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葳蕤,榴花明媚,在万物并秀的孟夏时节,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泉城济南举办,共话共绘共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黄河之畔,听泉水叮咚,在一城山色里赏湖光潋滟,飞鸟翩跹,惬意非常。视线延展开来,一幅天蓝水清、山绿城美、环境宜人的亮丽画卷在泉城这一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铺展开来。
殷切期望、谆谆嘱托,就是奋斗目标。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有为新政,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中国式现代化磅礴进程中奋力谱写着充分彰显泉城风采的“生态新篇”。泉城生态文明之美,美在壮阔的奋斗号角声中,美在“功在平时”的不懈努力之下,更美在春夏更替、秋冬转换的每一个季节里。在夏风轻拂的歌声里,请查收来自济南的“四季明信片”。
春之序曲
乘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东风
启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黄河奔流、穿城而过,长久以来润泽着济南这片沃土。迈入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更为这座城市进一步打开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春天的济南,起笔“黄河文章”,加快铺陈开来。时间回溯到2021年春天,山东省沿黄九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济南举行,项目涵盖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滩区湖区生态修复保护等多种类型。其中,济南开工的项目有24个,总投资92.2亿元。广袤的“绿色屏障”在黄河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春天的田野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一次次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今年3月29日,作为第三届儒商大会六大平行活动之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青年企业家主题论坛在济南举行;4月12日,第一期山东高质量发展30人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举办;4月14日,2023济南科创金融论坛之“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创新之路”平行论坛举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些关键词深入济南城市肌理,“绿色版图”遍布城乡。在这个春天里,济南多区县印发“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省市区三级联合推进模式加速落地:起步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着力制度体系建设、典型示范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方面,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无废化”经验;市中区、历下区、槐荫区以“无废生活”为重点,实施“无废社区”“无废楼宇”等“无废细胞”建设工程;历城区、济南高新区、章丘区、天桥区、平阴县,在现有工业发展模式下,鼓励工业企业通过实施绿色采购制度、开展绿色主体创建、实施固废“三化”项目、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建立典型行业“无废化”发展模式;长清区聚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填埋、厨余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集中安全处置,建立“无废”静脉产业示范;莱芜区、钢城区实施废钢加工利用、高炉除尘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建立钢铁行业固废多元化利用处置模式;济阳区、南部山区、商河县着力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废化”建设,将“无废”理念融入生态保护工作过程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济南捷报频传: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
试点城市;12项“四减四增”优化调整任务按时完成,提前一年完成闽源钢铁产能转移任务;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盘查工作,国家“低碳日”主场活动成功在济南举办;持续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起步区新型建材行业清洁生产集体审核试点成为国家首批创新试点,平阴县安平镇环保管家服务项目、莱芜区环境管理综合服务项目成为省级环境管家服务项目试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5.4亿元,提报37个项目进入中央生态环保项目库,申请资金约6.44亿元……
走进春天里,绿意在萌动。大河之畔,济南勇立潮头,乘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之东风,扬帆起航。
夏之律动
聆听生物多样性
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齐烟九点”点翠城间,七十二名泉奏响清音。微风吹动大明湖的荷叶,啜饮清露的鸣蝉拨动曲水亭的柳。在夏天,走一走济南古韵悠长的老街,走进“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情画意,在泉水叮咚和夏虫啁啁的合奏中,感受“沉醉不知归路”。
流水作乐谱,游鱼扮音符,蛙声拟管弦,飞鸟奏天籁……夏天的济南,热情地吟唱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歌谣,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这片热土奏响生命律动的节拍。2022年,小清河济南段发现了本土鱼类中华鳑鲏,这是小清河有历史统计数据以来,时隔60多年再次发现这一鱼类族群。在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的一次小清河全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羊口断面和芦清沟断面出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震旦鸦雀和鹗,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黑尾塍鹬也“现身”小清河……随着济南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还会有更多的野生动植物“朋友”安家济南。
生物多样性的“朋友圈”在山东扩大开来。去年以来,山东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记录到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1923种,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1697种。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试点6个省份之一,山东开展了229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超额完成试点任务,初步构建了我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基本摸清了全省各类生态系统样地内目标种群的分布情况。全省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试点建设工作启动,泰山植物、东平湖青头潜鸭、黄河口海藻床生态系统等10处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全线“上岗”。
为生物多样性创造美丽家园,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山东部署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创新开展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启动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本底调查……在打好“黄河牌”生态保护行动中,黄河济南段往上连接东平湖,往下连接黄河三角洲,济南段的生态保护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整个黄河下游的生态保护。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进程中,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是济南的“关键事项”。
对此,济南全力改善黄河流域环境质量,印发贯彻落实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督促实施北大沙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黄河干流泺口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二类等级;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在国内率先完成黄河干流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情况详查;智慧生态黄河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编制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深化生态文明创建,市中区、历城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长清区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历下区等4个区县入选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历下区、商河县获得首批省级生态强县称号及2000万奖励;济南市成为2023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承办城市……
缓步在夏天的济南,聆听万物有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写进这个夏天的诗篇里。
秋之华章
鹊华秋色生态美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秋高气爽时,最宜登高望远。登临华不注山,济南城宛如一幅现实版的《鹊华秋色图》。蓝天为幕,青山入画,在锦绣山河间,“生态文明”已结出硕果累累。
经历一个个污染防治攻坚“硬仗”,近年来,济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回望过去一年,济南环境空气综合指数退出“后30”位,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提升,综合指数和同比改善率均列全省7个通道城市第一名;PM2.5年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为全省通道城市最优;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7天。水环境质量领跑全省,国省市控河流考核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国控断面好三水体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水质指数全省第一;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均值历史性达到二类标准。南部山区在全省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第一,章丘区国控漯河曹庄桥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创历史最好水平。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保障。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背后,亦如“滚石上山”的过程。为有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济南市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每微克必争,升级改造治污设施99套,取缔低空排烟设施107处;对4256家工业源和1989处扬尘源实施差异化管控,实现重污染天气科学精准化应对;在全省率先实施国二及以下标准老旧汽油车提前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依法处罚427起冒黑烟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发现250个油气回收问题并督促整改完成;协调推动2.6万户清洁取暖改造工程。莱芜区主动组织砖瓦行业实施错峰生产,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商砼企业视频监控建设,历下区立案查处闲置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违法行为,成效突出……
在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方面,过去一年中,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累计出动5000人次开展汛期水污染隐患拉网式排查,完成899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和127个排污口标志牌竖立工作,发放市级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1812.9万元,竖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标志牌992块。同时,高标准打好净土和农村保卫战,完成295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督促4个污染地块实施风
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处、农村环境整治村庄64个;强化16个化工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其中,钢城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老舍笔下,济南是“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秋天到来的时候,不妨爬一爬济南的山,看一看济南的水,那是泉城人齐心协力共同绘制的,一幅绿水逶迤、青山相向、草木繁盛、花鸟为邻的新时代《鹊华秋色图》。
冬之恋曲
温晴泉城温情涌
帮扶执法齐发力促发展
“如果遇见,还是济南”。5月31日晚,济南奥体中心东荷西柳连接桥,“0531无人机灯光秀”精彩上演,由无人机摆出的字样,引起市民的共鸣,在这个被网友称作“世界济南日”的浪漫夜晚,无人机替人们表白济南。
爱上一座城,爱她生态环境清新优美,也爱她散发着厚重的人文情怀。爱她浪漫的夏夜,也爱她温柔的冬天。正如老舍所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天气如此,人文环境亦是如此。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予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意味着济南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济南可谓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中的龙头”,济南的地位之重、被寄予的厚望之切由此可见一斑。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济南致力于聚焦绿色低碳,服务经济大局精准高效。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出台《助企纾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既守牢生态环境底线,严格执法,又主动担当作为,靠前服务,以项目需求为导向送政策、送技术等服务,切实解决建设单位不熟悉环保政策、不熟悉环保手续流程导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项目依法依规顺利落地、快速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就业的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行业项目纳入“正面清单”,无需办理环评手续;对符合条件同时涉及辐射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建设项目环评,实行“一窗受理、合并批复”,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成本;指导园区开展跟踪监测,由园区更新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要素数据,可供企业免费使用……
一系列暖心举措的实施,让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过去一年,济南完成434个重点项目、15个已确定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环评办理,完成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合规园区认定和74个园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审查;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总量指标,全力保障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省市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对此,济南控制生态环境领域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而“无事不扰”的背后,则是一张“智慧网格”紧锣密鼓、上天入地的铺设。济南努力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获批全国智慧监测试点,创新打造“1+12”模式,实现区县分中心实验室监测能力“全覆盖”。提升数字监管水平,深化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应用,推送各类数据异常报警信息1.3万余条;成为全国首个国省市三级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指挥会商试点城市;创新开发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排污许可电子证照全覆盖。提升环境执法效能,正面清单企业同比增加41%,开展清单内非现场检查1437次,减轻、从轻和免除行政处罚162件,减免罚金1775万元。深化生态损害赔偿制,全省率先出台案件办理工作指引并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在冬天来济南,处处都温暖。
今年,围绕“项目突破年”重点任务,济南市将生态建设作为十大突破领域之一强力推进。在济南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中,今年生态领域新建项目45个,储备项目30个,助推济南进一步释放生态效益。
厚望已许方向明,“黄河文章”勤落笔。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进程中,在四季的交叠中,一个“强新优富美高”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阔步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