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振兴乡村新场景——文旅 IP 助力,古村落火出圈

2023-09-04 07:48:3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敏 钱堃 刘晓淙

责任编辑:刘克

  一吭梆腔传古今,八方游客纷沓来。日前,“第五届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在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举行。这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古村落,迎来了一年中的游客高峰。

  小山村里,大戏台上,京剧、川剧、章丘梆子、五音戏,名家名曲轮番亮相,评书、相声精彩上演,戏台下,前来听戏的观众热情高涨。

  迄今为止,石匣村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过半年”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放眼济南,不少昔日沉寂的小山村,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依托,充分利用村庄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亮丽的乡村风景元素,摇身变为如今的“网红打卡地”,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使古老村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体验热情高 “老”习俗过出新花样

  “备行头,排节目,宰伏羊,过半年。”每年六月初,石匣村上下就开始“拉弓起弦”,为这场“攒”文化盛宴精心准备、紧张忙碌。这是石匣村人对传统习俗的敬畏与呵护,以最朴实和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份传统文化的热爱。

依托“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振兴乡村新场景——文旅 IP 助力,古村落火出圈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助阵乡村戏剧节

  听得见乡音,守得住乡愁。石匣村是章丘梆子的发源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乡音”,已传承三百多年,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声腔高亢激昂、曲韵浑厚,是本土文化滋养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几百年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

  一声嘹亮的章丘梆子“吼”,见证了“第五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的开幕与闭幕。今年,石匣村乡村振兴戏剧节不仅延续了“看大戏、吃伏羊、过半年”的文化脉络,在这个群岭环抱的小山村里,还创新“村BA”、研讨会、文集发布会、赶大集等“新花样”,让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犹如这个夏日一样火出圈。

  接地气!济南新闻发布会首次开进小山村。结缘于石匣村青绿醉人的秀美山川,结缘于章丘梆子的绵延流长,结缘于“过半年”盛宴的文化传承,8月2日,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赋能泉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济南市乡村文化旅游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走出政府发布厅,走进了官庄街道南部山区的“小山村”,这是济南市政府新闻办首次走进乡村召开新闻发布会。

  绘底色!浓厚的文学气息是乡村振兴戏剧节的底色。自2016年开始,以章丘梆子为媒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与济南市章丘区石匣村结缘。第五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汇集了“戏剧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暨《戏润山乡满眼春》文集发布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文学林揭牌仪式”等一系列“文化盛会”,通过交流研讨、文集发布、命名揭牌,共绘戏剧传承文脉,为章丘梆子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为石匣村乡村振兴打造出更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添新赛!今年第五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爆火的点当属章丘区首届“村BA”的火爆开赛,这场根植乡村沃土的“村”字号赛事为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村BA”与戏剧节的碰撞,加速着文体与旅游业的交融,吸引着游子为家乡建设尽绵绵之力,吸引着游客风尘仆仆远道而来。这场比赛,既是“篮球”与“小山村”的碰撞,也是“现代体育运动”与“传统过半年民俗”的交汇。

  赶大集!在第五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的黄河大集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面,极具章丘特色的“手造”产品悉数亮相、琳琅满目;另一面,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热闹繁华的市井气息与本次过半年“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的主题相契合。游客们品尝着美食、选购着中意的物件,商贩们从产品的优势特色、流程工艺到起源历史介绍,这样的黄河大集里不仅缭绕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更蕴含着多元文化的集合与传承。

  文旅唱主角 小山村变身“打卡地”

  “‘六月十九开开锣,六月二十过半年’是我们村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期间来访的游客大约有十万人,主要来自济南市区和淄博、滨州等地,也有外省戏迷专程赶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已经是我们这儿的‘常客’了!”章丘梆子第十代传承人、章丘梆子剧团团长于亮兴向记者介绍。

  2009年,于亮兴回村接过章丘梆子传承衣钵,因不忍看传统文化一直沉寂,就萌生了通过设置乡村戏剧节复兴梆子文化的想法。

依托“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振兴乡村新场景——文旅 IP 助力,古村落火出圈

戏剧赋能乡村振兴

  “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章丘梆子都是石匣村老少爷们儿心底最期待的压箱底节目。我小时候章丘梆子盛行时,过半年、过大

  年,戏台上梆子唱主角,村里老老少少都争着上台,四邻八舍的村民都来观看演出,别提多热闹了。”看着章丘梆子由“盛”到“衰”,于亮兴做了很多努力。2019年8月,首届“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在石匣村开幕了。

  “我们章丘梆子似乎是一下子就‘红’起来了!”

  说起章丘梆子的现状,这是石匣村人的最大感受。“不光是梆子,我们村现在也成了网红打卡地。”看着村子里来来往往的游客车辆,脸上的笑容是村民掩饰不住的自豪。章丘梆子“红”的印象,看似是电石火光的爆燃,却少不了厚积薄发的沉淀。自2019年首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启动开始,石匣村便打出了“看大戏、吃伏羊、过半年”的文化名片,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共同打造过半年活动,邀请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等业内“大咖”前来助阵,五年来持续吸引游客40余万人。伴随着石匣村的“走红”,章丘梆子也“红”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经过“到此一游”的熏陶,嘴里也能“吼”几句。

  石匣村的声音顺着蜿蜒陡峭的山路,冲破山峦重重的阻隔,传到了山外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感受石匣独一无二的“攒”文化。石匣村把章丘梆子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IP引擎,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特色,将乡村民俗文化从展示、研学、欣赏、传承等多层面构建成核心文化体系,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乡村旅游新路径 农文旅激发新动能

  “这些手工艺品做得真精致啊!”“咱店里还有位置吗?上两斤羊杂汤吧!”“尝尝咱特色泉水豆腐吗?豆浆磨得也好喝!”“新鲜出锅的粘玉米,可甜了!”乡村振兴戏剧节期间,村口的叫卖声、食客的聊天声、食物的烹煮声充斥在石匣村的街头巷弄,村庄内各处景点前、摊铺旁、饭店里,到处都是人流涌动,一派红红火火的繁忙景象。

  “过去石匣村是一个贫穷的山村,土地资源稀少,传统产业发展受阻,整个村760多户,贫困户就有300多户,老百姓收入少,村集体年收入仅有5万多元,无法满足基本开支。近年来,通过打造一系列文旅活动,目前石匣村村集体年收入已经达到50万元左右,为老百姓增收、村集体增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石匣村党总支书记景华向记者介绍。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石匣村历史文化悠久,村内保留着报国寺、真武庙等九处庙宇,九顶山、大青山等20多座山层峦叠嶂,凉水泉、圣水泉等36口泉水汩汩穿过古老河道……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随着石匣村3A景区的成功创建及乡村振兴戏剧节的举办,村内休闲农家乐、民宿、沿街摊店、特色农产品销售等系列旅游产业链条应运而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增加村级收入近80万元,群众增收2万余元,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走出了以乡村旅游带动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依托“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振兴乡村新场景——文旅 IP 助力,古村落火出圈

第四届戏剧赋能乡村振兴(章丘)研讨会

  “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石匣村通过举办‘乡村振兴戏剧节’,让这个深山里的小乡村沸腾起来了,这就是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石匣村能够想到借助‘过半年’这样一种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综合了文艺表演、戏曲文化等各种形式进行展演,难能可贵。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周边的市民前来游玩,带动了村子的发展,同时也能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其中,促进了地方戏曲文艺的大融合。”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浩对石匣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表示高度赞许。除了乡村旅游,石匣村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推动形成休闲农家乐、民宿、沿街摊店、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古韵石匣,梦里山村”名片。村庄烟火气息日渐浓厚的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餐饮和特色农产品销售,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未来,石匣村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好。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戏剧节’等活动爆火之后,老百姓的农产品销售量越来越多,增收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广,口袋也会越来越鼓。”景华对石匣村的未来充满希望。

  从“殿堂气”到“接地气”,从“文艺范儿”到“烟火气”,从最初的游客几百几千到3万、15万、30万、40万,戏剧节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石匣村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在发展乡村旅游上深耕细作,将石匣村的景观及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出来,将传统村落节庆打造成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民”盛典IP。在带动餐饮消费、土特产销售等周边产业发展上深度发力,进一步带动周边村的旅游产业,通过刺激消费,推动区域乡村振兴全面提速,释放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作者:张敏 钱堃 刘晓淙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