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75年春华秋实、砥砺奋进;75年风雷激荡、波澜壮阔。城市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跑出了强省会建设的“济南速度”,持续加大改革开放的“济南深度”,不断刷新着实力跃升的“济南高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大河奔流,大城崛起。济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千年古城处处迸发澎湃活力。展望未来,济南蓄势向上的基础更为坚固、动能愈发强劲、前景更加广阔。
砥砺奋斗,标注发展新刻度
75年来,济南的历史不断被改写、续写,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这是实力跃升的75年。发展能级大幅跃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质效加快提升,强省会战略扎实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攀升。
这是锐意进取的75年。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齐鲁科创大走廊、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突破263万的人才资源总量见证着省会城市进取不竭的动力,儒商大会、中国算力大会、中国企业论坛、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跨国公司高层对话会、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以效率、科技、绿色给济南增添了新的标签。
这是凝心聚力的75年。从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成立、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5英尺马达车床,到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联网运行,再到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经济、促发展,这座城市经受住各种考验,阔步迈入“黄河时代”,跻身全国特大城市行列,牢牢把握住了发展主动权。
在时间的坐标中,城市的发展或惊心动魄,或慷慨激昂,或砥砺前行,或跨越迈进。这是不凡的75年,巨笔如椽难以写尽。75年来,济南改革求新、锐意进取,用铿锵信念与执着行动,不断回应着75年前那个崭新时刻、美好期许。
75载风雨兼程,75载奋进不止
70多年前,彼时的城市经济基础遭受到严重破坏,全市仅剩12个工业行业,百人以上的企业不过30家,机械工业只有几家修理厂,重工业基本是空白,全年工业总产值仅1.1亿元。
一座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城市,如何获得真正的新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新生又会给荆棘遍布的改革带来怎样的负重?从历史中走来,济南坚定作答。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全市人民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1988年,当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指挥棒挥舞起来,竞争机制被适时引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给农村改革、住房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注入了崭新活力。
2003年,坚持“两手抓”,城市夺取了抗击非典与经济发展双胜利。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当前,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锚定“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目标,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号角声振聋发聩,全市上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
历史的车轮永不止息,75年巨变,固然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来观察,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泉城人民从僵化中觉醒、从束缚中解放、从沉寂中新生、从改革中突破,城市发展真正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
1979年6月,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地长清县双泉公社贾庄村,济南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包产到户前,粮食都要“数着吃”;包产到户后,不但能吃饱,每亩地的粮食也实现了增产——贾庄村58岁的村支书邵珠评价“好得很”。
1982年1月,当时济南最大的百货商店——人民商场营业大楼建成开业,琳琅满目的商品给济南人民带来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
2002年9月,泉城路经全面拓宽改造后,重新开街。这条长1560米、宽50米的商业步行街成为当时国内最长的商业街之一,在“十一”黄金周吸引200多万人,成为市民游客心中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2023年9月,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开幕。“这里发展空间广阔。”与众多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家一样,参会企业代表余慧实地考察后十分看好济南,希望企业有机会来济南发展……
75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却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未来的走向。事实也足以说明,当一座城市有担当、敢突破、善作为,任何艰苦卓绝的挑战与涉险碰硬的革新都会迎刃而解。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刚刚解放时“一穷二白”的家底上,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到1952年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7亿元,比1949年增长65.9%,平均每年递增18.4%。这为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奋进的济南驶上发展快车道。到200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00亿元,尤为重要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8.2∶41.8∶50。而10年后的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812.6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2:40.3:54.5。
时间来到2022年,虽然经历疫情,但城市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总体呈现承压回升、企稳向好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27.5亿元,经济总量6年连续跨越6个千亿级台阶。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稳步发展,“半年成绩单”令人振奋。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的总体态势,生产总值达到584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好于全省。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面对新生,诗人如此感受。新生、希望,像一个迎着朝阳奔跑的青年,济南热血执着、满怀希望,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华丽蜕变。
科技创新塑造济南发展新优势。
超越,再超越
一路走来,这座城市的实力在砥砺前行中愈发深厚,现代化的气息在奋起直追中愈发浓郁。
在经济腾飞的道路上,济南始终有股子创新劲儿。1949年,制造出国内第一台对板精磨机;1982年,当时亚洲最大跨径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2002年,全国已建成的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绕城高速公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全线通车;2022年,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在济南发布并启动运行,“济南一号”“泉城一号”成功发射,济南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
进入新时代,济南经济发展不断“换挡提速”。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强化,齐鲁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济南跃居2022全球科研城市100强第36位,全社会研发综合投入占比达到2.68%;数字济南建设全面铺开,构建起“1+4+N”总体框架体系,统筹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7%,跃居2022全国数字经济城市排行第6位,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
在城市激烈竞争的赛道上,济南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各方投资兴业的丰厚沃土。各级各部门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服务员”,努力以最优厚的政策支持、最有力的要素支撑、最贴心的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在济发展壮大;助力民营企业攀登,推出支持骨干民营企业跨越发展若干措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实施“一次办成”改革,“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等一批创新举措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在泉城·全办成”品牌效应凸显……
如今的济南,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空间布局加快拓展、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站在了新时代的风口,一系列成就备受瞩目。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1万户,86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来济投资落户,2023年济南人才总量将突破272万,新增产业领军人才200人以上;在中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济南列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1位;第三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发布的《中国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中,济南市获评“2023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和“2023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济南入选2022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AI创新之城竞争力全景报告》显示,济南在TOP20城市成长潜力排名中仅次于合肥和成都,位居全国第三。
牢记嘱托,不负厚望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亲临济南视察,为山东擘画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宏伟蓝图。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赋予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山东、济南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济南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项目是济南拼经济的关键抓手。今年是济南的“项目突破年”,在年初的“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上,济南确定了全市第一批130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元。经过动态调整增加,如今项目数量已经达到1830个,总投资额超过2.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3400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强劲动能。
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济南制定出台11条支持商贸流通行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策划实施“泉城购”2023济南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挥文旅、体育等消费券带动作用,上半年共发放政府消费券6200万元,带动直接消费超20亿元,市场消费快速复苏,刺激经济发展“热起来”。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乘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东风,济南积极拥抱数字浪潮,坚持把加快打造“数字济南”作为推进济南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数字先锋城市。今年是数字济南建设的“重点突破年”,济南提出在“体系定型、系统重构、数据同享、产业升级、场景拓展”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数字济南建设质效……
今天的济南,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积蓄起十大发展优势:战略红利交汇叠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数字赋能势头强劲、人才保障基础坚实、金融服务优势突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市品质生态宜居、人文环境厚重淳朴。省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的势能更加集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地位更加凸显。
时间的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未来。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这座城市75年如一、初心未变,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落后走向进步,不断以崭新姿态展现出自强不息的勃勃生机。(文/图 本报记者 王端鹏 范俐鑫 陈长礼 郭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