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双十一” 济南好品加速“走出去”

2023-11-13 06:41:47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敏 钱堃 刘晓淙 贾希嘉 李金萍

责任编辑:鞠月芹

  一盒盒草莓在流水线上被工人们称重、整理、码放、贴牌,再送去质检、包装,一颗颗草莓就这样被包装进精品礼盒里。在唐王街道的草莓流水线加工间里,这些草莓登上了属于自己的“客舱”,经过电商经销,它们有了准确的目的地——全国各省市的消费者手中。

  “双十一”前后,在全市广袤农村,无数条这样的流水线“跑动”起来,全力以赴承接市场“大流量”,泉城农副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更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1 “屏幕to屏幕”连通消费桥梁

  立冬已至,在唐王街道西张村的温室大棚里,一朵朵白色小花盛开在田垄上,已经成熟的深红果实点缀其间,相映成趣。

  如今,小小的草莓正成为连通消费端和生产端“两块屏幕”之间的桥梁。

  “现在刚下头茬,从整个街道来看,每天销售的草莓在1万公斤以上。”唐王街道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唐王街道有60余家草莓企业,其中接近80%实现了电商销售。“此外,辖区零散的种植户很多,开直播、搞电商的很多。这还是头茬,等到旺季,电商销售的形势会更好。”

  要说搞电商销售,唐王街道“85后”海归农场主张硕可是一把好手,从开始创建农场,他就一直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草莓销售。

  “草莓果实娇嫩,不好运输,一开始要搞电商的时候真算得上是‘煞费苦心’,有的时候邮费还抵不了成本。”谈到自己农场里正火热的草莓电商时,张硕非常感慨,“现在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政府部门牵头帮助我们与物流公司签协议,草莓的运输速度快了,成本也低了,我们能够更放心地扩大电商的经营。又赶上‘双十一’电商旺季,采购草莓的网上用户特别多,前两天我刚给宁夏的客户发了货。”

  无独有偶,“盒马村”的“村长”颜丙辉也在电商领域铆足了劲,“现在头茬草莓上市了,正是在电商平台上架、铺开销售的时候。”颜丙辉介绍,“这两天格外忙,生怕供应不上。”

  为了保证及时供应,当前“盒马村”正在全力以赴开展对接莓农的工作,及时连接供应盒马的大徐村、东王村等17个村,并且“盒马村”还招收周边村民帮忙采摘,帮助当地村民增收。预计在草莓成熟旺季,经过“盒马村”发往全国销售体系的草莓日均1.5万盒。

  “这一个加工间里就有30来号人,每天能够加工1500到2500公斤的草莓。现在一些大客户通过电商找到我们下订单,要的量很大。”唐王丰收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邵建海看着忙碌中的工人,十分开心,“未来我们要继续扩大产能,预计招到70-80人,争取日加工总数超过5000公斤,实现草莓从地头直达餐桌。”

  2 “乡村赋能”走出多彩致富路

  山水彩石富硒小米、酸枣芽茶、鸡枞菌干品、潘河崖村黄金耳……打开微信搜索“彩石乡村赋能”,就能选购历城区彩石街道农副产品。进入11月,彩石乡村赋能电商平台出货量大增。

  为促进乡村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开辟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彩石街道引进乡村赋能平台,对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全方位摸底调查,从中精选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等,实行品牌化运作,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物流、统一售后,打造完整的供应服务体系,让彩石街道的农特产品卖出品质、卖上高价。“乡村赋能平台为42个行政村和250名困难群众开设微信店铺,每一个微信店铺都可以对外销售平台上的所有产品,通过‘一码统筹’技术,让村集体和群众分享二维码即可轻松代言销售全街道甚至全区的产品,店铺经营所产生的利润归村集体或村民所有。”彩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赋能店打破了土地、资产、资源的制约,村党组织宣传推广使用村级店铺,所产生利润归村集体所有,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极大转变了村“两委”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了村“两委”的积极性。

  “去年一年,彩石街道线上42个村集体店、249个低收入人群店铺、176个线上居民店,总销售额1290余万元,村集体及低收入人群增收160余万元,带动全街道80%以上行政村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彩石街道乡村赋能平台负责人董伟介绍。

  与此同时,打造以“乡情、亲情和友情”为链条的稳定服务生态,逐村摸清本土乡贤、离土乡贤和外来乡贤,以及在外就读高学历毕业生和亲朋好友,建立覆盖全国的“天南地北彩石人”信息库;成立家乡人联谊会,激发乡贤人才支持彩石发展的热情,发动在外人脉资源,利用网络、朋友圈、微信群等进行彩石特色产品的宣传推广,让彩石特色产品卖向全国,走出了一条多彩致富路。

迎战“双十一” 济南好品加速“走出去”

孙铁匠铺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3 非遗搭上电商“快车”跑出振兴“加速度”

  “再介绍一下铁锅吧,铁锅都有哪些尺寸和样式?”“1号链接和3号链接有什么不同……”在相公庄街道孙铁匠铺抖音直播间里,咨询产品的弹幕不断刷屏,主播不断更换手里的产品,流利地向顾客讲解。

  章丘被誉为中国的铁匠之乡,打铁技艺源远流长,铁匠文化根植于乡土血脉中,底蕴深厚,而铁匠之乡的起源就在相公庄境内的长白山下……

  孙铁匠铺,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孙淑芹是孙铁匠铺第五代传承人。2020年,在外经商的孙淑芹嗅到了电商发展的商机,抢抓机遇成立起“贝多(山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最开始,我们通过电商销售投资少、受众广、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打开我们铁锅的销售渠道,但是苦于没有经验,所以线上销售发展得比较慢,反而线下门店经营得越来越好,这两年品牌名气越做越大。从去年起我们不断优化电商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将我们孙铁匠铺品牌推广出去。”孙淑芹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孙铁匠铺通过工艺教学、吸纳村民就业的方式带动了村里十几户困难家庭实现了增收致富。目前,已有当地50余位手艺人加入孙淑芹的队伍,人均月收入超1万元。

  “现在直播成了电商领域的‘标配’,我们紧跟热点,开通了抖音号、快手号和微信视频号,组建了专业的直播团队,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铁艺锻造技艺保护传承动态、产品研发信息,收获了很多流量与人气,现在直播间人气很高,每场直播都能开单。”孙淑芹说,“我们非遗打铁技艺保护工坊通过开设公益培训班、设立手工锻打技术研培工作站,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锻打铁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50余次,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下一步我们还将开设直播技能培训班,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直播电商这条‘快车道’。”

迎战“双十一” 济南好品加速“走出去”

  三涧溪村乡村振兴综合体。

  4 乡土人才“活水”拓宽助农销路

  “我们的源虎黑猪是在山林中散养,使用天然饲料喂养出来的黑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馈赠亲友、家宴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在章丘区三涧溪村乡村振兴综合体,一个个电商直播间热闹非凡,主播在镜头前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章丘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众多网友下单。三涧溪村乡村振兴综合体由三涧溪(山东)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设有直播运营中心、供应链运营中心、战略合作中心三个主营部门,全力对接当前的数字经济、网红经济、跨境电商等新经济、新产品、新业态,立足优势电子商务产品,塑造特色品牌IP,培育一大批网红品牌产品,形成稳定的产业链竞争力,搭建线上线下互促共赢、全面发展的良好数字直播产业体系。

  今年5月,三涧溪(山东)电子商务集团与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开展“电商直播”联合培训,借助学校专业优势,协助集团和三涧溪村提高电商意识和电子商务技能。

  此外,为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三涧溪(山东)电子商务集团多次与章丘区妇联联合开展高质量巾帼电商培训,培育女性电商直播人才,实现让妇女学习、掌握、运用“互联网+短视频+直播”新业态,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增强创业创新的本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商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同样可以和当下时兴的流量经济相结合,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电商直播经济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打通电商直播助农渠道,落户在乡村的企业也可以直接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有效带动农村产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迎战“双十一” 济南好品加速“走出去”

  济阳区供销社探索打造“码上供销”。

  5 “码上供销”带动乡村振兴“大流量”

  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基地(厂商)直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为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供销服务。这种新零售模式就是济阳区供销社探索打造的“码上供销”。

  记者了解到,“码上供销”平台具备集中采购、新零售、大数据服务三项基础功能。以农民生产、生活必需品为重点,整合各类优质供应链资源,以基地直供、批量集采、竞价优选等方式,与供应商、物流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组织系统内各供销网点实施线上集中批量采购,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各供销网点设立特色产品体验区,引流自然人社员进入“码上供销”平台。

  “码上供销平台具有流量成本低、资源充分共享、公益性强等独特优势。”济阳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码上供销”颠覆传统引流模式,变资本驱动“烧钱引流”为众筹合伙“自带流量”。

  每个基层供销社均在“码上供销”注册线上店铺,并生成一个专属二维码,用于线下引流社员。与此同时,平台整合各基层供销社的线上商品资源,形成连锁电子商城。通过“集采集配”功能,联合各区县供销社共同发起各基层供销社集中采购,实现供应链资源的共享,极大地增强竞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码上供销”以供销为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以各区县供销社为核心,帮助农副产品走出去、农资和日用品进入千家万户,体现了惠民利民原则。从今年6月底上线以来,“码上供销”平台免费为58个基层供销社注册了“线上供销社”,济阳土特产如垛石驴肉、曲堤刘家羊肉、富硒山羊、仁风西瓜、垛石番茄、潘氏老粗布、鲜蒸枣、济阳黄河大米等23个区域品牌产品已上架平台进行销售,为乡村振兴带来大“流量”。

作者:张敏 钱堃 刘晓淙 贾希嘉 李金萍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