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40分钟一堂课”,长短课撬动教学改革

2023-12-13 07:14:3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房清江

责任编辑:鞠月芹

  一节课究竟有多长?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这是惯例——小学阶段每节课40分钟,中学阶段45分钟。未来,这种惯例或将被打破。一节课,会以15分钟、30分钟,甚至90分钟,抑或是各种不同时长“面貌”出现。

  (12月12日《光明日报》)

  日前,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设置与管理的自主权,处理好规范实施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用足国家方案、省级实施办法留给学校的排课空间,自主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

  固定的课长体现的是教育以“教”为中心的理念,方便老师教学,也方便学校的教学安排,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需要服从于教育的提供。而打破统一的课长,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宜短则短、宜长则长,因需订制,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质的再思考:“到底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适合孩子的教育”,这是教育理念的进步。

  因此,无论是为了促进教育理念现代化,还是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提高教育的品质,探索长短课都是必要的,中小学校都应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勇于打破惯性樊篱,积极尝试。

  当然,探索长短课考验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对于师资能力、设施设备、管理统筹等等,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比如,长短课,短课时如何短小精悍、高效紧凑,长课时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保持学习专注力,这些都倒逼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比如,长短课如调配师资力量,是继续让教师走班,还是尝试让学生走班?而学生走班,学校又是否提供得出阵地与教室。可见,探索长短课,“水不到渠难成”,切忌用力过猛,需立足实际、量力而行。

  学科之间存在差异,不应“一刀切”地规定统一的上课时长。积极探索长短课,要鼓励各中小学根据自身条件,先易后难,稳妥推进。在课程覆盖上,先副课后主课,比如体育课、美术课,根据课程的需要设计时长,先“弹起来”;在时间统筹上,先局部后整体,如传统统一时长的课程在上午的集中时间统一安排,其他长短课在下午进行拼接,与学生放学、延时服务合并起来,灵活安排。如此,在可行可控的基础上,分班级、分课程进行尝试;同时,有针对性加强教师能力培养和教学研究,促进长短课渐进普及。

作者:房清江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