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在训练中。
近几年,“国风热”兴起,逐渐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而短视频和直播,也成为推广国风文化的重要媒介,催生了一大批“95后”“00后”创作者。
本期《青年说》,请跟随我们与近两年火遍短视频平台的“416女团”成员、22岁济南姑娘朱鹮面对面。听这位“00后”荀派花旦讲她们凭借戏腔翻唱歌曲走红,继而吸引无数年轻人成为“票友”的故事。
意外走红
见到朱鹮时,她前一天晚上刚从北京返回济南。虽然略带疲惫还有些感冒,但一开口说话,就让人很容易猜测到眼前这位姑娘大概率是一位文艺工作者。
10月15日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2023抖音美好奇妙夜上,朱鹮与毕业后各奔东西的4位女同学再度“合体”,在舞台上唱起了她们两年前爆火的成名曲——《探窗》,掀起了一波满满的“回忆杀”。
时间拉回到2021年4月,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汇报演出当晚,朱鹮与这4位同学首次合作,分别使用程派青衣、荀派花旦等唱腔,翻唱了古风歌曲《赤伶》。一人一句,将歌曲演绎出不一样的感觉和意境。
“其实我们在正式录短视频之前就已经叫‘416女团’了,那时候选秀节目特别多,女团也很流行。因为住在416宿舍,我们就给自己起了一个‘416女团’的名字,这也是我们几个人的微信群名。”说起用戏腔演唱古风歌曲的想法,朱鹮说,毕业汇报演出那天晚上就是觉得大家都化了漂亮的妆,也都很喜欢国风歌曲,就试着唱了一下,并录了一条视频上传到了短视频平台,没想到一下就冲上了热搜。
虽然很快就迎来了毕业,“416女团”的姐妹们各奔东西,但女生们依然用同样的方式拍了很多用京剧戏腔演唱歌曲的视频,也会发一些日常练功、演唱的视频,还会展示京剧赶妆、戏服、扮相、手势,教网友分辨不同流派唱腔,记录生活的同时普及京剧知识,并上传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仅她们的成名曲《探窗》一曲,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总量就超过5000万,美妙的戏腔,听得让人如痴如醉。
十余年坚持
朱鹮小学就读于济南市营东小学,有一年京剧社团招人,外形、嗓音条件都还不错的朱鹮报了名。一经接触,她就被京剧迷住了,痴迷到在被窝里一遍遍唱《卖水》的程度。10岁时,朱鹮考入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开始专业学习京剧,16岁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京剧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朱鹮说,在即将艺考的时候,她从两张桌子高的台子上下腰,不慎摔下来导致腰部骨折。后期,因为她长期规避那个疼痛的位置,导致脊柱侧弯25度,医生告诉她以后唱不了京剧了,如果继续练下去,以后生活可能都不能自理。家人也因为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劝她放弃学习京剧。
“可是我喜欢啊!等身体恢复好了,我还是可以回到学校、回到舞台上的。”朱鹮没有放弃,她专心在家休息静养,虽然不能练习高强度的项目,但她坚持锻炼嗓音和表演,直到慢慢把伤养好,重新回到舞台上。
推广国风文化
“哇!好特别的演唱!”“突然明白老祖宗没手机怎么过了”“听了你们的戏腔,我去看京剧了”……谈到“出圈”后网友的评论,朱鹮说,让女团的姐妹们最开心的就是粉丝通过观看她们的演唱,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大家觉得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起一道桥梁,连接着年轻人和京剧国粹。
当然,两年多来,网络上也有一些诸如“唱得不伦不类”的负面评价。朱鹮坦言,论专业水平,“416女团”与高水平京剧演员肯定没法比。大家只是想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以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推广国风文化,将更多年轻人“领进戏曲的大门”。
朱鹮告诉记者,很多“00后”“10后”粉丝留言说,正是在她们直播间的偶然“一瞥”,才开始了解京剧,加入大学或中学戏曲社,甚至买上一张票,到剧院听京剧,“这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贵的事儿”。
数据显示,在抖音平台,最受欢迎的十大非遗项目中,传统戏剧占据半壁江山:京剧位列第三,黄梅戏、豫剧紧随其后,越剧、秦腔分别位列第九、第十。
戏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从“416女团”的粉丝数据便可见一斑。他们的粉丝中,30岁以下的人群超过半数,小于23岁的接近25%。这是戏曲艺术以往很难覆盖的群体。
让人欣慰的是,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推广国风文化为“416女团”赢得了千万粉丝,也让大家坚定了往下走的勇气。毕业两年多的时间里,女团成员无一人转行。其中,边靖婷、杨淅就职于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程校晨从事戏剧、戏腔歌曲相关工作,小她们一届的朱佳音也在毕业后入职了新艺民族室内乐团,每个人都在坚守着自己的戏曲梦。
而作为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在山东省录取的京剧表演专业“独苗”,朱鹮现在不仅是一名京剧演员,还是几所学校的京剧表演培训老师。除了给中小学的艺术社团上课,还到老年人大学进行公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