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31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是继第19届、第30届书博会在济南举办之后,书博会第3次花落济南,济南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举办两届书博会的城市。
第31届书博会为期5天,总交易额达8.6亿元,举办各类活动750余场,使用惠民消费券约1500万元,吸引读者80余万人次,既展现了新时代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充分展示了“爱阅之城”济南的全民阅读热情,以及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现代产业发展势头。
爱阅之城 书香济南
从1980年第一届全国书市创设,书博会至今已举办了31届。作为我国出版领域最早设立的博览会之一,书博会已经成为业界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盛事,由各地轮流承办。
2009年,第19届书博会在济南成功举办。2021年,第30届书博会再次来到济南。2023年,第31届书博会继续在济南举办,济南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举办两届书博会的城市。
书博会3次选择济南,并非偶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文脉绵长。战国时期,济南人邹衍闻名于齐稷下学宫,在诸子百家争鸣中创立阴阳五行学说;汉文帝时,年逾90的秦朝博士济南伏生传授今文《尚书》,为汉代乃至后世经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宋金之际,济南“二安”李清照和辛弃疾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济南景观,并在世界享有盛誉;金元之际,散曲名家张养浩将元代散曲推至顶峰;到了明清两代,“前七子”之一边贡诗作以清新飘逸见长,“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则是文学复古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还有李开先、殷士儋、于慎行等名家。此外,李白、杜甫、曾巩、苏辙、老舍、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皆在济南游历或者工作生活过,留下诗作名篇。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藉书园,也是世界上创建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其创建人周永年也是济南人,被誉为“中国公共图书馆之父”。
在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济南的“书城”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济南正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诗城词都、书香济南等文化品牌;不断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提质公共文化服务,2022年新增公共图书馆面积4.9万平方米,打造泉城文化驿站28家,累计建成泉城书房44个,构建起“15分钟文化服务圈”。
文化赋能现代产业
数据显示,济南人业余休闲时间阅读学习比例为27.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济南人均读书数量居全国之首。
爱阅之城、书香济南的背后是一个有机的文化体系。过去,丰厚的文化资源将济南推向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地;如今,它们又成为济南走向明天的内驱动力。这些文化资源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创造多元产业业态,推动经济向好、向强。
值得注意的是,第31届书博会举办期间,以“塑造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并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数字新生态按需新体验”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专题展,不仅展示了国产数字印刷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帮助从业者和读者理解未来全链贯通、网状布局的按需印刷新生态蓝图构想,而这也正是现代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成果和趋势之一。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世界级展览和会议选择在济南举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济南现代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强劲发展势头。
除了书博会,今年以来,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全国考古工作会、2023国际青年交流大会等均在济南举办,而在更早之前,济南还高水平举办承办中国企业论坛、中国算力大会、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前不久,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获批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济南片区聚焦创新文化出海服务模式,打造全国首个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双基地’”。
文化赋能现代产业,现代产业推动城市奔跑向前。我们距离“文化济南”的目标越来越近,而努力的建设过程、丰硕的成果收获,离不开每一个济南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