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能源利用率 倡导绿色出行 发展绿色农业 用好“加减法”算好发展账

2023-12-15 06:52:35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亓楠楠 通讯员韩伟 赵文超

责任编辑:田艳敏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能源利用率 倡导绿色出行 发展绿色农业 用好“加减法”算好发展账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能源利用率 倡导绿色出行 发展绿色农业 用好“加减法”算好发展账

新能源汽车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能源利用率 倡导绿色出行 发展绿色农业 用好“加减法”算好发展账

  利和庄园工人在采摘有机西红柿。

  2021-2023年“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开展以来,莱芜区“四减四增”工作专班将“四减四增”各项任务指标融入产业、能源、交通、农业“四个结构”,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绿色新动能

  12月10日,记者看到,在泰山钢铁集团绿色智造数据管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监控系统查看全厂无组织排放情况。

  自动化部部长李涛说:“通过大屏幕,能实时看到各厂区生产设施运行状态,有组织、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变化规律,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发送的抑尘动作等,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达到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的治理效果。”

  近年来,泰山钢铁集团为抓好超低排放工作,开工建设了机械化料场无组织扬尘治理设施等一大批环保项目。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全厂的无组织排放源、排放数据及环保设施进行集中管控,为日常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及无组织达标排放提供保障,实现“绿色智造”。

  2019年以来,泰山钢铁集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约16亿元,用于环保设施治理及提标改造项目,2023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钢协管网完成公示,吨钢污染物排放比超低排放改造前大幅降低。

  不仅如此,泰山钢铁集团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

  12月12日,在莱芜区司家岭车站,一辆辆红色的氢能源重卡正排队等待装载集装箱,装车完毕后,它们将驶向16公里外的泰山钢铁集团厂区。

  “这车开起来很省劲,动力也足,关键还零碳排放、零噪音,感觉非常好。”司机李永政是最早一批开上氢能重卡的,对于“新伙计”他赞不绝口。

  在山东氢能规划指引下,泰山钢铁集团积极探索氢能应用,正式投运了省内首个加氢母站。这是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加氢站,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零碳”特点。该加氢母站项目也是山东“氢进万家”第一个落地子项目。项目覆盖周边150公里范围氢能汽车用氢需要。泰钢集团的加氢母站在为后续项目做氢源准备的同时,将极大地带动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目前,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6%,两项目标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提高能源效率“瞄准”绿色清洁新能源

  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通过浪潮云洲极数智能炼钢系统的实时推荐数据和数字孪生界面,数据模型可自动适应现场生产条件并有序下达加废钢、加铁水、调节氧枪等操作指令。借此,转炉终点的碳、温双命中率提高至88%,冶炼时间缩短8%—10%。智能数字化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减排增效。

  今年以来,莱芜区聚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入实施技改“双千”工程,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56个,完成投资17.6亿元,累计建设5G基站2177个,培育上云企业1306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1家,“茂盛管业数字化工厂”等6个项目列入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泰山钢铁入围全国工业互联网500强、九羊智慧炼钢系统入选全国案例、力创科技成为全国唯一“水资源计量测试中心”,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1.3%。目前,全区绿色工厂35家。

  在泰山钢铁集团的冷轧部厂区,一片片深蓝色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泰山钢铁集团聚焦清洁新能源领域,充分利用车间厂房屋面区域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

  “我们是今年6月份投入运行的,从近几个月的用电情况来看,用电总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以上。”电气工程师刘建星介绍。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在25年经济寿命周期内,预计可提供“绿电”5.1亿度,同燃煤火电站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5万吨,节约标煤17.6万吨。

  如今,泰山钢铁集团已在冷轧部、泰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建设完成了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这标志着泰山钢铁集团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目前,莱芜区的能源结构涵盖了煤电、风电、光伏发电、煤矸石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水电等领域,种类比较齐全。

  提升运输效能倡导绿色出行新方式

  11月25日早上8点多,市民董先生在济南东站乘坐济莱高铁,40多分钟后到达莱芜北站。出站后,他又乘坐K59路公交车,15分钟后,回到了自己家。

  董先生感叹:“高铁转公交,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到家,真是太方便了。”

  近年来,莱芜区全力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提高绿色出行,增加绿色低碳运输量,加快推进交通用能清洁化。

  引导14家重点货运企业,大宗货物运输优先采用公铁联运、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等绿色方式运输。引导区内2家客运企业,新增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车辆。目前,莱芜长运客运公司共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465辆、莱芜公交公司有904辆,城区主干线已经实现环保公交车型全覆盖。

  通过道路改造,步行道、自行车道通行环境进一步优化,新增公交站点28个,开通6条与济莱高铁莱芜北站、雪野站接驳公交线路,实现公交网与高铁网融合的同时优化公交线路,实现高铁、货车、长途汽车与公交无缝换乘。

  与区域内运输大户签订优先采用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运输目标责任书。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定入合同,确保达到环保标准机械进入施工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功能物流园3处。

  调整农业投入推进绿色农业新发展

  12月8日,在山东利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内,一株株西红柿秧苗整齐排列,沉甸甸的西红柿,个大饱满。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我们的西红柿汁水丰富,果肉厚,沙瓤。除了品种是精心培育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长过程中全是用的天然有机肥料。”利和庄园经理张水涛介绍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利和庄园将瓜果花生收获后的根茎、玉米秸秆,通过精细粉碎、发酵堆沤、旋耕深翻,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形成有机肥。废弃物返还入土培肥,变“废”为“宝”,还改良了土壤。通过草虫病害绿色防控,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逐步形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近年来,莱芜区围绕乡村生态振兴,以农业绿色发展为主线,大力推广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配方肥应用面积近3.9万公顷,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降低2.58万吨,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降低0.057万吨,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达7.12万吨,以上四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338家农药经营单位纳入监管平台,杜绝禁用农药经营和使用,切实加强农药经营使用监管。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示范点21个,做到有效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区、镇、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回收率达90%以上。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06%。

作者:亓楠楠 通讯员韩伟 赵文超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