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打造公园品牌 提质“公园+”让生态底色嵌入美好生活

2023-07-21 07:07:1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晓涵 通讯员 高宏璟

责任编辑:李欢
泉城打造公园品牌 提质“公园+”让生态底色嵌入美好生活

  公园可针对不同游客群体融入相应主题。

  近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召开“公园+”座谈会,围绕丰富公园服务内容,打造消费体验新场景,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邀请文化、旅游、规划等业内专家学者及市民代表座谈。我市将进一步丰富“公园+”实践内涵,明晰“公园+”实践路径,深化“公园+”项目实施,健全“公园+”保障体系,以满足市民群众多元美好生活需要和提供普惠共享服务为目标,加快推进,全面打造宜游、宜学、宜养、宜业的公园共享空间,全方位提高公园景区服务品质,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持续提升公园景区美誉度,让生态底色嵌入美好生活,增强济南城市软实力。

  让“公园+”出圈,提供新式网红级消费场景

  如今的公园,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点”,不仅要像老百姓家门口的后花园,还应该实现升级转型,形成网红效应,让更多人走进公园。

  有关专家认为,公园景区要转变思路,尽快实现转型,由传统的静观变为体验、参与、互动,打造沉浸式游览场景,统筹兼顾市民与游客的双重需求,提供新式网红级消费场景。

  市民代表建议,在湿地公园建设“生态驿站”“服务驿站”,满足年轻群体的休闲生活需求。

  有关专家表示,要增加吸引年轻群体的内容元素,充分利用年轻群体强大的分享力、传播力、带动力,将公园景区打造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场所,为“公园+”造圈、出圈,形成网红效应;及时完善公园景区打卡设施,针对当地休闲人群、外地来济游客等不同人群,设置公共空间“打卡”元素。

  有关学者认为,应充分凝聚公园景区人才力量,打造网红,提升社会关注度、美誉度。

  打造公园品牌,彰显“生活之城”“风雅之城”魅力

  公园要想更长足发展,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用品牌来赋能公园发展。

  规划设计专家认为,要针对不同游客群体,为“公园+”融入相应主题,如儿童公园、老人公园、婚庆公园等,使“公园+”常态化、长效化。其中,着重突出“一老一小”人群需求,从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公平,建设全龄友好型公园。

  有关专家建议,打造“微旅游”。通过主题场景设计、游览项目设置等方式,将公园景区资源进行整合串联,精心打造以3-5小时为游览半径的城市公园“微旅游”,引导市民群众从身边的“老公园”发现“新乐趣”、体验“新玩法”。结合春夏秋冬不同特点,按照时间节点,制作“公园游览清单”,做到时间预告化、活动产品化、产品传播化。“公园+”项目应围绕生活化、烟火气进行内容设计,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实现公园景区从单一的参观游览到多种生活场景“烟火气”的转化,增强公园吸引力,彰显“生活之城”“风雅之城”的魅力。

  有关专家建议,根据各公园景区的特点特色,打造一系列品牌。对中山公园旧书市场等已形成社会影响力的品牌进一步巩固提升,其他公园景区可从“公园+科普”“公园+音乐”等多维度进行积极探索,为“公园+”培养可持续生长的土壤和场所。将公园景区内的空闲房屋充分利用起来,根据市民游客游览需求,因地制宜增加游览项目,开辟流动市集、大碗茶等“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的精品内容,让公园游览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有关学者提出,进一步拓展千佛山舜文化研学游的服务半径,在目前单一的舜文化景点宣讲基础上,增加济南园味早午餐供应、文创产品、盖章留念等,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手工木作等项目,最大限度满足半日游、一日游的研学需求。

  将“公园+”作为重要抓手,担负起文化“两创”新任务

  多年来,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探索文化“两创”之路,释放公园景区的文化活力,激活文旅资源,传承中华文脉。

  市民代表说,应充分拓展公园景区在游玩休憩、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科普研学等方面的功能,使公园景区实现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市民群众的“公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关专家表示,“公园+”是一项创举,适应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旅游业有“万物皆可游,无处不可游”的说法,公园景区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都是构成旅游的重要元素,“公园+”作为重要抓手,赋予了公园更多可能性,对于彰显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气质、提升城市颜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关专家认为,应该用传统文化元素对商业业态进行包装,用现代人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有关学者建议,用“公园+”规划建设更多的主题公园,如舜文化主题公园、“二安”文化主题公园等,公园景区理应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任务、新使命。

作者:张晓涵 通讯员 高宏璟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