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市民祭扫的方式在悄然改变。清明节即便不去墓园,也可以表达对故去亲友的哀思,要么错峰祭扫、要么鲜花祭扫,还有的选择了“代客祭扫”“云祭扫”等新的祭扫方式。
清明节前夕,记者走访了慈航园、玉函山安息园等地,实地感受备受大家青睐的新型、低碳祭扫方式,目之所及,文明祭奠蔚然成风。
▶鲜花祭扫已成新习俗◀
4月3日,清明节前夕,前往长清区慈航园祭奠亲人的市民络绎不绝。在一座座墓碑前,祭扫的市民把鲜花摆好,鞠躬祭拜先祖,再清扫墓地。慈航园的大门口摆放着倡导文明祭扫的牌子。“每位公民都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文明的祭扫理念,把慎终追远、祭奠故人的传统习俗,用更加环保的方式进行表达,绿色文明祭扫早已成为常态。”慈航园工作人员说。
中午11点多,山脚下的小路车流量增大,前来祭拜的市民也多了起来。市民孙先生带着妻子和孩子前来祭拜父母,最近几年的清明节,他都选择鲜花祭扫。每次来到墓碑前,他会仔细清洗墓碑,给父母献花。“烧纸烟雾缭绕,非常不环保。我们都是提前购买了鲜花和祭奠用品上来,鲜花更加好看,也适合祭扫。”孙先生说。
“我们在陵园的门口特别设置了‘鲜花换纸钱’的服务窗口,市民可以在窗口换几枝菊花进行祭扫。”陵园部主管李泽伟说,现在选择鲜花祭扫的市民占了大部分。记者注意到,在陵园墓区,“禁止烧纸”的牌子随处可见。记者在陵园内不同区域转了一圈,除了专门设立的焚烧区外,其他地方没有发现焚烧的现象。大部分墓碑前都摆着花束、水果、点心等祭拜用品,过去那种烟雾缭绕纸钱漫天的祭奠情景已不再现。
▶“代客祭扫”送去异地思念◀
除了常规的祭扫服务之外,慈航园还提供专门的“代客祭扫”服务。
“市民通过网站预约代客祭扫,我们电话和他们沟通,然后按照时间进行祭奠。”李泽伟说,“代客祭扫”服务一般需要2-3名工作人员,时间大约是10-20分钟,工作人员到墓碑前,擦拭墓碑,献上鲜花、果品,告诉逝者:“您的孩子无法到现场来祭扫,委托我们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希望您在天国一切都好。”
“我们会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让到不了现场的逝者家属看到整个祭奠过程。顾客对于我们的服务都比较满意,虽然不能到现场,但代客祭扫的服务让他们也有了一种祭奠的仪式感。”李泽伟说,这两年选择“代客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去年我们陵园接了100多单,大部分顾客观念还是传统的,亲自来祭扫的更多。”
谈及印象最深的“代客祭扫”顾客,李泽伟说,有一位家在南方的顾客,来济南距离太远,只能委托陵园进行祭扫服务,“虽然距离远,但我觉得他对逝去亲人的感情非常深厚,看到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他特别感动。”
▶回归自然 树葬、花坛葬兴起◀
树葬是把骨灰放在一个可降解的骨灰盒里,连接一个三四十厘米长的管子,然后埋入大树下,大约几个月时间,骨灰盒会自然降解,骨灰顺着管子来到地下和土壤融为一体,回归自然。在玉函山安息园、慈航园内,都设有树葬、花坛葬等生态葬。
“奶奶,这是您生前最爱的百合,我来看您了……”市民王先生带儿子来祭拜母亲,他为母亲选择了生态葬,和其他逝者一起,骨灰埋在了几棵大树的底下,这里被陵园称为“山水苑”。“这四五棵大树下面,落葬了几百名逝者,他们的骨灰已经和泥土混为一体,回归自然。”陵园负责人张红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选择树葬、花坛葬的顾客越来越多,“不保留骨灰,让骨灰渗入大地,既环保还节约用地,选择生态葬还可以在街道办事处领取一定的补助。参加海葬的有4000元补助,参加树葬的有3000元补助。”
记者在“山水苑”看到,这里落葬的逝者姓名被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石碑下面摆放着不少鲜花和贡品,前来祭拜的市民有不少。而在花坛葬的位置,花坛上已经长满了素色花朵,迎风摇曳。
在慈航园,园区还为“大体老师”专门设立了一块墓碑。“这些逝者去世之前,同意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医学院做解剖,他们的遗体进行火化之后,掩埋在这里,‘大体老师’的安葬是免费的。”陵园负责人说,墓碑下面就是“大体老师”的骨灰,大约有几百人。
▶“云祭扫”网上寄哀思◀
追思先人,教育后人。清明期间,除了常规祭扫之外,网络祭扫之风已经悄然兴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今年3月,市民政局“云追思·济南公益祭扫网”开通,方便市民开展网络祭扫。记者登录网站看到,目前已有300多万人参与云祭扫,创建网上祭奠厅8万多个。
家住二环南路领秀城小区的刘女士就是参与云祭扫其中的一位,这几年清明节她都选择在网络上祭奠祖先。“我觉得在网络上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挺好的,既可以上香、献花,还可以在时空邮箱里留言,也可以写一些纪念的文章。”她说,也许自己年龄不大,可以接受更新鲜的事物,“我也把这种方式推荐给了其他朋友,他们也觉得可以线上寄托自己的思念。”刘女士2012年和父母来到济南定居,他们的老家在江西,回家一趟距离较远,网络祭扫为他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记者在网上输入“网络祭祀”等字样,有不少清明网上祭祀平台,只需要简单地注册就可以进行网络祭祀。同时,还有一些市民选择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寄托哀思。“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其实就是大家对故去亲人的一种思念。网络祭祀,既能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又环保,而且还不受地域限制,我觉得非常方便。”刘女士说。