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激活组织振兴“强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3-07-25 06:44:2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刘阳 通讯员:李猛 裴梦雪 孔雪

责任编辑:高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7月21日,市中区“红雁先锋”赋能振兴大比武擂台赛火热开战。经过前期观摩赛、笔试赛、预选赛层层选拔,11名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同台比武、现场过招,围绕驻村工作晒成绩、亮特色、作承诺、比担当,形成争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比功论建见真章,乡村振兴显实效。正如兴隆街道钅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树林所说,“这样的比武很精彩、很提劲,以前都是埋头苦干,现在一晒一比马上就能找到差距,让我对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有了很多思考和想法。”

  “擂台比武”是形式,“擂鼓催征”是目的。为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市中区委组织部推出“经纬雁阵”计划,聚焦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打造“实践课堂”“思享论坛”“振兴比武”等“赋能”平台,以练强功、以赛提能、以干思进,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激情、能突破善攻坚的“红雁先锋”队伍。而党建引领、干部队伍的善作善成,也让市中区农村队伍建设、组织基础、产业发展、治理服务出现了可喜变化,一幅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强队伍干事创业有动能

  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围绕建强用好带头人队伍,市中区打造“选育管励”全链条培育机制,实施“源头活水”“赋能提劲”“阳光清风”“奖优罚劣”四大工程,建立在外人才“4+1+1”联系培育机制,实施导师帮带、定期考评,内选外引234名后备人才,培养46名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全覆盖选聘77名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对村干部实施党校轮训、观摩培训、体悟实训“三个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出台村干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和经济责任定期审计;每年列支1600万元保障村干部报酬,村党组织书记年基本报酬提升45%,年均收入达6万元……一系列措施让农村干部队伍拉高标杆、提能提劲,干事创业热情全面激发。

  “村干部不能光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敢闯敢试,才能闯出新路子、打开新局面。”作为陡沟街道小庄村的领路人,商俭带领村“两委”班子将一个没有优势和特色的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在她的带领下,村子既实现了村风民风的和美转变,又发展了研学、农场等产业,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2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2万元,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选好用好“火车头”并非一时之功,而需要以考增能、以评促优,持续激励村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才能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跑出发展“加速度”。为此,市中区实施村干部平时考核“红黑榜”、年终考核“评星定级”,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报酬待遇全面挂钩,设立“雁阵奖”“金牌班子奖”,对连冠五星级的村班子每年增加1万元奖励,村干部每年收入最大差距可达5万元。

  夯基础组织引领有力量

  “咱们村争取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党家街道东渴马村党支部书记黄中旗信心满满地在全村大会上给老百姓作出承诺。以前的东渴马村班子不团结,村内事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作为遴选的“外来书记”,黄中旗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对590户村民开展“户户访”,与第一书记形成合力凝聚班子人心。对村民“急难愁盼”,建立“项目化认领”模式,每个项目由2名村干部领干,共同搭台消除隔阂。同时,流转土地开展中草药种植和研学,村集体收入达到26万元,同比增长224%。仅用时1年,东渴马村就实现了班子从“涣散”到“给力”,工作从垫底到前列的转变。

  乡村迈大步,关键看支部。市中区坚持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提升作为强本固基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村级党组织分类整体提升行动,聚焦施策、分类管理,深化“示范”村典型培养,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跨省、跨市、跨区常态化外出学习,开展农村领域“红色先锋群像”宣传活动,把优秀党组织带头人、党建品牌推入公众视野;开展“创优”村达标创建活动,通过组队直查、街道互查,对各村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推动问题有效化解;开展“强基”村整顿提升行动,配齐配强“四个一”力量,组织开展“户户访”,摸排化解一批阻碍提质发展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让农村基层党建全面发力、多点开花,2023年“示范”村数量同比增长118%,“强基”村数量下降42%,涌现了小庄村、土屋村、钅广村等一批省市优秀典型。

  谋发展村美民富有期盼

  作为全市海拔第一高、仅有99口人的兴隆街道青桐山村,发展产业历来是个难题。两年前,第一书记王伟到村,和村班子向难而行,建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生产“泉水豆腐”;引入专业技术人才、生产设备和职业经理人,打造豆腐产销一体化链条,日产量2000斤,每年收益达15万元;引进总规划近千万的自然公园项目,打造十余个山顶露营平台,吸引客流近万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以“豆腐+文旅”为村庄发展迎来了“第二春”。

  市中区强化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效能,出台《市中区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总结形成五类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结合村情“量身定做”发展方案;实施“千村提升”工程,选派36名第一书记到村,找路径、兴产业、树品牌;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打造了富锶芦笋、泉水豆腐、普罗旺斯西红柿等一批优质增收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村连续两年清零,百万元以上村超过30%。

  优治理民心和顺有保障

  如何将党员群众力量牢牢凝聚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党家街道土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佘文松用他的经历写出了答案。两年来,他用“党建+网格化治理”,激活了干群积极性,搭建“1+6+37+N”网格治理架构,让党员群众当上网格小组长,实现网格上摸民情、调纠纷;每月开展“阳光议事”,大事小情全部交党员村民代表会研究讨论、全程接受质询;改造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环境,铺路面、建广场,还建起了村史馆、老年幸福院,让村庄环境变得漂亮,也让村民活得敞亮……土屋村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村党组织,迅速成长为周边村的“龙头示范”。

  土屋村只是市中区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中区深化实施网格治理提效行动,建立“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一贯到底的组织建构,配齐配强网格力量,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全覆盖开展“主题党日+阳光议事”,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公开议事2100余件;开展村干部“承诺践诺”活动,围绕民生改善、乡村治理,确定一批公开承诺事项,推动村干部履职尽责、提升服务成效,先后完成承诺事项700余件,实现了发展与治理的“双向共赢”。

作者:刘阳 通讯员:李猛 裴梦雪 孔雪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