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3时,济南日报记者走进五里沟街道的“老商埠暖新之家”。两位快递小哥坐在沙发里,手里的书籍被夹上了各式各样的书签。“看,树叶形状的书签是我的。”快递小哥谭亚军说,大家累了困了都会来到这里歇歇脚,看到喜欢的书就翻一翻,放上自己的专属书签。
“吆!‘找茬专家’来啦!”一位快递小哥从正门走进来,开心地和谭亚军打着招呼。
“找茬专家?”
“对!谭亚军是热心肠,是咱们公认的‘找茬专家’。”发祥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怡颖说,“我们鼓励快递、外卖员边送外卖边‘找茬’,通过‘随手拍’、电话反映等方式,及时将情况传递给志愿者和社区。通过新业态就业群体、老楼长、党员代表的志愿服务认领、‘啄木鸟’行动累计积分,以积分兑换奖励,以此提升新业态群体、辖区党员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请“专家”给自己“找茬”,社区里发生了很多有趣故事……
先锋档案
“找茬”?其实是槐荫区五里沟街道不断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一项呈现方式:以党建阵地为依托,聚焦老商埠、面向新群体、凝聚党员力量。
从“找茬专家”的微心愿里,社区党委不断商议新举措,“五步工作法”等坚持民事民议民决的新法子、红色直播间里的“1+N”社区、“家门口”党校阵地……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思路。
“奇思妙想”汇成清单
“老赵啊,你门口这些杂物可得清清。干净利索,咱自己住着也宽心不是!”
“你就放心吧,张大姐,我一会儿出摊之前就给清了。”
20日清晨,记者走在五里沟街道发祥巷附近。循着声音,记者见到了正在晨练的张娟,她是一名70多岁的党员、发祥巷小区6号楼的楼长。“我们拿到‘找茬专家’的“微清单”,就会实地走访、查看情况,上报社区居委会。”张娟笑着说,每日晨练,也是她的巡查时间。
张娟带着记者逛了逛“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墙”。在这里,“发祥”即诞生之意,百年前老商埠自此开埠,迎来百年繁华。人口密度高,消费需求旺盛,且周边西市场、华联嘉华、和谐广场、市中融汇老商埠等众多商圈林立,聚集了大量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都是些有想法、敢创新的年轻人,这是社区基层治理的一笔财富。每天理一理这些包罗万象的‘茬’,都是些‘奇思妙想’。”张娟指向“老商埠暖新之家”的一面墙,这是“找茬专家”的“微清单”,大家可以在这上面留下心愿,再通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统筹,通过开展“双报到”等工作,以党建凝聚起驻地单位和楼长、党员代表等志愿者的力量,为“找茬专家”完成心愿。
“小区北侧的路沿石,有商户私自设置围挡,影响居民出行。”“发祥巷社区有一家卖水果的商户很有爱心,这些‘社区好人’应该受到表扬。”记者看到,“微清单”囊括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建“新法子”
“发祥巷小区3区1号楼南侧的坑被填埋了,可算是咱社区的一个大事件,走!我带你去看看。”今年60多岁的郭宝英是发祥巷小区的党员代表。
20日中午,她带着记者去往被修缮好的小区南侧道路。一路上,不少“找茬专家”跟她热情地打招呼。
“前期安装电梯时,挖了坑,没及时填埋。后来,填埋坑洼处、修缮这段路面时,街道城管科、热力公司、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还有‘找茬专家’、小区楼长和党员代表,大家聚在这里,共同商议解决方案。”郭宝英记得,遇到协商不统一,“找茬专家”还通过自身工作的便利,集纳更多居民的意见。
“居民担心前期挖坑时破坏了暖气管道,建议我们反映下这个问题。”谭亚军记得,他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了郭宝英和社区书记。很快,一场场现场协商会开始了。
“我们联动了多部门共同解决坑洼处修缮的问题。流程是,先通过‘找茬专家’收集问题,确定议题、协商,再根据不同的环节明晰职责,最后监督这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和推进。”陈怡颖表示,为了更好地凝聚起“找茬专家”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力量,社区运用五里沟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的“五步工作法”,坚持民事民议民决,鼓励“找茬专家”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也能很好地调动起社区里的党员力量。
把“茬”搬进“红色直播间”
五里沟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党建引领+量化积分”工作模式,设立“骑手量化积分榜”“小红花清单”制定学习教育类、问题反馈类、服务群众类、组织保障类、善行义举类5类积分项目,鼓励快递、外卖员边送货边“找茬”,再将情况传递给党员代表、楼长或社区……“找茬”的“专家们”越来越多了。
辖区党员代表、楼长了解了“找茬”背后的民生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在“老商埠暖新之家”的主阵地上,街道党工委以“新新”向党议事沙龙的形式,建立社区党委、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五方参与的议事机制,确立“五步工作法”,即收集问题、确定议题、协商议事、分流落实、监督评审五个民主协商议事步骤……解决这些被找到的“茬”的党员群体,逐渐凝聚起来。
不但如此,“找茬”这件事,还被搬进了“红色直播间”。
20日下午,记者来到焕“新”红色直播间。在这里,社区党员干部、辖区党员代表、“找茬专家”等利用网络平台,建设“1+N”社区“家门口”党校阵地,即1处固定直播教学点,N处实践教学点。现在,全天候开放的“老商埠暖新之家”,坚持党建领航,整合辖区资源,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找茬专家”为基层治理着力点,探索了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思路。
下午4点多,正是谭亚军和他的“专家”团队不那么忙碌的时刻。趁着有点空余时间,他们拿起笔,写下了今天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