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谁家?要的就是这股纠结劲儿

2024-01-31 09:30:5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肖明君

责任编辑:刘克

春节回谁家?要的就是这股纠结劲儿

  “春节回家”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仪式。然而,“夫妻分居型”过年现象近年来悄然兴起。最近,一则关于“回家过年”的消息登上了热搜,说的是来自广州的李女士结婚5年,与丈夫已连续4年各回各家过年。这一现象正获得部分学者和社会观察家的关注,广州大学社会系教授姚华松提出,“夫妻分居型”春节并无不好,这是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与个性化需求相融合的一种体现。

  □肖明君

  天南地北双飞燕,老翅几回寒暑。不管中国社会的人文伦理景观如何迁移,“夫妻双双把家还”是最为皆大欢喜的模块化图景。过年回家,而且是丈夫、老婆、孩子,一样不带少的“整建制”回家,想想就醉心。当然,什么事儿都抵不住“时移则世异”的磨砺,过年回家的“世风”会变,而且一直在变,直到当下新一代的年轻夫妻陷入两难选择:回谁家过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夫妻分居型”春节作为一个“解决方案”出现了。

  “夫妻分居型”春节好不好?专家说了,挺好!但这肯定不是唯一方案,也肯定不是最好方案。春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看似两全,且能兼顾,实则双方家庭“各得了一半的团圆”,成全了大家庭,拆分了小家庭。作为当事的年轻夫妻,只能说是找到了“平衡感”,至于说是不是有“幸福感”,就不能断言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夫妻分居型”春节更像是权宜之计、颇类于无奈之举。

  “夫妻分居型”春节,为什么会在“这一届”年轻夫妻身上出现?稍稍分析,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一是城市化和流动性导致新家庭的异地组合,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原籍地,春节回家就难以两全;二是原生家庭的长距离让“夫家过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短途模式不现实了,儿女与父母动辄相隔数千里,不再有四里八乡,只剩下山高水长,距离始终是个门槛;三是很多“80后”“90后”小夫妻在原生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也就逢年过节回家一趟,家中父母盼归的心情是无差别的,一样的望眼欲穿。以上种种,让“夫妻分居型”春节成了各种折中、兼顾之下的首选。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处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年纪?在这个年纪上,既要代际之间父慈子孝,又要夫妻之间琴瑟和鸣,还要……这么多的难以周全,来自社会学上一种叫做“角色冲突”的东西。尤其到了春节,这种冲突会变得剧烈,有时会剧烈到像这对广东夫妻一样“曾经触发了婚姻危机”。

  春节回谁家?这是一个代际亲情和夫妻感情之间的切割和让渡,怎么分配全看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有专家给你一个“标准答案”。更多时候,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就像“媳妇和妈妈同时掉水里先救谁”一样,没有答案是最好的答案,难以选择才是人之常情。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在“春节回谁家”这个问题上,只要有这股纠结劲儿,我们这个社会崇尚团圆、珍惜亲情的文化向心力就在,我们就始终是一个“家”的忠实信徒。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出行革命”会让这个问题在技术上得到全盘解决。现在要做的是,在那个技术方案到来之前,我们这个社会务必要保持这种纠结心态、持续这种无奈之感,千万不要当距离和速度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我们却觉得回谁家已经无所谓了,甚至回不回家都已经无所谓了。从既有社会演化轨迹中发现,狂飙突进的自由主义和个性张扬,曾经让人极力挣扎着离开原生家庭,然而当“后工业时代”来临,重新“回归家庭”就成了一股越来越主流的呼声,这应该是一种反思的结果,也可能是一种“多么痛的领悟”。真的没有必要,把这条路再蹚一遭。

  春节回谁家?要的就是这股纠结劲儿!有这种纠结,说明老家就在心里、团圆还被在意,年这个共同的“情感符号”仍然有效!

作者:肖明君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