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士张养浩文化传承不歇 张养浩第二十三代孙:看到纪念馆消息欣喜万分

2023-05-26 06:58:39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丁国彬

责任编辑:李欢

  初夏的文忠园,松柏枝繁叶茂,林间鸟鸣阵阵。

  700多年前,一代文豪、一代名臣张养浩长眠于济南故里。他是一位诗、曲、文、赋全能型文学家,也是一位由草根逆袭为朝廷重臣的政治家。在由仕而隐、由隐而仕的跌宕人生中,留下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清正廉洁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汇聚着泉水,奔流不息。

  “张养浩纪念馆要建在云锦湖旁边,从效果图看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5月25日,张养浩纪念馆规划公示的消息在张宗伦的朋友圈刷屏。张宗伦告诉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身为张养浩第二十三代孙,他倍感自豪,看到纪念馆规划公示的消息后更是欣喜万分。

  公示的纪念馆位置往西数百米,正是文忠园,也被称为张养浩墓公园。据了解,张养浩墓公园里有元、明、清代的石碑、牌坊、石龟趺、石狮等文物。“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先后对墓园进行修葺改造。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改造就有三次。”68岁的张宗伦回忆。1979年,张养浩墓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天桥区柳云社区是一个张氏族人的聚居地,大部分本地人是张公后裔,民风朴实。“大家从小就受家里教育要尊老爱幼,懂得礼让。”对于张氏族人而言,张养浩墓是大家共同的祖墓,也是大家对于传统和文化的传承象征。

  近几十年来,每年都有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安徽及山东其他市的张养浩后裔,来到柳云社区张养浩墓谒祖省亲。对于他们而言,既是寻根问祖,更是传承先祖的文化和精神,为官则清廉、为民则守信、经商则诚恳。

  作为张养浩的后人,他们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弘扬着张养浩的思想文化。2018年夏天,柳云社区举办了首届“北园荷花节暨张养浩文化诗词朗诵晚会”,张养浩诗词研究会与柳云社区朗诵分会正式揭牌成立。通过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社区内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接触传统文化,熟练背诵着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古诗词。

  2020年10月20日,柳云社区举行了“纪念张养浩诞辰750周年”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张养浩与济南名士文化”为主题,围绕张养浩文学成就及其贡献、张养浩与“文化济南”建设、张养浩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张养浩吏治成就及其启示、张养浩《家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并对如何弘扬张养浩文化,加快“文化济南”建设提出真知灼见。

  2022年8月24日,张养浩文学馆在济南开馆。在这里可以通过纪念张养浩,学习张养浩功业、继承张养浩精神、传承张养浩文化,已成为泉城又一文化新地标。2023年4月5日,全国各地的200余位张养浩后裔代表来到济南,参加张氏宗亲祭祖大会。

  “我爱云庄好,溪流转玉虹。惊飙荷背白,残照鸟身红。远意微茫外,真欢放浪中。终身能若此,甘作灌园翁。”几百年前的云庄美景,今人仍可以在50余岁的张养浩笔下感受到。写下此诗后8年间,朝廷7次召他去做官,他都没有答应。

  59岁那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再次召他做官去赈灾。这次他没有拒绝,出发前,他散尽家财,不图名利,只想给灾民办点实事。一路西行,他心情沉重,写下了《山坡羊·潼关怀古》。4个月后,积劳成疾的他病逝于救灾任上。张养浩去世后,归葬故里,张家人为他建起了墓园。

  时空流转到700余年后的今天,张养浩的廉政思想、修身思想、行政伦理以及诗词曲赋,将“搭乘”新的载体,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奔涌流淌。

作者:丁国彬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