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陈 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总结与现实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历史自信和文化自觉,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程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对立关系,二者在理想追求、基本立场、人格构建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思想内涵。正源于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扎根发芽,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深刻理解二者相互契合的关系,明确二者结合的学理依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运用和深入践行。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标尺和行为规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思想滋养,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基础。所以,强化二者结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和文化土壤基础之上,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色。这就需要借鉴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力量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这既契合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的要求,也有利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具体来说,要结合群众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通俗化解读,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也为二者进一步结合指明了方向。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继承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创造性地回答了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念和思想。所以,必须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在“两个结合”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五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儿女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要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形态的应有之义。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价值理念、道德情怀,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科社与统战教研部副教授)
以大历史观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
赵仁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着眼于社会历史的整体结构和长远发展,以大历史观来阐述“党的自我革命”。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深刻把握党的这一创新理论。
从中国文明史看: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看中国历史,历代王朝最终都难以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早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就开始思考革命胜利之后的考验问题。对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在与黄炎培进行的“窑洞对”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愈加稳固,但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忧患意识让我们不断思考,“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百年来,我们党长盛不衰、发展壮大,正是外靠人民监督,内靠自我革命,构成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完美答卷。
从世界政党史看:自我革命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要破解大党独有难题,需要结合世界政党史来探寻答案。自有政党以来,大多数政党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中,存续百年、至今仍在的政党仅60余个,能称得上“世界百年大党”的更是寥寥可数。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发展,已经成为拥有9800万余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态度加强自身建设。
从党的百年奋斗史看:自我革命是应对长期执政考验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共产党人要肩负起使命,就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百余年来,党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就在于党以自我革命为武器,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刀刃向内,在不断自我革命的淬炼中,成长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面对党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始终做到“三个务必”,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和忧患意识,不懈怠、不放松、不骄傲、不自满,把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
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吕晓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大原则。
从历史角度看,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孜孜追求。中国人自古以来不仅追求物质富足,更是把精神富有作为奋斗目标。古人充分认识到“富民”的基础性作用,《论语·子路》中载有“富之”“教之”,《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中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与此同时,中国古人还十分注重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由此来看,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世界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现实层面看,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始终为之奋斗。一方面,人民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精神层面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决定了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生产上的不断发展,同时也需要在精神文化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是构建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推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更加坚定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谱写中华民族新的篇章。
从未来指向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并统一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甚至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这就要求我们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物质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精神力量,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文化历史学教研部讲师、博士)
从逻辑层面理解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张维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于如何完成这一首要任务,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多个维度中,暗含着一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要素——创新。新征程上,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理论逻辑层面看,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五大理念之首。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新发展理念是总结、概括和提炼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理念解决的就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其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创新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本原因在于依靠创新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提高经济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实践逻辑层面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这一“核心地位”的重要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层面的创新,其重要性体现在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安排上,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因此,要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从历史逻辑层面看,创新的动力机制在历史中已经得到充分检验。古今中外历史雄辩地证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创新则是其中的第一动力。《资本论》揭示出发展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核心推动作用的就是创新。创新反映在生产力一侧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突出体现在蒸汽机、内燃机、计算机、互联网、新能源等科技进步上;反映在生产关系一侧,是历史进程中被证明有效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市场关系,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与金融体系等上层建筑。无论科技产品还是社会制度,都是创新这一要素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特别是近代以来,各个国家先后迈入现代化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创新在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核心作用,而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公理,在未来也必然继续起到关键性作用。(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博士)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董旭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科学评估国家安全环境。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因此,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握好“总体”这个关键,树立大安全观,注重打总体战、实体战,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形成强大合力,筑牢安全屏障。
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战略,夯实国家安全基础。国家安全战略是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根本、全局以及长远的安全大问题。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主动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两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对当前安全问题的递进式思考。底线思维讲求干事情要在“托底、保底、守底”基础上向最好的结果努力。极限思维则要求以科学精神对待“力所不能及”。底线思维为我们解除“后顾之忧”,极限思维要我们“适可而止”“化险为夷”。既有底线思维,又有极限思维,就能“有守”“有为”有机统一,实现安全保障与潜能发挥最大化。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应对国家安全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生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是准确把握斗争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就要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这必然要求在国家安全基础性、全局性问题上下功夫。二是灵活掌握斗争方法。要善于在交往中斗争、在合作中斗争、在转化中斗争。在国家安全领域,涉及人民利益、国家主权、领土安全的问题上,要做到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牢牢把握国家安全主动权。三是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推进国家安全事业快速完善发展。(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师)
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伍玉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老龄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人口老龄化基本规律,整合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老年优待等制度资源,推进相关领域体制改革衔接;不断拓展养老保障功能和边界,创新养老保障新模式,开发养老服务新业态,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多方参与的产品供给机制,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加强对基层老龄资源、组织、力量的有效整合,实现“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的目标。
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形成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要尽快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职责,推进养老服务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持续优化老龄产业发展环境,全面激活养老服务市场,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不断延伸养老服务产业链。做好养老服务“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统筹层次和水平,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树立健康老龄化理念,引导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发展。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必须树立健康老龄化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要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长期规划,促进老年群体与社会整体发展相协调,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和智慧养老等综合性、一体化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
营造良好养老环境,加快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有悠久的养老、敬老、爱老、尊老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敬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构建养老、敬老、爱老的社会环境,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群体和谐共融;要弥合社会上存在的“年龄歧视”“失能隔离”“数字鸿沟”等障碍,打通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为老年人出行办事、健康服务、文化生活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水平;要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普及正确积极的老龄观,引导全社会科学认识老年群体和老龄事业,为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济南市情)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