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传承插上创意的翅膀

2023-12-05 06:17:4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晓涵

责任编辑:刘克

让非遗传承插上创意的翅膀

2023第二届济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部分参赛作品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近年来,我国对非遗的保护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也看到,仅做到保护是不够的,在现代各种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非遗要不断创新,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发扬光大。两年来,济南连续举办非遗创意设计大赛,让济南非遗打破传统壁垒,插上创意的翅膀。

让非遗传承插上创意的翅膀

颁奖典礼现场

  11月30日,随着颁奖典礼的举行,2023第二届济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得到了更多年轻力量和济南各级非遗传承人的参与,他们将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非遗展现更多新时代的风采,走进大众生活,用非遗讲好济南故事,助力济南非遗活化、促进乡村振兴,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让非遗传承插上创意的翅膀

“二安”影韵

  以文化“两创”为支点,让“非遗”品牌服务于城市新形象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以文化“两创”为支点,济南发挥省会文化优势,在创造性转化中传承非遗文化,在创新性发展中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助力撬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济南市非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史专家张继平表示,当非遗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创意还是设计,都成了一个宏大的时代课题,亟需破题、求解。如何让非遗充满活力地传承发展下去,这次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给出了一个新鲜、独特、体验式的答案,也是对非遗另一维度开发的有益尝试。此次大赛所有参赛作品与过去非遗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广大非遗传承人与非遗爱好者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色,融入现代元素,运用中国式表达方式,通过使用现代生活元素和经营理念,创作出了一大批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好作品。这对于助阵非遗普及、助力非遗发展、助推非遗融入新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和燃爆作用。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凌表示,地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推动力。文化遗产是地方社会的精神内核,在有助于营造城市居民的地方归属感的同时,更可成为一张个性十足的城市文旅名片。济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的举办,为济南的这张文旅名片持续发光创造了重要条件。城市建设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彰显文化特点的需求,以赛促建,“非遗”项目参与城市建设,不仅为城市形象宣传增添光彩,对于城市文旅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史振星认为,加深对非遗的研究,让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提振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效应中,已经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特性,传承不等于“守成”,作为新时代的创作者,要打破单一项目研究的局限,将有关联的项目加入,进行比较研究,推动济南非遗的“活态”延续与再生,深度挖掘非遗的存续力和创造力,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将非遗融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都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2023年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开设三个赛道,将非遗充分融入经济、旅游、制造业等领域,丰盈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涵,非遗的保护传承不应只关注非遗本身,还应注重传承主体与其生存环境,提高非遗的知名度与文化活力。

让非遗传承插上创意的翅膀

济南市博物馆·汉乐府陶俑卫衣

  创新“非遗+”,高质量推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近年来,我市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对接,将市场机制引入非遗领域,激发多元市场主体在非遗传承创新中的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市场经济作为当代社会主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市场,就是走入人民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各电商平台、工坊、商户、消费者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各地非遗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纷纷成立,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非遗保护传承良好氛围。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扩大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向。

  陈凌认为,“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模式。“非遗+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应加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出非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旅游产品。“非遗+产业”鼓励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创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非遗+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非遗传承传播方式,拓宽非遗相关产品推广销售渠道。“非遗+乡村振兴”则深入挖掘乡村社区的非遗资源,发挥非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本次赛事中呈现的很多作品都覆盖了以上内容,尊重并彰显非遗的多样性,以此凸显非遗“两创”产品的吸附力。

  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已经是第二次参加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她表示,大赛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创新、展示、交流的平台,非常有意义。她此次参赛并获奖的作品是动感光影套盒《“二安”影韵》。打开盒子,它是一个微型皮影小舞台,有李清照、辛弃疾的皮影及场景,插入手机或者手电筒,就可以在家里表演皮影戏。礼盒携带方便、性价比高,已在市场上得到大众一致认可。这个创意套盒符合教育理念,用皮影寓教于乐,边玩边背“二安”诗词的皮影新形式、新玩法可以提升孩子讲故事、手脑口并用的能力,也对他们了解家乡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泉水扎染代表性传承人李洁此次获奖的作品是根据济南泉水扎染元素创作出来的《文房四宝》。她介绍,文房四宝是大家常见的传统文化代表,在做设计的时候,她将文房四宝更多融入了扎染工艺,并增加了镇纸和桌旗,丰富了传统“文房”的内容。

让非遗传承插上创意的翅膀

泉城记忆非遗盲盒

  非遗传承,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李娟告诉记者,非遗文创的设计目的是要与生活紧密结合,生活中用得上,才具有设计及生产的意义。“近几年,我们团队坚持守正创新,在‘皮影+教育’中走出一条新道路。”

  文创产品如何做到不断地突破创新,对业内人士来说是个挑战。设计者要充分考虑产品创意是不是独特、作品的文化表达是不是能讲述有趣的故事、是否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等。“希望我们共同研究、大胆创意,创造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设计是为市场服务的,通过打磨和探索能够真正让作品量产,打开销路,广泛推广我们的非遗文化。”

  区级非遗传承人高裕杰是一名年轻的创作者,他表示,文创产品要受到大家的欢迎,一定要结合当地最有特点与共鸣的文化概念,要结合本地文化、历史。而非遗想要传承下去,就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加以创意,把文化与市场结合起来。一款好的非遗文创,不仅仅是要让大众眼前一亮,同时也要引起大家的购买欲望,只有产生了消费,非遗创意才真的有了宣传和推广的意义。

  史振星说,非遗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在现代生活里的应用。在继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需要创作者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并且在应用实践中寻求宝贵的经验和长足的发展。非遗技艺的创新,需要创作者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轨迹上进行与传统不同的尝试。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非遗元素的使用场景、审美取向都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寻求继承与创新的平衡点,才可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取得更高的成就,绽放更绚丽多彩的花朵,结出更饱满的艺术果实。

  据主办方介绍,下一步,2023年非遗创意设计大赛将举办巡展,将获奖作品呈现于公众视野,并积极与高校合作,发挥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让优秀的非遗设计为更多人所感知,特别是推动非遗与青年的“双向奔赴”。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非遗传承人、地方政府、学者等各社会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结合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文化基因的深入阐释,并且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民众生活实践之中,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实践的内容转化可持续性、内涵转化实用性,使人们在“两创”实践中赓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作者:张晓涵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