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4日讯(记者 张茜)今天,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力深化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大数据局专场)。据悉,去年我市跻身数字生态总指数全国10强;智能算力规模升至全国第7位。今年我市计划新建算力项目14个,投资金额57.31亿元。
智能算力规模升至全国第7位
去年,我市开工建设了数字警务等141个政务信息化项目,“1+4+N”建设体系全面定型,整体智治框架搭建完成,政务云一体化安全运营中心投入使用。会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济南市数据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发布了全国首个地方数据资源调查报告,摸清了全市数据“家底”。我市年数据总产量约为102EB,全省占比23%,我市跻身数字生态总指数全国10强。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联通鲍山数据中心、蓝海领航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揭牌,12家数据中心获评省级新型数据中心4A级及以上试点,在用标准机架达到10.9万个,算力规模约1900Pflops,智能算力规模升至全国第7位。
与此同时,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商品房预售许可等2200项为民办事事项可以在“爱山东”App济南分厅办理,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学历证书等120项电子证照证明实现在线查询使用,公积金提取等30项民生“关键小事”应用也已上线。持续提升城市数字化指挥能力,新增视频1.5万路,新增物联感知设备28万路,保障了道路除雪、森林防灭火等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任务70余次。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全量汇聚政务数据116.7亿条,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数据湖”,累计为公安、人社、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31个部门提供数据调用服务3340万次,调用量50亿条,有效满足了各级各部门数据需求。
加快构建算力创新生态
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数字济南建设184项年度任务,开展“3+1”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即持续推进算力设施、数字政府、数据要素等3类项目建设,强化“云网数端安”这一基础保障支撑,助力实现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打造数字先锋城市。
我市将扎实推进全省一体化算力网络核心区与生态环境、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等8大行业节点建设,今年计划新建算力项目14个,投资金额57.31亿元。从算力构成情况来看,通用算力中心项目4个,智能算力中心项目6个,通用+智能算力中心项目3个,算网项目1个。预计今年年底,11个项目能够完工,新增通用算力规模1676PFlops、智能算力规模1891PFlops,算力规模持续提升。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项目督导调度,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把握项目建设节点,积极协调做好规划、审批、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济南算力联盟”作用,围绕算力运营服务、资源调度、算力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算力产业链条,优化算力规模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算力创新生态。大力推动全社会“上云”“用数”“赋智”,做深做精政务、金融、医疗、交通、气象等行业大模型,加速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济南体验馆力争上半年建成
今年,我市将统筹推进75个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主要分为经济发展类项目、城市运行类项目、民生事业类项目、机关效能提升类项目。
经济发展类项目,主要用于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工作。例如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通过对项目策划、立项、建设、后评价阶段的全过程监测,助力加快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计划3月底建成试运行。城市运行类项目,主要是提升城市基础支撑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例如智能信号“绿波城”建设项目,通过开展“AI+感知+互联网”信号控制优化试点,提升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能力,今年计划重点在旅游路、二环南路等“六纵四横”10条主干道路开展试点。民生事业类项目,包括建设二孩三孩生育补贴管理系统、急救服务管理系统等项目。今年,我市还将建设数字济南体验馆,力争上半年建成开馆,让市民更好地感受数字生活便利。机关效能提升类项目,主要用于提升机关办公、基层服务效能。例如基层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已搭建完成,可实现“带数下发”功能,以后一些共性数据可以直接线上提取,无需基层再逐一填报,减轻基层负担。
打造“数据要素改革示范区”
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今年,我市将重点探索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大模型创新工厂建设和数据要素生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数据要素改革示范区”,努力将其打造成数据要素流通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
可信数据空间项目,主要是综合利用数据加密、数据权限管控、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安全合规技术,打造包括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城市区块链平台等组成的城市数据可信基础设施,保障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可管可控。
大模型创新工厂项目,重点是提升算力、数据、大模型及应用生态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大模型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目前,市大数据局正与有关单位协同推进“大模型创新工厂”建设,积极探索大模型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助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数据要素生态产业园项目,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数字虚拟环境,链接实体产业园,实现线下空间分散、线上逻辑集中的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
数据要素全链条平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数据资源登记、数据交易流通等平台,打造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交易场所,吸引数据要素型头部企业入驻。
此外,我市还将强化“云网数端安”基础保障支撑。在政务云及网络建设方面,深入推进新一代政务云建设,全面支撑保障350余个单位(含区县)的700余个政务信息系统运行。构建完善应用支撑体系,提供120余种共性组件、数据库,持续强化统一用户、电子印章、可信身份认证等共性应用支撑能力,为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在数据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建强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构建“3313”服务能力矩阵,打造湖仓一体、实时交互、高速共享数据支撑能力,满足区县、部门对政务服务、民生保障、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共享应用需求。在应用端建设方面,完成“山东通”济南微门户建设,打造“千人千面”自定义工作台;持续提升移动端政务服务,“爱山东”济南分厅推出便民高频“关键小事”50项;推动全市所有政务信息系统通过“山东通”“爱山东”上线运行。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继续强化数据和云网安全设施建设,打造量子加密、隐私计算等技术平台;打造供应链安全检测预警平台,构建供应链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