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赈”心铺就群众幸福路!以稳就业促增收为落脚点,上报8个全区重点适用以工代赈的市级工程项目

2023-06-28 06:39:0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毕研敏 通讯员:王建

责任编辑:高原

  往年,莱芜区鹏泉街道大山村村民吕爱兰都要外出打工。今年,她却犯了难:既想出去赚钱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又放心不下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和已经80多岁的老人。

  恰巧,作为莱芜区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桃源里玺园项目需要大量零工。接受安全培训、岗前培训后,吕爱兰就近在这里上了班。“上下班十几分钟就到,一个月4000来块钱,还不耽误看孩子、照顾老人。”吕爱兰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

  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是指国家以实物折款或现金形式投入受赈济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让受赈济地区的困难群众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扶持方式。今年以来,莱芜区发改局将这项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重点抓好“两库建设”,即以工代赈项目库和“劳动力”库,落实以工代赈劳动力培训清单,真正将以工代赈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以工代赈工作“赈”出实效。

  “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今年又是莱芜区深入贯彻落实济南市2023年‘项目突破年’,我区举全区之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而项目正是以工代赈工作开展的血脉和灵魂。”莱芜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清表示,他们始终把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这项初衷,他们重点抓好以工代赈项目库,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共筛选出56个重点适用以工代赈的区级重点工程项目,并优中选优,上报8个作为全区重点适用以工代赈的市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原则上都要从当地吸纳一定数量的务工人员,确保了群众有活干。

  在鲁中大街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大故事社区居民刘志强正在打零工,月收入5000多元。“家里俩孩子,小的才8岁,大的13岁,在当地能找到工作,谁也不愿意出远门。”他满意地说。

  为了尽可能多地吸纳本地农村务工人员,莱芜区发改局联合区人社局,依托山东泰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搭建“职等你莱—莱芜就业云聘平台”微信小程序,线上线下互融互通,各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要求各镇街以村为单位,摸清有务工意愿、有务工能力的群众,登记完善特长、岗位诉求等信息,建立了大数据“劳动力”库。“这种大数据‘劳动力’库不仅能实现动态化管理,也能规范提高劳动力队伍水平。”“经过培训,这些人员都可以获得技能资格证,实现持证上岗,从没有任何技能的零工变成技术工,为下一步就业打下了基础。”通过“两库”建设,实现了群众务工需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无缝对接。“以往可能出现务工群众技能与项目方需求不匹配问题,有了这个项目库,项目方需要什么类型的技能人才,我们就能直接找到这样的人才,更加有的放矢,既有利于群众找到工作,也提高了项目方施工效率。”山东泰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庆国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工代赈,带来的不仅是收入的增加,更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在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中,技能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莱芜区发改局在牵线搭桥的同时,还制作了《以工代赈劳动力培训清单》,充分利用项目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等,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联合施工单位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等。今年预计可培训各类务工人员4000余名,累计吸纳务工群众1.4万余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超过9.5亿元,使莱芜区人民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真正“赈”出了项目,“赈”出了实效。

作者:毕研敏 通讯员:王建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