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街道村庄景观
黄河滚滚东流,惊涛澎湃间,掀起万丈狂澜,一幅宏伟的蓝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缓缓铺展开来。乡村振兴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里的重要篇章。
与此同时,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5月8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夯实基础。
当乡村振兴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济南相遇,会呈现出怎样的一幅图景?接下来,就跟着记者到基层走走——
黄河入济百余公里,近半里程在长清。黄河长清段沿线的村庄,星罗棋布,不同的故事每天在这里上演。就像文昌街道的那些村庄。
文昌街道地处长清区城区驻地,又是长清城区的“南大门”,辖区村庄众多、点散面广。如果村庄各自为战,一味单点打造,很难达到整体协调发展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充分利用省市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和齐鲁样板村打造的政策红利,采取区域化党建模式,以小范围的优势矩阵带动街道69个村居的整体连片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如今,按照村庄的地理位置,文昌街道正按照“十里风情带休闲农业示范片区”的主线对周边村庄进行连片打造。比如,东齐村、潘庄村和山峪村等村庄通过齐鲁样板示范村打造,实现村中移步换景。依托村里原有的基础设施,山峪村即将打造一处古井观赏点,寓意“饮水思源”。山峪村已经改造提升的党群服务中心,实现硬件升级、软件提质,让村民问询有去处、政策到村有落处。
如何让“十里风情带休闲农业示范片区”的主线变成实实在在的风景线和产业线?该街道依托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人居环境连片提升两大项目,实现乡村“一起变美”。
在前朱村、荆庄村、山峪村,通过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街道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打造提升,村庄环境有了质的飞跃。而在周边仁和村、杨庄村和后三村等,通过人居环境连片打造,该片区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当下,文昌街道正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开拓乡村经济新思路,大力扶持各村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打造农业产业三大片区。
以往受客观条件所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在文昌街道沿黄村居转变为因地制宜的人民智慧。比如,西部,打造水产养殖特色产业,西房和小卢村通过锦鲤养殖,老屯村和新五村通过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整合资源,发展黄颡鱼和黄河鲤鱼养殖产业,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开创了黄河沿线居民致富的新路径。中部,袁庄甘蓝、孙庄草莓和火龙果、新周村雪梨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示范区。东部,土地连片村居也在积极探索着休闲农业发展之路,去年7月,潘庄村流转30亩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开启了大棚草莓种植的产业化之路;位于水泉的兵民蔬菜种植基地立足本地实际,优化产业结构,除50亩设施蔬菜外,还开辟出56亩露地蔬菜,年产蔬菜100万公斤左右,有效解决周边村民就业。此外,文昌街道还紧抓“数字乡村”建设契机,融合互联网发挥平台优势,打破地缘局限,扩展经济效益转化渠道,寻求现代化科技产业、旅游产业的多元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增收。
细数之下,该街道先后完成9个村齐鲁样板村打造,再加上省市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齐鲁样板、成方连片”之势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