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支救援队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 京冀救援吹响“莱芜号”

2023-08-09 06:35:1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亓楠楠 通讯员:高翔)

责任编辑:高原
4支救援队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 京冀救援吹响“莱芜号”

  莱芜区雪豹应急救援服务中心队员转移被困群众。

4支救援队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 京冀救援吹响“莱芜号”

莱芜区365水上救援服务中心队员转移被困群众。

4支救援队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 京冀救援吹响“莱芜号”

  莱芜区先锋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联合区新联会羊里分会将生活物资发往河北涿州灾区。

4支救援队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 京冀救援吹响“莱芜号”

莱芜帮帮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心队员转移被困群众。(本报记者刘明安摄)

  近日,莱芜区4支应急志愿服务队主动担当,星夜奔赴北京、河北等遭受洪水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参与抗洪救援工作,获受灾地区群众广泛赞誉——

  受台风“杜苏芮”造成的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济南市莱芜帮帮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心、莱芜区先锋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莱芜区365水上救援服务中心、莱芜区雪豹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等4支应急志愿服务队共派出37名队员,分别奔赴北京、河北受灾地区参与救援工作。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过程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共转移群众15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受灾地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受灾地区群众的高度赞誉。

  近日,他们完成救援任务,平安返回。为激励和表彰抗洪志愿者们大无畏的奉献精神,8月8日,莱芜区对赴京冀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进行了表彰。

  驰援京冀 彰显“莱芜担当”

  7月31日晚9点看到京冀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新闻后,莱芜区365水上救援服务中心队长郝增峰立即组织队员整理救援装备,并与莱芜区先锋应急救援服务中心队长王筱磊沟通,共同组队前往受灾地区。

  8月1日凌晨,第一梯队5人携带装备驰援北京,早上7点半到达北京房山区窦店镇开展救援。

  8月2日凌晨4点,第二梯队5人到达窦店镇。中午救援结束后,队员们立刻转战涿州市东仙坡镇,与莱芜区雪豹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会合后开展救援。

  8月3日凌晨5点,第三梯队4人到达涿州市东仙坡镇。

  灾情就是命令,他们逆行而上,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受灾群众身边。

  现场救援,更是险象环生,远比想象中困难。部分受灾地区的桥梁和路面被冲断,水流湍急,水面有障碍,水下有暗流。

  在一次搜救群众过程中,驾驶冲锋舟的3名队员突遇险情,一股无形的激流将冲锋舟甩向墙面,强大的冲击和碰撞将船体撕破,马达固定支架应声而断,冲锋舟因为失去动力任由奔涌的洪水抛向无际的水面。千钧一发之际,一名队员看准时机,死死抓住路边的一棵小树,实施自救,才避免了重大险情的发生。整个救援过程中,他们损失了2条冲锋舟、1个马达,还有部分队员受了伤。

  千里奔波、连续奋战、惊险救援,这些郝增峰都不怕。但救援结束后,在回家途中看到“莱芜”两个字时,他流泪了。他说:“我终于把我的队员都安全带回来了。”退役不退志 冲在救援一线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已不在军营,心里却仍然把自己当做“兵”,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安危就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号角。

  在得知需要救援的消息后,莱芜区雪豹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主动报备,迅速赶往河北涿州与其他救援队会合开展救援。为提高救援速度和效率,他们与当地部门对接,统一协调,制定救援方案。

  “救援时,面对路况不熟、水下地形不明等情况,我们汲取经验,先派第1艘橡皮艇探路排障,再派第2艘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救援安全。”队长杨永国介绍。

  在搜救转移当地群众时,因受困人员比较分散,所以队员们只能一边探路排除障碍,一边呼喊,有的嗓子都喊哑了。面对陌生、恶劣的救援环境,他们发挥“退役不退志”的军 人 作风,克服重 重 困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搜救工作中。

  有的队员长时间泡在水中,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但他们都咬牙坚持,用人背、用肩扛、用手推,想方设法把被困群众解救出来,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救援虽苦 受认可心亦暖

  回忆这次救援经历,济南市莱芜帮帮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亓军义对记者说:“救援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也被受灾地区的群众感动着。”

  原来,因为受灾地区条件有限,队员们晚上休息的地方是一个空置门头房,虽然有电,但没有水、没有空调。尽管天气炎热、潮湿,但疲惫的队员们仍然穿着浸泡在水中一天的衣服躺在地板上休息。一位市民发现后,便邀请队员去自己家。为了不给市民添麻烦,他们拒绝了。哪想,这位市民打电话叫来家人,拿起队员们的行李就走,“你们是来救人的,休息不好,明天怎么救?”最终,9名队员被安排住进了3户居民家中,休息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那几天,我们真是被爱心市民感动着。他们有的腾地方让救援队住,有的主动让位子让队员先吃饭。所以说,做公益,必须用良心做,用真心换真情。”亓军义说。

  现场有个被救下的涿州姑娘曾说,要专程到莱芜给他们送锦旗。

  “莱芜帮帮团”的队员们面对极度恶劣的环境,团结协作,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各项救援任务,共救援转移群众750余人,运送救援物资1000余件。

  大爱之歌 没有休止符

  在完成了北京房山区窦店镇救援任务和涿州市东仙坡镇救援任务后,8月4日,莱芜区先锋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们回到了莱芜。但是,他们并没有停下来。

  “抵达受灾地区后,看到很多人的家被洪水吞噬、受困群众那么无助,内心真是一阵刺痛。”队长王筱磊说。

  该救援服务中心与莱芜区365水上救援服务中心、莱芜区雪豹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两支救援队伍协同努力,共救出被困群众800余人。

  他们的救援,让很多受灾群众从大水围困中走出来。但是,在救援过程中,他们也看到,很多受灾村子的

  村民,急需一些即食食品和消毒用品。回到莱芜后,他们积极行动,与区新联会羊里分会一起努力,筹集了部分善款,迅速购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消毒用品,包括方便面、八宝粥、防护脚套、消毒片、消毒液等在内共计价值13000余元的物资。

  8月6日凌晨,他们将这些物资运送到了涿州市百尺竿镇葱园村的受灾群众手中。

  在得知救援队再次返回捐赠物资时,很多受灾群众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那些眼神中的感激、握在手中的真诚,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王筱磊说。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日前,莱芜的志愿者们千里奔赴、深入受灾地区,不顾危险转移人员,激荡着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深沉大爱,闪耀着无私无畏、向光而生的志愿精神。历时数天,他们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载誉归来,可敬可佩。

  4支志愿队伍闻汛而动、挺身而出,前往救灾一线,是对人民群众安危的放心不下,是对洪涝灾情的放心不下,更是对党的号召的强力回应,体现着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体现着志愿服务的时代荣誉感。当你们将绳子系在腰间、当你们举起坐着幼童的大盆、当你们开着快艇“闪现”在受困群众身边,你们就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这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度体现。在这次洪涝灾害面前,我们的广大志愿者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主动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精神风貌。正是有了这种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拼搏奉献精神,才形成了抗击洪魔的雷霆万钧之势。

  这是新时期莱芜精神的深度体现。80余年前,中共山东省工委在莱芜重建,以刘仲莹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浴血担当、负重前行,在中共山东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4支赴京冀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作为传承了中共山东省工委“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精神的莱芜儿女,快速出击,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展现了莱芜人民的担当,擦亮了莱芜志愿服务的品牌。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疫情防控一线的“大白”,到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红马甲”……广大志愿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内涵。

作者:亓楠楠 通讯员:高翔)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