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3万余名学生接力续写30万篇“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2024-03-21 07:40:2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梦雯 赵世彩 朱晓燕 韩晓凤

责任编辑:高原

  “虽然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我心里很高兴,这大概就是做好事的快乐吧!”路过超市门口,看到掉在地上的调料包,济南市新苑小学二年级学生邹士第将调料包捡起来,物归原处。当他默默做完这件事,收到店主一声“小朋友,谢谢你”时,乐于助人的喜悦如暖流涌入心里。他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形成了一篇“雷锋日记”。由此,济南市新苑小学“雷锋日记”又增添一篇。

  今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济南市新苑小学续写“雷锋日记”的第27年。自1997年起,济南市新苑小学师生开始接力续写“雷锋日记”,现在,这一摞摞手稿约有30万篇。

27年3万余名学生接力续写30万篇“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

  1997年3月,建校3年的新苑小学开展了“学雷锋 践行动”活动,号召全校学生读雷锋日记,写读后感受,引导学生崇德向善。

  在新苑小学,记者读到了1997年7月17日的一篇“雷锋日记”。这是当时三年级一班学生曲艺写的,她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做好事的经历:那是个星期四,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我打着伞匆匆地走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位妈妈抱着孩子孤立无援地站在雨中。见此,我立刻跑过去,为他们撑起雨伞,并帮助他们乘上了回家的出租车。在日记的最后,曲艺还这样写道:“今天,我当了一次雷锋,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需要帮助,也有许多‘活雷锋’愿意站出来。因为有爱,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美好……”

  翻看学生们的日记,有的记录着帮助别人的快乐,有的记录了自己像雷锋一样用“挤”和“钻”的精神磨炼意志的经历,有的记录着被别人帮助后的感动……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逆境不屈等,这些美德和善举,如同一枚枚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更珍贵的是,这样的“雷锋日记”跨越时空,从1997年一直写到了2024年。“一开始,学校只是鼓励学生在日记本上记录快乐助人的点滴小事,后来才逐渐发展到班级雷锋日记册。”在新苑小学工作24年的原德育主任单亦裙说,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雷锋日记”出现在老师的办公桌上,越来越多的“小雷锋”活跃在校内校外,这种自然形成的德育活动犹如星星之火,兴盛起来。

  记者了解到,27年来,新苑小学3万余名学生共续写了约30万篇“雷锋日记”,这些日记都已寄存在学校的雷锋馆中,供师生学习分享。

  从“雷锋日记”到育人载体

  在新苑小学,续写“雷锋日记”渐渐变为育人载体。

  学校建起雷锋雕像和雷锋馆,为学雷锋活动搭建阵地;少先队员自主管理的“雷锋校队”,用课余时间将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为经常。

  学校将雷锋五大精神与各学科有机融合,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中寻找“雷锋式人物”“雷锋精神元素”作为雷锋精神的校本表达,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模式。同时,还在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课程中融入雷锋精神,实现“分级找点—螺旋上升—渐进渗透”的课程融合。比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金色的鱼钩》等课文,把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等精神与品质传递给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教授《最受尊敬的人》一课,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渗透“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同时,“雷锋式好少年”也由概念被具象,纳入到学生的成长轨迹里。学校制定了《雷锋式好少年成长护照》,护照内容明晰具体,包括至少会背一句雷锋语录、有一次助人行动、做一次志愿服务等6项要求。由此,做“雷锋式好少年”成为每名学生的内在行动逻辑。

  在每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后,学校都会进行年度总结表彰,开启新的续写行动。

  看见教育的一扇窗口

  在采访中,新苑小学师生告诉记者,自1997年至今,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他们对雷锋精神的信仰传承,以及用行动去写雷锋日记的坚持和执着始终如一。27年来,学校不仅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活雷锋”“小雷锋”,更是将一册册续写的“雷锋日记”汇聚成雷锋精神的火炬,在师生、家长手中接力传递。

  “雷锋日记”不只是学生在写、校长在写、老师在写,家长也在写。有“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称号的房泽岸是新苑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家长,他的“雷锋日记”里有自己和战友筹资170余万元建起“山东省星火燎原文化传播展览馆”的足迹,也有自己近20年来无偿献血29.8万毫升的事迹……

  每月不定时翻看“雷锋日记”,每年带领老师总结和汇编“雷锋日记”,成了新苑小学校长董茜到这所学校后形成的习惯。一篇篇“雷锋日记”就像是一扇窗口,让董茜看到学生因雷锋精神的引领而生长出来的优秀习惯与品质;更是一个切口,让董茜对于“教育”二字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董茜所写的一篇“雷锋日记”里,她提到,自己通过结对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关心的方式,最终帮助一名顽皮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让其成为优秀、懂礼貌的好孩子。“让每个人在续写‘雷锋日记’中,遇到最好的自己。”这是董茜的思考。

27年3万余名学生接力续写30万篇“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27年3万余名学生接力续写30万篇“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新苑小学学生续写的“雷锋日记”。

○新时代的教育性更加丰富

雷锋学校的“2.0时代”

  通过学雷锋,学会真正去爱别人、关心别人;通过学雷锋,学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通过学雷锋,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激发出来……济南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雷锋是很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的主题活动,但在怎么把雷锋精神学好上,新苑小学是一个范例。“一个好的教育活动需要一个鲜明的载体。新苑小学用‘雷锋日记’这一载体,克服了学习上的泛泛与空洞,又通过27年的接续,为这一活动刻上了时间的尺度,它的价值感就极为不同了。”

  王翔宇提到,雷锋精神的内涵很

  丰富,很契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从全市来看,各学校都在

  创新,希望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教育性更加丰富,对学生乃至家长形成一种精神的感召。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桥区各学校都将学雷锋列入教学内容。其中,济南市滨河小学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队建”的作用,定期开展巡河护河行动;济南市泉星小学定期向甘肃省永靖县对口学校捐赠图书;济南市天桥区宝华小学、济南市天桥区云世界实验幼儿园等学校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公益服务,传递爱心和力量。

  与此同时,济南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育人方式上不断探索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雷锋精神。

  济南市长清区归德中心小学,是济南市首批“雷锋学校”。校长刘晓介绍,在打造“雷锋学校”上,学校一直在探索。“如果把之前比作‘雷锋学校’1.0时代,那么当下已经全面进入‘雷锋学校’2.0时代。”

  刘晓说,课内课外皆是育人主阵地。今年,学校以“雷锋学校”1.0时代为基点,致力于家校社一体化的全面探索,通过凝聚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教学与生活三大合力,让雷锋精神融入学校、走入课堂、走出校园,让人人成为“雷锋”。值得一提的是,在“雷锋学校”2.0时代,归德中心小学成立“锋·影”舞蹈团、“锋·行”合唱团、“锋·清”书画团、“锋·尚”武术团四大教师层面的校级艺术团体,让教师不仅成为教学活动的能手,还要在各项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中发挥特长,以艺术形式弘扬雷锋精神,彰显时代风采。

27年3万余名学生接力续写30万篇“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知雷锋、学雷锋”在校园蔚然成风的同时,也存在着“3月里来,4月里走”的现象。如何让学雷锋成为常态,让践行雷锋精神更有持久性?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表示,目前,很多学校在学雷锋方面更多的是通过开展活动去实现,对学生而言尚处于“要我做”的层面。想要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学雷锋蔚然成风,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从内心深处形成价值认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学校要在教育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郑敬斌举例,将学雷锋与思政课、德育课有机融合,两个课程体系并驾齐驱,一是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二是日常活动中的实践。课堂上提供理论支撑,让学生有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从而才能转化为日常中更为持久、更为自主的行动。

  郑敬斌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通过对师生制定相应的引导、激励和表彰机制,营造人人学雷锋、时时做雷锋的良好氛围,老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学生勤奋学习、互帮互助,将学雷锋转化为行动自觉,形成长效性、制度化。

作者:张梦雯 赵世彩 朱晓燕 韩晓凤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