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为“群”所困何时休

2024-02-20 10:07:0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木须虫

责任编辑:刘克

劳动者为“群”所困何时休

黎青 绘

  不少劳动者被工作群及其带来的“隐形加班”所困。人下班了,微信工作群却响个不停。专业人士指出,形形色色的工作群不仅挤占着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也为不少人带来了沉重的情绪负担。工作群“24小时待命”,迫使劳动者背负着及时回复的心理压力,碎片式地消耗着劳动者的精力,这不仅无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还会影响职工的情绪。(2月19日《工人日报》)

  生活被工作群所淹没是很多职场人共有的痛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形色色的工作群多,需要劳动者时刻关注,从海量的信息中查看与自身工作相关的信息,碎片式消耗精力;二是工作群作为工作指令的载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模糊生活与工作的界线,挤占了劳动者休息的时间,催生出“隐形加班”的困扰,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剧劳动者的心理压力。

  破解劳动者为“群”所困,显然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一方面改变管理对微信工作群的简单依赖。理性而言,微信工作群是基于群体社交产生的,信息推送缺乏定向的精准性,适用于松散型的聊天,而不适用于工作管理。管理者通过微信群组发布工作信息与指令,会客观增加职工非相关信息知晓的负担;同时,也因匹配反应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时效。

  因此,企业应搭建自身信息归集平台,给每个员工一个专属的工作信息推送渠道,将员工从海量的工作群、无序的信息流中解放出来。同时,鼓励微信等信息平台开发适用于企业管理的信息交互产品。

  另一方面,明确数字化背景下劳动者权益的界线。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劳动与休息的天然壁垒,更需要从权益保护上补上栅栏。其一,明确劳动者拥有信息“安宁权”,即休假休息时段,有对工作信息处理“免打扰”和“说不”的权利,让劳动者的劳动真正有“上线”与“离线”之分。其二,劳动者付出了实质性的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媒体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特点,明显占用了休息时间的,属于加班性质,应明确线上“隐形加班”的界线、认定办法以及补偿标准,确保劳动者所得与付出相匹配。

  此外,除了行政与司法切实强化对劳动者休息权利的保护,兜牢权益底线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引导企业、行业跳出传统的工时管理模式,采取更为灵活、人性、科学的劳动管理方式,赋予员工更多弹性作息安排的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对冲“隐形加班”的困扰。

作者:木须虫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