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看看他们几位这一年的新收获

2023-12-11 07:37:1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在城市小有成就的年轻人瞅准乡村的机遇,纷纷回乡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本期《非常对话》,记者采访到了平阴县孝直镇乡村振兴青年创业联盟党支部书记韩敬武、济阳区垛石街道柿全柿美家庭农场主周昌亮、历城区鲍山街道曲家庄村委会主任王晓庆、济南顺势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张士峰,他们是返乡创业的“80后”“90后”,他们年富力强、见多识广、善于经营。来,一起听听他们返乡的故事。

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看看他们几位这一年的新收获

  平阴县孝直镇乡村振兴青年创业联盟党支部书记 韩敬武

  “孝直小农夫”把山货送出大山

  “从12月2日开始,‘孝直小农夫’相继走进了西江华府社区、奥龙社区、普利街社区,可以说为今年完美收官开了个好头。”盘点这一年下来带着山货进城的收获,平阴县孝直镇乡村振兴青年创业联盟党支部书记韩敬武告诉记者,从年初至今,青年创业联盟已经走进了济南市区150多个城市社区,把百余种平阴乃至周边区县的农副产品带进了城,辐射带动4个乡镇38个村,12家小作坊、2家镇域食品企业,预计年创收300万元,精准积累客户资源30万人次。

  在2018年选择回乡创业前,从事天网业务的韩敬武已经在济南闯出了一片天地,但对家乡的牵挂让他一直琢磨着回到家乡孝直镇西湿口山村做点什么。在该村第一书记杨洪光动员下,韩敬武决定回乡创业。推倒老家的老房子,凑了70多万元,韩敬武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了一座石磨面粉加工作坊。采用古法石磨制作的面粉做出的面食筋道、麦香浓郁,让人不自觉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通过第一书记代言销售、走进济南的大型商超、参加各种展销会,韩敬武的石磨面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了让身边的群众从项目中受益,韩敬武优先采购当地村民种植的小麦,并且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出0.1元。

  与邻村刘家庄村1989年出生的硕士女支书郭晶合作建面点作坊,生产“喜当爹”馒头,让韩敬武的面粉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敬武哥在外面见多识广,我们这好多点子都是他的创意,刘家庄村发展的这一路上多亏有他参谋!”说起韩敬武,前段时间刚刚获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郭晶总是发自内心地流露出敬佩之情,原本就有一些亲戚关系的俩人已经成为孝直镇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对“黄金搭档”。

  青年创业联盟成立后,整合资源,搭建消费助农平台,让农副产品走出大山就成为韩敬武工作的重心。在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部门支持和第一书记杨洪光助力下,“孝直小农夫”农产品进社区爱心大集开始一期接一期在各个城市社区举行,石磨全麦粉、纯手工制作黄豆小米窝窝头、平阴特产玫瑰花饼等百余种绿色天然的农副产品送到了社区居民家门口,受到居民欢迎。

  每到一个社区,韩敬武总会代表青年创业联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举行支部共建,以党建共建凝聚双方力量,搭建爱心消费助农的桥梁,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群众、服务业务发展的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落地生根。(本报记者冯经伟)

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看看他们几位这一年的新收获

  济阳区垛石街道柿全柿美家庭农场主 周昌亮

  小番茄种出智能范儿

  家住济阳区垛石街道前肖村出生于1990年的小伙儿周昌亮,返乡四年,年轻敢拼,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敢为人先、抢抓时机,率先发展智能科技大棚,不仅自己有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是带动当地二三十位村民就业增收,俨然成了垛石街道前肖村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回乡之前,周昌亮和大部分农村年轻人一样,是一名城市里的“打工人”。“2019年之前,我在城里包工程、做生意,收入可观。通过城乡发展现状对比,我发现农业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行业。当时我并没有种植经验,选择的项目相对保守却十分稳妥,那就是我们街道很多人都在种植的小番茄。”周昌亮说。

  2019年,听到村里要将整村土地进行流转,有着深深乡村情结的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劝说,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从事农业创业。周昌亮告诉记者:“我刚开始就建起了垛石街道单体面积最大的温室大棚,这座大棚长度300米、宽度17米、高度7米,初期投资高达70万元。随后,我成立了柿全柿美家庭农场,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新型职业农民’。”

  “刚回乡创业时,我发现父辈们种植观念、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尽管种植的垛石番茄收益不错,却费工费力。我心里便滋生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开展规模化种植的想法。”周昌亮表示。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周昌亮多次到寿光、唐王等先进的地方参观学习种植技术及管理模式,还积极参加各类新型农民培训班,了解了无土栽培、水肥调控、温湿调控等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回来后,周昌亮不仅在大棚内安装了水肥一体、智能温控等设备,还铺设了“运输轨道”,对垛石番茄进行精细化培植管理。“现在,不论在任何地方,在手机上点一下,大棚的风口便可打开或关闭,棉被便可自动卷起,小番茄通过轨道便可运至棚外,科技感满满。”周昌亮自信满满地介绍。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次年大棚的收益就达70余万元。

  致富思源,回报家乡。周昌亮说,现在但凡是有种植意向、又缺乏种植经验的农户,只要到大棚学习交流,自己都会毫无保留地将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自返乡后,这名憨厚老实的年轻小伙儿,每逢中秋、春节,就会发动本村的青年共同奉献爱心,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及困难家庭购买生活必需品。今年,他个人更是被评为济阳区乡村好青年。在他的带动下,垛石街道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看看他们几位这一年的新收获

  (本报记者张群 通讯员贾倩倩)

  历城区鲍山街道曲家庄村委会主任 王晓庆

  嫁到村里的城市姑娘爱上田间地头

  她是嫁到村里的城里姑娘,但由此爱上了田间地头;她创业收入曾达每年百万元,却主动放弃当起村干部,带着大伙一起致富;她,既“抬头望路”又“埋头苦干”,建设“数字乡村”“魅力曲家”,成就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文明村。她,就是历城区鲍山街道曲家庄村委会主任兼妇联主席的王晓庆。

  曲家庄村是历城有名的农业村,基本农田占鲍山街道四分之一。村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干,富起来仍是奢望。如何让“希望的田野”成功“变现”?

  王晓庆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在全区率先试点推行农业生产托管。2020年3月,曲家庄村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全村符合条件土地全部托管,守住耕地红线、保证土地收益的同时,还解放了全村劳动力,农闲用来打工增收。

  为将土地出产效益最大化,王晓庆牵头打造了“磨上花开”面粉品牌,用石磨面粉让粮食“升值”。2022年,现代农业使全村土地效益增收70余万元。2023年,曲家庄村整体土地托管作为示范项目,负起街道北部七村乡村振兴的重任。

  凭借多年来的创业经验和眼光,王晓庆瞄准了“数字乡村”建设,把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要借助数字化管理为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要让村民在“云端”拥抱数字生活,更要培养乡村数字“新农人”。借助电商平台,王晓庆带领村民开展网上直播,“磨上花开”面粉实现了订单式销售。在王晓庆带领下,曲家庄村建设了全省首个乡村治理云平台、首个“乡村治理户户通平台”,在全村探索实施“3456”依法治村机制、“530”工作法,形成“双平台”“双机制”“数字+”的数字乡村治理“2+2+N”工作法,成功让数字“落户”村庄、赋能乡村治理。

  “美丽曲家”建设不落一人,她带着感情、责任与群众“共鸣共振”。改造村民活动室期间,她出资6000元购置音响和舞蹈服;对村里考上985、211的学子,她捐资助学、每人奖励2000元,家庭困难学生每人帮扶5000元;帮助多名困难村民寻医问药,垫付医疗费;逐户走访残疾村民,送去慰问金并自费为困难残疾人购买轮椅、药品等物资。几年下来,她用于帮扶的费用超过10万元。 (本报记者张敏)

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看看他们几位这一年的新收获

  济南顺势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 张士峰

  辞去央企高薪工作回乡种菜

  在平阴县玫瑰镇东唐村,有一位返乡创业的青年。他辞去央企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种菜,并且一种的产量就是百万斤,他就是张士峰。看似不起眼的小野菜,承载着返乡青年助力乡村发展的抱负,也为东唐村带来“产业强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养心菜学名费菜,又叫高钙菜、土三七、景天三七,像韭菜一样收了一茬还会再长起来。经过检测发现,养心菜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尤其钙含量非常高,是鲜牛奶的3-4倍。”说起种植的养心菜,张士峰打开了话匣子。

  张士峰曾在一家央企任职,年收入不菲。2020年春节假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组数据让他看到了潜在商机,萌生了种植保健蔬菜的想法。

  养心菜耐旱耐寒、病虫害少、抗病性强,在贫瘠的土地照样生长旺盛。对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需要农药和化肥的养心菜是不二之选。张士峰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多个城市,引进幼苗试种,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摸索,很快就掌握了养心菜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

  针对集体经济“底子薄”、经营人才缺乏等问题,玫瑰镇探索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红色合伙人”机制,张士峰积极响应人才回村创业的号召,在东唐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联合成立高钙养心菜专业合作社,与他创办的济南顺势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种植了50亩养心菜。种下两个多月后,合作社就收获了头茬养心菜。

  村里有了产业,老百姓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自从引进养心菜种植产业,村民们有的用土地入股,有的以除草、割菜、浇水等打工方式增加收入。养心菜种植项目提供了田间管理、收菜工等多个就业岗位,带动20多名村民实现增收。再加上合作社的股红、土地流转资金,切实增加了每一位村民的收入。

  小小的养心菜虽然带动了村民致富,但如何把养心菜产业从小做大、从弱做强,成为摆在张士峰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他决定从简单的深加工做起,充分利用养心菜的养生保健功效,制作养心菜保健茶,并研发了养心菜辣椒酱等高附加值产品。在2023山东(济南)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上,公司新推出的“菜颐生”景天三七辣椒酱还被评为“十佳网红产品”。

  “创业没有回头路,只有一直向前冲,才能探索未知的可能。”张士峰说。

  (本报记者冯经伟)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