资格与技术职称的“互通立交桥”,对拥有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制定与相应技术职称“互认”办法,直接将职业资格转化为职称,使高技能人才能够与高科技人才享受同样荣誉和待遇。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高技能人才

  □市政协委员,莱芜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陶常青

  一、构建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坚持整体规划。整合利用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科学布局与济南四大主导产业、十强产业、新兴产业培育相适应的“产业学院”,调整配套的专业群。联合市域内技工院校、职业院校、重点企业、国家、省级协会或集团,组建非法人实体、非营利性的技工教育集团(联盟)。二是深化“校企双制、工学一体”育人模式,推广新型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院校和企业、产业协会、园区共同办学,构建校企共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校企“双向互派”工作机制,组建专家人才资源库。三是创新短期培训,满足群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需求。优化“菜单式”培训,创新组织实施形式,探索实施“园区技校”“一企一案”“化零为整”等培训模式。

  二、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带动企业、社会组织跟进投入,打造区域职教高地。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技工类院校纳入教育费附加拨款范围。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二是整合职

  业技能培训资源,打造一批分区域、分产业的市级、区级公共实训基地。鼓励各类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三是推动职业培训券大规模发放使用,畅通技能培训资金直达院校、企业和培训者的渠道。四是利用好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打造网上技能学习平台。

  三、提高政策供给服务,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一是加大技能人才引育力度。在落实对高技能人才保障服务政策的基础上,关注一般性技能人才,做大技能人才基数,加快释放就业潜能。二是出台办校、用工、监督、评估、激励等配套政策,研究制定校企合作的有效保障、激励机制。将技工院校招生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加入。三是加大对技能人才成长上升的政策支持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两种资格互评互认,分层次、分行业、分步骤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让高技能人才成为强省会的中坚力量

  □市政协委员,济南二机床集团机械加工公司车工、副主任技师吴洪波

  一、高技能人才应该成为强省会的中坚力量。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技能人才在“工业立市、先进制造业强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像被誉为全国汽车行业“最美汽车人”,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的重汽集团刁统武同志;由一名打工妹成长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带领攻关小组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的元首集团明建建同志;从一名维修工成长为“中国铸造大工匠”“全国劳模”的玫德集团李云虎同志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经济发展就越快,城市会越来越强。

  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改进。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经验丰富的实操导师等。“济南二机床”一直把技能人才培养延伸到入职前,以自办高级技校为技能人才“孵化池”。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与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进入企业,实行行政职务与专业职务双线并行、评聘分离的人才成长机制。技能工人晋升通道打通、待遇提升,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深度契合企业“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机制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战略。

  三、提高“工人”的社会认可度。当下许多年轻人不愿进工厂,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引导很关键。2021年,为开展好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我以“齐鲁工匠成长之路”为题,到济微中学主讲了一堂特色课。今年2月,我又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在历下区龙奥学校进行宣讲,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把车间里的故事带到课堂,不仅让教育形式得到了丰富,也让孩子们从“劳模工匠”身上汲取了成长正能量。

  四、在维护高技能人才的权益方面形成合力。近年来,济南市总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了“五位一体”维权机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参加市政协专题协商活动,进一步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让高级技工“香”起来,不仅仅是工会的事,也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家庭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建设技能人才高地 增强企业核心动能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晓林

  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社会发展、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泰钢”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既出钢材,又出人才”作为发展宗旨,通过学校招聘、联合办学、内培外引、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现有技师616人、高级技师46人、山东省首席技师6人,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高技能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我们的培养力度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建议:

  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过程构建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机制。一是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充分了解每位入职技工的情况,按照岗位需求确定工种,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让他们尽快成长。二是全覆盖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有关高技能人才的各项规章制度。“泰钢”推行岗位等级工资制,确定了156个职业工种,分别设立5、8、10级技能等级,自主开发制定1236个技能标准和知识体系,2024年将开展自主评价。对解决重大难题的高级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或予以奖励。三是全周期的教育提升。制

  定各类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计划,建立全过程、全职业周期的持续教育体系,利用考工晋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委托培养、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二、发挥职业院校主导作用,多层次建立高技能人才的保障体系:一要优化生源。积极推进中考与高考的生源合理分流;二要加强产教融合。学校和企业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选择上紧密对接,实现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育人才。泰钢已经与6所院校形成了合作关系,目前在校接受专业培养的学生400余人,入职工作的120人,泰钢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三要提高教育质量。在进一步加强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作用,拓展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打造泉城技能大赛体系,包括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区级,积极申办省级以上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发现、选拔、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办赛模式,搭建“赛、展、演、会”四位一体的交流平台。“泰钢”在4月15日闭幕的中国钢铁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最佳进步奖”第一名。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推动高技能人才地方立法 打造高技能人才发展高地

  □市政协委员,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市律师协会会长耿国玉

  目前,济南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万人,占比29%,与全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相当。而在德国,高技能人才占技术人才的比重超过50%,日本的这一比重也达到40%。与发达经济体相比,除总量不足外,我市高技能人才发展还存在产业分布不均衡、国企民企分布不均衡、年龄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为推动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建议启动《济南市高技能人才发展条例》地方立法工作,从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维度,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立法建议:

  一、明确高技能人才发展导向和权益保障,畅通公共服务连接。在国家立法尚未突破的情况下,可以从地方立法上进行突破,落实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一是加快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适度拉开不同技能层级的工资差距;二是启动实施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资格比照认定制度;三是引导企业建立合理的信任机制,营造和谐的生产氛围;四是改变社会认知,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二、推进产教融合,明确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职业教

  育制度框架。建议参考德国享誉世界的“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中的法律关系纳入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和法治规范中,明确学校办学自主权、企业参与教学主动权、政府干预权,畅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方主体利益协调机制、权利保障机制,厘清各参与主体在产教融合中的法律地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流动通道,促进市场竞争。建议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核心圈层和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通过地方立法形式,参考互认制度成功经验,建立技能人才库、技能成果信息库,鼓励各学校、企业及各类职业机构为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搭建平台,达到不同层次城市之间的赋能效果,提升区域效力和人才流动效率。

  除此之外,还建议切实打破户籍、地域、学历等因素制约,畅通岗位流动渠道,拓宽上升通道;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也将为人才流动增能。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推进强省会建设——市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重视军队退役高技能人才使用管理

  □市政协常委,齐鲁科技(济南)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慧东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士官队伍已经逐渐成为基层部队的主体,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用和维修人员主要由士官构成。由于军队建设需要,每年有大批高技能士官人才退出现役,回归社会。这支队伍受部队培养多年,从事专业多为机械、光电、通信、自动化等军民通用技术领域,每次晋升都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军地通用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退役后完全可以在相应领域继续发挥技能优势,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根据《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对于退役士官的安置,初级士官以自主就业为主,中高级士官以政府安排工作为主。大多数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中级士官和部分高级士官,都选择政府安置到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很多岗位都无法继续发挥其专业技能特长。服役满5年到8年的初级士官,也具备较强专业技能,退役安置主要是自主就业,不再从事与原专业技能相关的工作。

  退役士官高技能人才是一支具备高度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的特殊队伍,是地方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一支过硬的国防后备力量,政府应重视这支队伍的使用管理。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实施统筹管理。把退役高技能人才使用管理与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结合起来,调研退役士官就业现状,掌握队伍专业技能结构,制定退役士官高技能人才使用管理地方性法规,与《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相衔接,注重科学引导,制订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到更合适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二要拓宽安置渠道,完善对接机制。对于安排工作的退役中高级士官,政府适当增加可选岗位数量,提高岗位与安置人员比例,并提供更多的技能岗位。同时向拟接收单位提供更多的专业工种、技能等级等信息,便于接收单位精准提供工作岗位。对于自主就业的初级和部分中高级士官,定期组织专场对接活动,重点面向制造业企业和参军企业,帮助双方建立对接关系,提供更多技能工作岗位。三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环境。退役技能士官掌握装备专业技术,了解科研创新需求,熟悉军品市场资源,具有独特优势。政府可采取奖励、补助等措施,鼓励这支队伍进入军地两用技术创新领域,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优势和创新能力。

  本报记者王希涛 通讯员陈利伟

作者:王希涛 通讯员陈利伟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