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不负人生大自然

2024-03-03 15:46:44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鞠月芹

  “伯驹先生是20世纪我国文化界的一种异数和一段传奇。在‘民国四公子’中,他所绽放的文化光辉、贡献的异珍奇宝及所体现的高风亮节,无人能及,几可与司马迁《史记》中的‘战国四公子’分镳并辔,各有千秋。”

  这是周笃文为新近出版的《张伯驹年谱长编》所写序言中的开头。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扎实考证张伯驹先生生平的著作,著名文史学者、画家、收藏家、北京城市学院特聘教授荣宏君编著的这本《张伯驹年谱长编》,全面梳理了张伯驹先生对书画鉴藏、诗词创作、京剧传承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以鲜活的一手史料、近90万字的宏大篇幅,回顾了张伯驹先生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

  保护国宝的“民族英雄”

  荣宏君是《张伯驹年谱长编》的编著者,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伯驹全集》编纂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张伯驹全集》执行总主编。而他对张伯驹的兴趣,则始于二十多年前。荣宏君说,“20世纪90年代初,我求学北京,后来有幸厕身文博大家史树青先生门下,跟随先生读书、作文。史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文博大家,他与张伯驹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认识了,两人一生亦师亦友,过从甚密。在业师史树青先生的晚年,我有幸常常陪伴左右,每次谈起伯驹先生,史先生必慨叹再三。”

  令荣宏君印象深刻的是约在2005年,史树青先生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又一次谈到张伯驹先生,“说到激动处,史先生眼含泪水,盛赞张伯驹先生为民族英雄”。一说到民族英雄,大家想到的往往是那些上马杀贼、碧血沙场的仁人志士。张伯驹一介文人,怎么就成了民族英雄呢?荣宏君说,“后来,史先生便给我解读,民国时期,国家积贫积弱,许多珍贵文物不是毁于战火,就是被外国人廉价买走。面对民族文化危机,张伯驹先生挺身而出,不惜典屋鬻钗,甚至倾家荡财,把我国存世最早的名家法书西晋陆机《平复帖》,还有最早的卷轴山水画隋展子虔的《游春图》等一大批国宝保存下来,捐献给国家,这是在延续、拯救中华文明,当然是民族英雄!”

  史树青先生的一番话,对荣宏君影响极大,也促使他对张伯驹先生做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此他开始刻意搜集相关史料,想为张伯驹先生做些事情。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荣宏君从长春得到一大批有关张伯驹先生的资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份张伯驹先生亲笔录下的《北洋政府盐业银行和国民党政权》手稿。这份手稿是在“文革”开始之前,张伯驹先生受吉林省政协之邀,亲赴天津整理的一部盐业银行史。“说是盐业银行史,其实大部分内容是在回忆自己的身世,史料价值极高。”

  在决定给张伯驹先生修一部年谱后,荣宏君还追随张伯驹先生的脚步,寻访他曾经工作和游走的地方,并专门到张伯驹先生位于周口市的项城老家去寻访。就这样,历时十余年时间,荣宏君从各渠道搜集到史料500余种,从各处收集到张伯驹的佚词、诗联和散文超过百种,很多都是鲜见、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同时在此基础上反复甄别、互勘,终于写成近90万字的《张伯驹年谱长编》。一个真正全面、“立体”的张伯驹

  说起张伯驹,人们津津乐道的或许是关于他与夫人潘素传奇的爱情,以及他倾家荡产保护国宝的故事。但其实,张伯驹还曾从过军、经过商、演过戏,他更是著名的词人、剧作家。《张伯驹年谱长编》呈现的,是一个真正全面、“立体”的张伯驹。

  在张伯驹先生晚年时追随左右的弟子周笃文眼里,《张伯驹年谱长编》“是一部有关伯驹老人最翔实、最深刻的著作”,“比如传主伯老的身世,过去很不清晰,通过年谱长编的记述,就一目了然了。其父张镇芳,光绪十一年中举人,十八年中进士,官至署理直隶总督,实为其裔父。生父张锦芳,是晚清廪生,曾任度支部郎中。其祖父张瑞桢亦为举人,家中藏书数万卷。如此种种,可谓满门清贵、世代簪缨了。而其姑母,则是袁世凯的长嫂。如此显赫的背景,对于其人生道路,影响自然是巨大的。”

  周笃文认为,年谱中涉及当时上层的动态,“尤其值得注意与研究”,“如1920年9月伯老陪父亲张镇芳拜访张作霖。张作霖为报答张镇芳当年排摒段芝贵而扶植其上位之恩,任命张伯驹为奉军总稽查。翌年,张作霖又出手帮助摆平因‘复辟事件’而被吴鼎昌掠夺的盐业银行股权问题。再如《邓之诚文史札记》所言:‘(先生说)袁世凯称帝受英、德怂恿,欧战既起,英、德无力东顾,日本乘之,而段、冯因之倒戈。又言宣统复辟,徐世昌谋以孙女为后,而自居辅政,密遣曹汝霖询日本公使意向,日使言必反对,徐遂袖手。’又云:‘护国军之起,蔡锷受日本助款二百万,则汤芗铭为我言之。中国何时始能独立自主乎?’如此等等,事关政局秘辛,值得认真研究。”

  张伯驹先生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他曾买下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等等传世名作。据《丛碧书画录》记载,其所收一等书画达117件之多。在故宫设立表彰书画捐献者的“景仁榜”上,顶级书画中有近一半为张伯驹捐献,皆为价值连城的异宝奇珍。对于张伯驹先生的收藏故事,《张伯驹年谱长编》当然有众多记录。

  如书中写到1936年,“十月十日,爱新觉罗·溥儒的长兄恭亲王爱新觉罗·溥伟病逝于伪满洲国首府‘新京’(今长春)。为筹办丧事,溥儒将家藏唐朝韩幹的名画《照夜白图》出售给上海画商叶叔重。时在上海的先生听闻此事,给主政北平的宋哲元发急函,申述此卷绘画文献价值之重要,希望勿让叶叔重卖与外国人。最终该画还是被叶叔重转售给英国人。后来,此画又从英国人手中转卖到日本人手中,最终转卖给美国人,该画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先生曾在《春游琐谈》中谈及此事:卢沟桥事变前一年,余在上海闻溥心畬所藏韩幹《照夜白图》卷,为沪估叶某买去。时宋哲元主政北京,余急函声述此卷文献价值之重要,请其查询,勿任出境。比接复函,已为叶某携走,转售英国。”其中可见张伯驹先生保护文物的急切和焦虑。

  此外,也是在1936年,为了防止溥心畬所藏西晋陆机《平复帖》流入日本人之手,张伯驹先生请傅增湘先生出面,千方百计以四万大洋购回。凡此种种,《张伯驹先生年谱长编》中都有翔实记录,都以第一手材料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长希以往升平世,物我同春共万旬”

  出身名门,博精诸艺,诗词歌赋,下笔成章,书法戏剧,无不精妙。《张伯驹年谱长编》用“真”“全”“细”“实”的功夫,澄清了所有关于张伯驹的传说,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张伯驹形象。

  《张伯驹年谱长编》记录的张伯驹先生人生最后时光,也颇令人动容,尤其两首诗词遗作,淋漓展现了张伯驹先生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博爱情怀。那是1982年。据年谱长编,2月8日上午,张伯驹先生“应邀到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会见日本友人,其间共进冷餐,继而又做客京剧演员吴素秋宅。后突然腹泻,旋即住进北大医院,后并发肺炎,病情渐重”。

  2月21日,“弟子周笃文前来探视,并告知贺敬之关于筹建韵文学会将采取挂靠实体学术单位的建议。时先生已不能对话,仅颔首作答。之后,在贺敬之的关怀下,先生得以批准入住干部病房。”

  2月1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先生八十五岁生日,适逢老友张大千嫡孙张晓鹰准备赴美探望祖父,张晓鹰奉祖父之命来医院探望先生,先生令拍照片带给张大千。下午,《文物天地》主编王禹时笔录先生赠张大千诗词各一首。诗曰《病居医院,张大千兄令孙晓鹰赴美,来视并拍照,因寄怀大千兄》:“别后瞬经四十年,沧波急注换桑田。画图常看江山好,风物空过岁月圆。一病翻知思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还期早息阋墙梦,莫负人生大自然。”词曰《鹧鸪天·病居医院至诞辰感赋》:“以将干支斗指寅,回头应自省吾身。莫辜出处人民义,可负生教父母恩。儒释道,任天真,聪明正直即为神。长希以往升平世,物我同春共万旬。”

  1982年2月26日,上午10时43分,一代名士、大收藏家、鉴赏家、书画家、词人、戏剧研究家张伯驹先生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孙婷婷 绘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