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出生的王存翠是商河县殷巷镇土马店村村民。71岁高龄的她用一个母亲的襟怀,给了家人春日般的温暖,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三口之家的一片天。她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却用坚强和勇气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对患病儿媳尽心尽力。王存翠获得感动商河2021年度人物——“文明创建奉献者”荣誉称号,荣登“山东好人榜”。
“我早上六点起来,洗洗脸洗洗手就做饭,然后喂她吃饭,下午就洗洗尿布,晚上九点睡觉。”这是王存翠7年来日复一日生活中普通的一天。7年前,王存翠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下地干农活,小孙子活泼可爱。但不幸就在那一年发生了,丈夫和孙子同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儿媳因受刺激也得了脑血栓。由于遭受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王存翠的儿媳出院回家后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智力也受到一定损伤。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王存翠患上了青光眼和白内障,一只眼动了手术,另一只眼看不清,体力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虽然老人不善言辞,但她悉心照顾儿媳,这些年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为了方便照顾瘫痪的儿媳,王存翠把自己的床搬到了儿媳的房间。“她嫁到我们家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个人,不能因为这样就把她丢下。她是我的儿媳,但更像是我的女儿。哪有当娘的舍得丢掉自己孩子的?”就这样,她照顾了这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7年多。
王存翠一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她儿子在县城收废品的微薄收入。提起自己的母亲,这位不善言辞的男人也是满满的愧疚,“从小母亲把我养大,没想到遇到这件事,对象一直有病不能自理,老母亲没有享到福,现在还那么受累,我亏欠母亲太多,这辈子还不了,下辈子也要回报给母亲。”儿子陈佃超哽咽地说。“有一年下了雨,我端着盆子,鞋太滑自己摔了,过了几天照顾她的时候又摔倒在屋子里,我自己就在那哭,这咋整啊,啥时候是个头啊。”对王存翠来说,生活对她太过残忍,但她为了家庭一直在努力地生活着。
生活就这样紧巴巴地过着。自从被纳入贫困户后,王存翠他们一家享受了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政策,生活的重担才减轻了一些。王存翠心怀感恩,说的最多的总是那句话“现在党的政策真好!”
在王存翠的精心护理下,儿媳的病情逐渐好转。在他人帮助下已经能够自己下地行走。“我但凡能动就会一直照顾她。”王存翠曾下定决心,活一天也要替儿子一天,让儿媳有好日子过。
“她是我儿媳妇,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孩子,她过得好了,我们做长辈的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王存翠。如今,王存翠照顾儿媳的事迹,在殷巷传为佳话,村民们都被她所感动,村“两委”、热心群众有时候也会上门帮忙,亲眼见过她细心周到照顾儿媳的人都说,“能坚持这么多年照顾儿媳,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她真的很伟大。”
(本报记者 郭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