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鲁产纪录片《生声不息:黄河的咏叹》主创 不着痕迹的“塑造”才更容易被接纳

2023-07-11 06:38:5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晓涵

责任编辑:高原
专访鲁产纪录片《生声不息:黄河的咏叹》主创 不着痕迹的“塑造”才更容易被接纳

于晓风(左一)在采访中

  7月6日零时,中国三大长视频平台之一的优酷,其各端首页首屏、文化频道和纪实频道首页首屏、开机屏、“文化传承发展专区”头部视窗等核心资源位被一部讲述黄河民歌的系列人文纪录片——《生声不息:黄河的咏叹》“霸屏”。该片的导演、编剧等主创均为山东影视人,是我省纪录片创作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8日,本报记者对话该片导演,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于晓风,畅谈作品背后的故事。

  民歌,内化为人物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

  于晓风介绍,《生声不息:黄河的咏叹》的创作历时两年有余,走过青海、山西、山东3个省,行程2400多公里。最先完成的是山西篇《低吟高唱》,这其实是一部参赛作品,比赛规定只能用4天时间完成所有拍摄。这部作品获得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邀请赛二等奖第一位的好成绩,主题是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盂县民歌。接下来完成的是山东篇《黄河本色》,拍摄地点在黄河的入海口东营,主题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枣木杠子乱弹。最后是青海篇《黄河的心愿》,选了青海最有特色的藏族、汉族、撒拉族、土族4个民族的典型民歌。“这一集的拍摄最艰难,拍摄地最高海拔4800米,气温最低时达到零下30℃。为了拍摄这一集,我们多次前往青海,历尽艰辛。”

  在这部纪录片中,唱民歌的人物很多,如何取舍,也是创作的一大难题。于晓风说,“我们主要是看关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民歌之间的关系,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不只是谁唱得好、谁水平高。”用关系搭建出故事的场域,这其中的“人”,就必须一体多面。比如,《黄河本色》里的李金奎,他在学员面前是说一不二的“黑脸严师”,但在村里辈分大的嫲嫲们面前就秒怂成乖乖的小辈。又比如《黄河的心愿》里第一书记韩占武,他首先是儿子,然后才是书记,所以他才会用家乡老母亲亲手摘的辣椒作为开展工作的纽带。纪录片首席摄影焦峰认为,拍真实的困境,才能真正调动人物的状态和观众的情绪。这些不同的身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交错产生的矛盾冲突才是最真实、最合理、最鲜活,也是最动人的。“当人物用民歌来面对困境、化解矛盾、缓和冲突、纾解焦虑……民歌,就内化为人物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唱歌,就不再是为了深明大义而传承;我们创作,就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拍片。”

  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是主流价值观传播层面的核心技巧

  与一般的纪录片不同,这部作品主要采用了非虚构影像记录的方式,属于观察类纪录片。如果说普通的纪录片会借助旁白、文本和采访来完成内涵层面的观众引导,那么观察类纪录片就是竭力避免上述方式,通过并不直接的说明,让观众揣测创作者的意图,从而扩大作品主题和内涵阐释的空间。

  于晓风说,“观察”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观察,是通过捕捉生活片段,展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方式;内在观察则是通过画面呈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当外在与内在组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物、故事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被观众逐渐领悟,作品就会产生一种“零度叙事”的质感。“此时无论你的影像风格粗粝还是细腻、明快还是沉郁,都会形散而神聚,格外吸引人。更为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在此时也早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我看来,这是主流价值观传播层面的核心技巧,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破题思路之一。”

  该片的编剧是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超,他坦言,这种“观察”非常耗时,准备的时间几乎是拍摄时间的两倍多。想要做好这部纪录片,要先懂“人”,懂他们的生活,懂他们为什么这样生活,为什么只能这样生活,才能建构起区别于简单认知维度的人情叙事模式,激发起观众和人物的内外双向情感共鸣。不再延续那种,做非遗就一定选身份最高贵、最顶级的大师,做模范就一定选家里牺牲最多、自己过得最惨的干部,做精英就一定选学历最高、咖位最大的专家学者的套路,只有人物立得住、故事立得住,观众才愿意沿着镜头走进创作者的世界,而这种不着痕迹的“塑造”,方才更容易被感同身受地由衷接纳。

  谈到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于晓风表示,“山东大学虽然没有影视类专业,但是我们新闻传播学院有‘影视传播’这个方向,而且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就是学校依托这个发展思路成立的。因此,我们的创作就不能单纯只是完成作品,还担负着山东大学作为省内第一高校服务地方、青年学生思政育人,以及将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影视作品现实的使命。参与以黄河为主题的视听精品创作,正是对这一使命的积极实践。”

作者:张晓涵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