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2023-10-14 07:04:2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高原
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紧贴工业经济、山东制造,大力实施“技能兴鲁”行动,深化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改革,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

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到2030年,培育百万名以上“技能兴鲁”新工匠;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10月13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对《实施意见》进行权威解读。

  山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哪些有益探索,今后又将如何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靠技能成才、以技能报国,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山东是人口大省、工业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技能人才大省。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技能兴鲁”行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方面,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把技能人才评价权放给企业,激发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目前备案自主评价企业6938家,评价技能人才76万人次,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推行“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制度,全省已评聘特级技师253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在工程、农业、工艺美术等8个领域,开展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评价,全省已有1646名技能人才获得相应领域的专业技术职称。

  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待遇激励问题,山东突出项目带动,设立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齐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项目,面向全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开展推荐选拔活动,最高给予60万元补助,并给予政策支持。同时,突出服务保障,把高层次技能人才纳入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服务范围,已为723位高技能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6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384万人,较“十三五”末增长16%;现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70人,全国技术能手695人,齐鲁首席技师210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3599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全省共有技工院校210所,在校生达到4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

  目前,全省技能人才基本满足重点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大军。

  但也应该看到,山东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技工岗位求人倍率保持在1.5:1以上,高技能人才岗位求人倍率在2:1以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对此,山东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努力建设“技能山东”。《实施意见》描绘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全省高技能人才建设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到2030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00万人;到2035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

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形成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完整闭环

  创新既是人才的标签,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标签。山东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15条创新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形成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完整闭环。

  比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确定了到2030年培育百万名以上“技能兴鲁”新工匠的工作目标。这其中有两个创新点:一方面,强化载体建设,塑造高技能领军人才。提出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30年,建设200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400个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力争到2030年,培养万名高技能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培养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规定,按投资额的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同时,着力优化“金蓝领”、中国特色学徒制,到2025年,培养10万名以上企业新型学徒职工和现代学徒。

  评价是技能人才工作的指挥棒。围绕创新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山东将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根据水平、业绩直接认定职工的技能等级,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贯通评价通道。创新开展技能岗位“人人持证”工程,计划到2025年,在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和用人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企业是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山东创新技能人才使用制度,将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岗位管理体系,鼓励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革新攻关项目,组建“技师+工程师”团队,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的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以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为引领,加大齐鲁首席技师选拔力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的企业达200家左右,评聘技能人才1000人左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

  良好的激励制度是技能人才成长的动力。围绕健全表彰激励制度,山东还将高技能人才纳入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人员申报范围,推荐参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相关表彰评选,省级及以下表彰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同时,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建立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等。

趵眼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份新政尽显山东雄心壮志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山东各级各部门正积极采取一系列务实之举,不断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技工院校是大国工匠成长的“摇篮”。近年来,山东把发展技工教育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主渠道,技工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占据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的“半壁江山”。到2025年,山东将基本形成以技师学院为主要培养层次,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合理布局、梯次发展,具有鲜明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届时,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保持稳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高级工班以上在校生比例达到55%以上,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万人次。

  公共实训基地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省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以“服务就业、支撑产业、提升技能、培养人才”为导向,强化公共实训基地效能,加力推进基地建设发展。其中,将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点面结合、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网络。鼓励支持地方、院校、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公益服务型、产教融合型、产训结合型公共实训基地。

  山东财政部门近年来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健全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助力全省技能人才队伍提质增量。其中,2019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筹集62亿元,支持开展大规模补贴性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下一步将统筹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比如,继续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专项债券等财政性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调整补贴性技能培训目录,加大对新业态、新产业培训补贴力度等。

  山东职工群体数量庞大,蕴藏巨大的创新力量。山东省总工会大力实施“职工创新创效工程”,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注重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将坚持“优中选优、竞争择优”,每年培育省级“全员创新企业”50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0个、“鲁班首席工匠”2名、“齐鲁大工匠”10名、“齐鲁工匠”100名,联合做好“山东手造工匠”等培育工作,带动各级培育更多工匠人才。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未来一定会涌现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书写更加精彩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山东答卷。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