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修(右一)与村“两委”一起制定发展规划。
秋雨连绵,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太平街道办事处谢家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公修在村里一片荒地里忙碌,脚印踏满了菜园每一个角落,种子也在每一寸土里生根发芽。这片小菜园不大,但菜秧却早已被很多人认养,这是陈公修为了把土地资源盘活利用起来,专门打造的“共享蔬乐园”。
为啥要打造“共享田园”?这一切还要从今年6月底说起。历下区城管局建新中队副中队长陈公修被选派到谢家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生疏的工作环境、农村工作事务繁杂的局面,他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白天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详细了解村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广泛征求对村里发展的好思路、好办法;晚上总结梳理,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发展规划,理思路明方向。通过走访调研和实地勘察,陈公修发现谢家村土地以耕地为主,经济发展主要靠保粮增产,且用地性质无法更改,只能种农作物,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调整较为困难。偶然的机会,陈公修想到可以实行“共享田园”新模式,开展小菜园认养活动,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蔬菜采摘园、特色养殖,利用现有水塘、建筑资源增加集体收入,打造集观光、采摘、垂钓、销售于一体的融合项目,不仅能吸收村民就地就业,还能助销特色农产品,成为助民增收的“金字招牌”。
说干就干,陈公修直接住到菜园子旁边,叫来谢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谢义宝,两人加班加点绘制施工图纸,策划网红文化墙,设计共享田园大门造型。该项目一期将偌大的菜园分割成34块地,打造一块块一米菜园,每一个菜园之间30厘米距离。市民付费即可直接租赁一块“云上田园”,每一季度都能吃上农家绿色有机蔬菜,菜园的认养形式有多种,如自种模式、托管模式,既可全程亲自参与种植也可委托园区工作人员种养,丰收采摘时节可直接邮寄到家。园区还养殖了鸡鸭鹅等,可吸引家庭开展亲子活动。“以‘共享菜园’为中心,还可以拓展一些更丰富的活动,比如扎上帐篷供人们休息,准备可以做饭的大锅灶,一旁的池塘后期也计划利用起来,开展垂钓活动,这样大人孩子都有得玩,能让他们待上大半天时间。该项目可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发展,形成规模以后,可有效增加村民的收入,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甜。”陈公修说。
如果说增加村民收入是头等大事,那么为村民排忧解难则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陈公修主动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民情日记本上记满了村民的家庭情况和当前所需解决的诉求。“被村民需要、被群众信任,这是我的信念所在。我要通过乡村振兴让村民有奔头。”短短两个多月的基层磨砺,陈公修皮肤晒得略显黝黑,跟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谢家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于陈公修“忙前跑后、争取资源”,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村民都表示:“感谢来了一个好书记,不为己不为利,全心全意地谋发展。”
春华秋实,恰是如歌岁月。驻村第一书记陈公修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理念。他说:“很荣幸组织派我来驻村,这是组织的信任。如果不踏踏实实地干点事,那就是虚度光阴,无法向组织交代,更无法向谢家村的群众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