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济南各区县“好戏不断”——
科学种植、四季采摘、特色民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兴旺有“好戏”;
青山环抱、泉涌河畅、净美村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进,乡村生态宜居有“好戏”;
文化活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乡村文明成风有“好戏”;
网格化、制村规、定民约,乡村治理有“好戏”;
合作社、农业园、新农人,乡村富裕小康有“好戏”……
地名“出名”农产“出圈”
乡村文明出彩
2022年8月,市中区入选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在让地名“有名”的过程中,该区点亮乡村文明、串联乡村故事、突出乡村特点、推进乡村振兴。
该区讲好乡村故事,让地名“有名气”。该区成立了市中区地名专家库,深入挖掘辖区乡村地名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同时,打造乡村地名数字博物馆,并在打造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乡村地名资料的可视化、数字化,扫扫二维码,村庄历史、村名来历、传说故事、特产产品等信息一目了然。
该区壮大乡村产业,让地名“有品牌”。在市中区兴隆街道青桐山村,原本的家庭豆腐坊,经过合作社标准化生产,传承七十年来“清水煮豆腐,无糖自甘”的老手艺。村内有市中区海拔最高的青桐山,加之紧邻七十二名泉之后“斗母泉”,无污染的地下泉水为引,磨出独一无二的“泉水豆腐”。自此,青桐山村以山闻名,以“泉水豆腐”打出品牌,地名+农产品,强化了农产品的地理标识和地名属性。该区还在乡村地名数字博物馆增设农产品电子展厅,为仁里村多肉花卉、青桐山泉水豆腐、大庙屯西红柿等本地优质农产品宣传推广增添助力,产品产业发展与地名联系起来,推进农产品更“有品”。
该区点亮乡村美景,让地名“有品位”。如今一提石崮寨,很多人就能想到山寨文化、森林氧吧。的确,来这里,就能沉浸式体验钟灵毓秀的寨上风光,也能近距离感受玻璃栈道、高空滑索的惊险刺激。市中区用地名赋能乡村旅游,让地名有别样的“品位”。今年6月,全省首个乡村地名文化主题公园正式落户市中区,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好地了解市中乡村的地名故事,也让市中群众对家乡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带动乡村产业“热”起来,让乡村文化“亮”起来,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特色作物“莲莲”丰
乡村振兴“路路”通
伏身、弯腰,在齐腰深的泥水中,顺着荷秆往下踩,踩到藕后,挖藕人技术娴熟地一提,一节节还带着淤泥的莲藕就被拽出了水面。
这是天桥区桑梓店街道“二道坝”南北两侧铁匠村莲藕丰收的场景。在莲叶接天、无穷碧色下,村民们挖藕忙、采购商收藕忙,堆积如小山的莲藕,凝聚着村民收获的喜悦。
莲藕作为铁匠村特色经济作物,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关键,铁匠村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产业。今年240余亩的莲藕大丰收,让村集体经济再迈上新台阶。
土地关乎农村的发展,铁匠村一直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通过统一规划后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也加快了粮食作物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的步伐。同时,铁匠村还利用帮扶资金搭建钢结构厂房,提供厂房租赁服务,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打铁必须自身硬”,提高村民的劳动能力和技术素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为充分发挥村民力量推动全面乡村振兴,铁匠村邀请技术专家、致富能手给村民授课,带领村民们科学谋发展。
在驻天桥区省派工作队和驻铁匠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成功落地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校地合作形式,将学院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格局。学院师生赴村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人才培养和乡村文创等方面与铁匠村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现在我们村子是越来越好了。”村民高兴地说。道路修整与绿化、危房改造、排水改造……一项项惠民工程切实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的铁匠村,产业发展强村富民,校地合作凝心聚力,文化“硬件”“软件”多头并进,实现了乡村振兴之路“路路”通。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上,铁匠村正以振兴之笔不断绘就新的篇章。
蜜薯亩产8000斤
奏响乡村“甜”园曲
眼下,正是蜜薯收获的季节。平阴县安城镇让庄铺村乡村振兴示范园蜜薯喜获丰收。田埂间,挖薯机正穿梭于翻滚的泥土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一排排饱含泥土气息和香甜气味的蜜薯被翻出土壤,摆满田间地垄,个个形态饱满。该村种植的是“烟薯25”,预计今年每亩产量将达到8000斤以上,能为村集体增加十几万元的收入。前期,进行包装批发至济南周边地区,后期还将通过订单销售配送到全国各地。
让庄铺村自2021年开始种植蜜薯到现在已有三年,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升级,该村统一采用了更加便捷科学的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模式,全面提高了收益。同时,蜜薯由种植到收获还能为周边村民提供季节性劳动岗位,稳定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据让庄铺村党支部书记王忠超介绍,今年该村将重点在增产增质增效上下功夫,通过“人才+科技+党建”引领,从产业链前、中、后三端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拉长产业链,实现蜜薯深加工增值,开展蜜薯上下游产业开发,提升蜜薯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让庄铺村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同时,借助安城镇“平阴双鲜”品牌建设的政策东风,以产业育品牌、以质量铸品牌、以市场强品牌,多措并举加大“平阴双鲜”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持续擦亮“平阴双鲜”特色品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让庄铺村充分挖掘自身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种植蜜薯、草莓、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产业领富平台带动
筑牢富民强村基石
改变村庄落后面貌,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壮大特色产业。但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觉得,都在党和政府的文件里。
“比如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高淑贞说,三涧溪村便抓住机遇,建设了两个冷链项目,共争取200多万元资金支持,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0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80余人。
“产业增长点在哪里,合作社就建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是三涧溪村一直遵循的发展思路。三涧溪村成立多个合作社,带动村民进入产业链条,带动村民增收。
最近,在三涧溪美食街,边赏荷花边吃大油条成为不少三涧溪村民的日常。这是三涧溪巾帼商贸合作社开发的又一项目。就在前不久,三涧溪九彩乐园开业,进一步丰富村里旅游业态,预计为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合作社引领,三涧溪致富平台越来越多,目前已开拓章小福农乐园、古村落民宿群、乡村振兴综合体等特色产业20余处,形成南工、中旅、北农的产业格局。到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23万元,人均纯收入3.2万元。“只要人不懒,到处有钱赚,年年有分红”,三涧溪村的村民们干劲十足。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三涧溪坚持文化领魂、文明带动,筑牢美好家园风尚。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专门部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特别提出“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为三涧溪村丰富农村文体活动,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高淑贞介绍,自2006年以来,三涧溪村先后新建了高标准的笼式篮球场、足球场,安装健身器材80余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活动室、科技图书室,组建庄户剧团、舞蹈队、合唱队等民间团体,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下一步,我们还要搭建更多平台,让老百姓走上舞台,创造价值、实现价值,让老百姓唱出更多‘大戏’。”高淑贞表示。
戏曲唱出新风尚
乡村文明渐成风
“文明风尚要倡导,高价彩礼不应当……”近日,在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张马屯村广场上,阵阵乡音配合着锣鼓声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舞台上传出,这是王舍人街道送戏下乡活动之一,演员们精心编排的河南豫剧《打金枝》《移风易俗在农村》等节目引得村民喝彩声不断。
演出现场,戏剧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将党的惠民政策、移风易俗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一桩桩、一件件以“戏”的方式呈现给群众,宣传给群众,让群众在听“戏”看“戏”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地悟党恩、感党恩,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带给大家生活的大便利和大实惠,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倡树了文明新风。戏台下,老戏迷们都沉醉在熟悉的戏曲中,时而跟着调子哼唱,时而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欢笑声、鼓掌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
“以前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改变观念。”张马屯村党委成员吴茂泉说。
一招一式尽显戏曲之美,一颦一笑传递戏曲神韵。舞台上演员们深厚的唱功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众大呼过瘾,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台下村民热情洋溢,赞不绝口,现场气氛热烈。整场演出紧扣鲜明的主题,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入手,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引导群众抵制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歪风陋习,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这次送戏下乡来到咱们这,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尤其关于移风易俗的小品,立意新颖,深入人心,让大家受益匪浅。”村民刘先生笑着说。
今年以来,王舍人街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0余场,引导群众倡导文明节俭之风,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将移风易俗之风吹入群众心里。(本报记者 李小梦 刘媛媛 张素芬 张敏 钱堃 冯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